前幾天的圣誕節,歐洲的孩子們能及時收到禮物,一定程度上歸功于一位特殊的“圣誕老人”——中歐班列。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圣誕用品生產國,中歐班列扮演起“圣誕老人”的角色,2021年9月以來,它們搭載著圣誕樹、圣誕服裝、玩具等,從中國義烏、重慶、深圳等城市出發,橫跨亞歐大陸抵達歐洲國家。
? “海運受阻,中歐班列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浙江義烏市圣誕用品行業協會秘書長蔡勤亮說,在中歐班列支持下,2021年圣誕用品銷售量同比增長20%以上。后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中歐班列則逆勢崛起,牽起一條“命運紐帶”。
? 疫情發生以來,海運集裝箱在海外港口滯留,國內“一箱難求”,航線減少,海運價格大漲。與之相反的是中歐班列的逆勢而上。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去年中歐班列共開行1.24萬列,同比增長50%;2021年1月至11月,中歐班列共開行1.38萬列,同比增長23%。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重慶機務段司機江彤,負責駕駛中歐班列從重慶到四川達州。他對中歐班列的火爆深有感觸:“以前班列到站后,一般要休息6個多小時,而現在剛到站就會接到返回指令。”
? 中歐班列的逆勢崛起,得益于其相比海運、空運更為安全高效的優勢。“中歐班列實施分段運輸,在沿途各國邊境線更換司機和車頭,司機不過境,不涉及人員檢疫。”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漆丹說,班列運輸時間僅為海運的三分之一,且目前價格與海運相當,效率更高。
? 疫情期間,全球防疫形勢嚴峻。重慶、義烏、西安等多地開行“防疫物資專列”,支援歐洲國家抗擊疫情。2021年6月20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中歐班列統一品牌五周年工作座談會。會上介紹,疫情發生以來,中歐班列累計向歐洲發運1199萬件、9.4萬噸防疫物資。疫情發生后,中國發往歐洲的國際郵件大量積壓,中歐班列對原計劃以空運方式寄出的郵件進行緊急疏運。重慶、義烏、廣州等地的國際郵包專列在疫情期間持續運行。受益于重慶到芬蘭赫爾辛基中歐班列線路的穩定運行,芬蘭努爾米寧物流公司業務量實現逆勢大幅增長。“盡管海運業務受到很大影響,但中歐班列業務給我們帶來了市場新機遇。”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楊杰說,2020年公司全年銷售收入8070萬歐元,同比增長16%;2021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3%,達到6300萬歐元。(據新華社 2021.12.30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