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兒童精神科副主任醫(yī)師李雪在臨床中發(fā)現,孩子的人際交往問題讓很多家長感到困惑和擔心,尤其是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有的家長擔心孩子膽小內向,在人際交往中吃虧,被別的孩子欺負;有的家長擔心孩子霸道,不團結友愛,欺負別人;也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會選擇朋友,跟“壞孩子”一起“學壞”……家長應該如何去面對和解決孩子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如何幫助孩子擁有健康的人際關系?
孩子之間的人際關系很簡單
良好的人際交往是人生發(fā)展的需要。人際關系不僅是朋友之間的交往,一個人在同學關系、戀愛關系、同事關系、婚姻關系中都可以獲得幸福感。
李雪認為,人際交往無所謂好與壞,沒有成功或失敗之分。當人們評判與一個人的交往是好是壞,成功還是失敗時,標準并不是交往本身,而是給自己帶來的感受,以及隨之帶來的利害關系。“家長擔心孩子處理不好人際關系,擔心別的孩子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其實更多的是出于價值判斷。”李雪說。
李雪認為,孩子之間的人際關系其實很簡單。一個孩子想和另一個孩子一起玩,只是因為“我和他在一起玩很開心”。
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處于集體環(huán)境中
除了個體的人際關系,孩子也會面對群體的人際關系。在人際交往中,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風格。對于正常發(fā)育的兒童而言,在一個班級中總會有一些孩子比較安靜,他們可能略顯沉默寡言,不太喜歡主動和別人溝通和交流,但是當他人主動和他們溝通交流時,他們往往也能很好地應對;另一些孩子恰恰相反,他們非常樂于與別人溝通,會主動關心和幫助別人,會踴躍參加學校各種社團活動,積極承擔班干部的工作。
李雪表示,被動接觸良好型是大多數人的狀態(tài),然而家長們往往都希望“我的孩子能夠變成圈子中最耀眼的‘明星’”。其實,只要孩子能在群體中自洽,能夠自我接納,無論他是班干部還是普通同學都沒有關系。家長們要學會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處于集體環(huán)境中。
(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