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娟,崔利莎,胡風羽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河南 新鄉 453100)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發病率逐漸升高,病情進展反復,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人猿镃OPD最早出現的癥狀,患者晨起時咳嗽最為明顯,夜間可伴有陣咳或排痰,當氣道嚴重阻塞時,呼吸困難為最明顯的表現[2],痰液常為白色黏液或泡沫痰,氣短以及呼吸困難也是常見癥狀,早期僅在患者勞累時出現,隨著病情進展可逐漸加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和呼吸衰竭是其常見的并發癥,致死率較高。COPD歸屬于“咳嗽”、“喘病”、“肺脹”等范疇,穴位貼敷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急性發作,在其基礎上增加情志干預,能夠通過健康教育的方式,指導患者遠離危險因素,比如通過戒煙限酒、合理運動、葷素搭配、預防感染、心理治療、康復治療等方式,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不良情緒[3],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鑒于此,筆者采用對比研究的方法探討情志干預聯合穴位貼敷對COPD患者負面情緒及舒適度的影響。
選取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COPD患者107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齡47~65歲、平均(56.48±4.56)歲,病程3~10年、平均(6.58±1.87)年,臨床表現:喘息20例、呼吸困難19例、胸悶14例;觀察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齡47~66歲、平均(56.92±4.71)歲,病程3~11年、平均(6.89±1.93)年,臨床表現:喘息25例、呼吸困難20例、胸悶9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批準。
入選標準:1)符合COPD診斷標準[4];2)年齡在46~66歲之間;3)患者及家屬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惡性腫瘤者;2)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3)合并全身感染者;4)凝血功能障礙者;5)神經系統疾病者。
1)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具體措施如下:向患者及家屬講解COPD病因、危險因素、干預方法和預后等,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舒緩患者心情,指導患者進行呼吸鍛煉。
2)觀察組予以情志干預聯合穴位貼敷。穴位貼敷:選取患者風門和膻中穴2個穴位,將藥餅準確地貼敷于患者穴位上,每次貼敷4 h,1次·d-1,連續貼敷2周,貼敷部位避免沾水,在貼敷后及時觀察患者是否有紅腫熱痛等癥狀。情志干預:與患者進行溝通,適當進行鼓勵,改善患者情緒,增加其治療疾病的信心,為患者提供安靜的病房環境,患者可根據自己喜好進行看書或散步等活動,保證患者睡眠,指導患者忌辛辣油膩,及時補充蛋白質和鈣,可在公園中適當散步,打太極拳,舒緩心情。
觀察2組臨床療效、干預前后負面情緒及舒適度變化。1)臨床療效:干預前后根據患者臨床表現進行評價,評價標準:患者呼吸困難和喘憋等癥狀全部消失為顯效;患者呼吸困難和喘憋等癥狀明顯改善為有效;患者呼吸困難和喘憋等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負面情緒:干預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焦慮情緒進行評價,該表分為焦慮、驚恐、頭昏、呼吸困難等20個項目,每個項目0~4分,總分為0~8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焦慮情緒越嚴重[5];干預前后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抑郁癥狀進行評價,該表分為疲乏、睡眠差、身體不適、害怕等20個項目,每個項目0~4分,總分為0~8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抑郁情緒越嚴重[6]。3)舒適度:在干預前后采用簡化舒適度調查表(GCQ)[7]對患者心理(0~18分)、生理(0~22分)、社會(0~25分)等3個條目進行評價,總分為0~120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舒適度越差。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干預后總有效率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與干預前比較,2組干預后SAS及SDS評分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干預后上述指標下降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2組干預前后負面情緒比較 分
與干預前比較,2組干預后舒適度各維度(心理、生理、社會)評分顯著升高,且觀察組舒適度各維度評分升高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干預前后舒適度比較 分
近年來,COPD的發病率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而逐漸升高,已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COPD的致病原因還未完全清楚,通常認為與阻塞性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等因素有關。目前常見的危險因素為環境因素和個體易患因素兩類。環境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化學物質的吸入、粉塵、吸煙、空氣污染及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8]。個體易患因素包括遺傳因素、氣道的高反應性,在新生兒期、嬰兒期、兒童期、懷孕期或由各種原因造成患者肺部發育不良[9]。臨床對于COPD穩定期的患者通常采用非藥物治療,如戒煙限酒,適量進行運動和肺部康復訓練,飲食調節和心理情緒的調整等。穴位貼敷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10],通過貼敷作用能夠幫助患者調理肺腑陰陽、疏通經絡,從根本上緩解癥狀。聯合情志干預的護理方法能夠有效幫助患者緩解不良的情緒影響,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舒適度[11]。
COPD是呼吸系統常見疾病,常在寒冷季節發病,臨床常表現為咳嗽、咳痰伴喘息,一旦發作,會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影響。本研究結果發現,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干預后總有效率顯著升高,提示情志干預聯合穴位貼敷干預可有效降低患者負面情緒,提高舒適度,提升臨床療效。風門穴[12]在中醫范疇為督脈、足太陽經交會穴,出自《針灸甲乙經》,穴位于第二椎下兩旁,為風邪出入之門戶,主治風疾,故名風門,臨床上最常用來驅風,按壓該穴位,能夠促進組織增長并控制體內鈣與磷的代謝。膻中穴經屬任脈[13],是足太陰、少陽、少陰和手太陽等,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將中藥服帖按壓于此,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腹部疼痛、心悸、心煩、呼吸困難、咳嗽、呃逆、氣喘、咯唾膿血等癥狀,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療效。本研究結果發現,與干預前比較,2組在干預后負面情緒均顯著好轉,且觀察組好轉的程度更為顯著。常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能夠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幫助患者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指導患者多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葷素搭配,合理膳食,戒煙限酒,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適當的呼吸鍛煉能夠改善患者呼吸困難和喘息[14]等癥狀,運動還可作為發泄方式,能夠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情志干預首先采用言語開導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溝通,對患者病情和平常的生活習慣進行了解,并且用激勵性的語言對患者進行鼓勵,還可用其他治愈患者的例子幫助患者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通過幫助患者布置一個安靜的病房環境,能夠有效舒緩患者心情,患者還能通過看書和散步等活動,不僅怡情養性,還能緩解其不良情緒,還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逸結合,進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該種模式的護理方法能夠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帶來的影響,改善負面情緒。本研究結果表明,2組干預后,舒適度均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升高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通常只注重改善患者軀體的疼痛,改善不良情緒效果有限,健康教育也能夠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但是由于只是口頭教育,很多患者依從性低,不配合醫護人員,雖然能夠改善部分癥狀,但是改善效果較小,存在諸多缺陷和局限性。情志干預[15]通過耐心開導患者,并對其心身不適表示理解與共情,改善患者緊張和焦慮等不良情緒,還對患者進行生活和運動等指導,能夠有效幫助患者培養一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患者通過散步、打太極拳等運動,不僅能夠鍛煉身體,控制體重并提高機體免疫力,運動能夠釋放大量多巴胺,使其產生愉悅的情緒,減少不良情緒,勞逸結合能夠有效改善其睡眠質量,幫助其對疾病產生良好認知,增加對疾病的認知度,改善其不良情緒和舒適度。
綜上所述,情志干預聯合穴位貼敷改善COPD患者效果確切,能夠通過增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改善其情緒和舒適度,具有較為積極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