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本報記者 張雪婷


北京冬奧會即將來臨,掀起一波人們對冰雪運動的熱情。在一些北方國家,冰雪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歐洲北部國家的“冬季運動季”。那時,這些國家山區都會長時間覆蓋皚皚白雪。家長們常常會鼓勵孩子們走出家門去滑雪,或者到冰場滑冰。這些冰雪運動強國,還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冰雪運動教育傳統。
體育與藝術相結合
提到冰雪運動,俄羅斯是首先讓人想到的體育強國?!董h球時報》記者曾在夏天赴俄羅斯時,就看到商場里在賣冰雪運動器材,店員介紹稱,要是想玩溜冰滑雪,“俄羅斯北部永遠不會讓你失望”。
冰雪對俄羅斯文化的塑造至關重要。當地家長將嬰兒泡在冬天冰水里的場景,是很多人對“彪悍”的俄羅斯人的印象。實際上從娃娃開始,不少當地小孩就會被家長拉到冰天雪地遛彎玩耍,在娛樂的同時也鍛煉了孩子不畏嚴寒的堅強意志。一到冬季,更是到處都在賣冰雪運動器材,無論是專業運動員,還是普通市民,都能獲得最“專業”的運動環境。也正因如此,俄政府2010年開始呼吁加強青少年體育運動后,更多學校將冬天的體育課搬到室外,冰雪運動增添了體育課的趣味。
當然,俄羅斯人擁有的并不只是不畏風雪的“彪悍”,該國深厚的音樂和藝術文化讓孩子們從小就受到熏陶,使俄羅斯在花樣滑冰等項目同等出色。專業運動員方面,俄羅斯作為花滑大國已到達十分“內卷”的程度;普通民眾中,花滑也是非常流行的運動,不少城市都有給孩子的免費花滑培訓班。而日后成為頂級運動員的苗子,也常常從這里選拔出來。有當地家長認為,花滑可謂是將體育與藝術結合得最好的一項運動。
獎牌大戶“穿著滑雪板出生”
挪威有一句俗語:“挪威人是腳上穿著滑雪板出生的?!边@個人口僅530多萬的國家,獲得冬奧會獎牌卻位居世界第一,過去100多年獲得過369塊獎牌,其中金牌132塊。上一屆平昌冬奧會上,挪威也毫不意外地登上獎牌榜榜首。
在挪威,4-5歲的孩子在冬天將滑雪板當做代步工具,早上先滑到校車車站,搭車去學校,回家也一樣。一項調查顯示,挪威13歲以下兒童冬季運動參與率高達93%o孩子們學習冰雪運動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學校相關課程,可掌握基本知識和動作;二是各地冰雪運動俱樂部,可以得到曾獲奧運或歐洲、國家級別金牌的教練技術指導,還能參加各個級別的比賽。
不過,挪威對13歲以下兒童體育競賽進行嚴格規定:未滿13歲不得參加全國錦標賽、歐洲錦標賽和世界杯之類的賽事;組織未滿13歲的兒童參加比賽,如果有獎杯或獎牌,必須保證人人有份。
家住挪威奧斯陸、擁有三個孩子的本雅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挪威每個家庭都在幼兒園開始送孩子滑雪工具、滑雪服.上小學后,家長會送孩子到俱樂部訓練。他尤其贊賞挪威冰雪運動界不讓孩子過早進行競技比賽,這樣保證孩子們體驗其中的快樂。
通過滑雪受到各種教育
瑞士也是歐洲的冬季運動大國,家長會在孩子甚至兩三歲時,就讓他們踏上雪場。當地有一項傳統——每個孩子在小學期間都必須參加滑雪冬令一營,在那里度過至少一周的時光。
蘇黎世家長蘇珊娜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他們那一代,滑雪冬令營主要訓練越野滑雪等傳統項目,現在孩子們更喜歡單板滑雪、高臺滑雪等挑戰性更大、看起來更“酷”的滑雪項目。為了讓孩子們體驗到運動的快樂,冬令營內老師和學生們常遠離課堂的規范和模式。瑞士聯邦體育局認為,參加冰雪運動營“有利于兒童社會化和個人發展的有益經歷”。蘇珊娜的兩個孩子表示,冬令營的時光非常美好,結交了許多新朋友。現在,他們一家人在冬季每兩周都會去滑一次雪。蘇珊娜認為,在滑雪中,孩子也更加熱愛大自然,環保觀念也得到提高。
不過,滑雪也被認為是一種奢侈運動,孩子們參加冬令營的費用很高,國家撥款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是學校自營。孩子們為此開動腦筋,通過擺攤出售糕點、小玩具或獎券籌得一點點學費,也獲得勞動的體驗。
學校組織爬山滑雪
歐洲還有很多從娃娃抓起的冰雪運動強國。如荷蘭就被稱為是“兩歲學會走路,三歲就學會滑冰,四歲學會騎自行車”。荷蘭許多學校將滑冰納入課程,有的甚至每周要去溜冰場練習兩次。到了冬天,天然的河道和湖泊就擁有很好的冰面,不少家長會帶孩子去那里滑冰。平時孩子們也會參加各地由奧運冠軍指導訓練的滑冰俱樂部。
作為冬奧會總獎牌榜第三位的德國,同樣在各個冰雪項目上都有所建樹。德國各州都有一些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得到聯邦和州政府的支持,并有專業教練執教。即便是普通的學校,也有很多到了冬天,會組織孩子們參加冬季運動營,到阿爾卑斯、哈爾茨等山區學習訓練。德國家庭每年冬季常常會安排“冰雪假”,到德國山區或奧地利、瑞士和法國去滑雪?!?/p>
環球時報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