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 斌 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非常高興參加民營企業法治建設(濟南)論壇,共同見證中國企業法律服務(濟南)聯盟的成立。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經濟發展規律告訴我們,營商環境優良的地方,通常是經濟活力強、高質量發展成績突出的地方。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就必須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原則,只有消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隱性壁壘,才能幫助市場主體穩定合理預期、重塑信心,讓民營企業輕裝上陣、放心經營,充分釋放民營經濟發展潛力。
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始終把營造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擺在突出位置。印發《關于加快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十條措施,不斷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
當前,全市民營市場主體已超過140余萬家,上市民營企業占到全市上市企業數量六成以上,省級以上民營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均居全省首位。民營經濟日益成為濟南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財政稅收的重要來源。2021年12月月初,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濟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就是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民營企業座談會有關指示精神,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的一次法治實踐,相信條例的頒布實施,一定能夠為包括民營企業在內所有市場主體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今天,中國法學交流基金會與濟南市民營經濟發展局、中國商人雜志社等單位聯合舉辦這次論壇,非常必要、意義重大,中國企業法律服務(濟南)聯盟的成立,也必將為濟南民營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貢獻更多的“法治智慧”,希望法律服務聯盟能夠聚焦化解企業法律難題,持續優化企業發展法治環境,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廣大民營企業也要練好內功、補齊短板,掌握必備的法律知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練就過硬本領。同時也希望與會嘉賓能夠暢所欲言,留下真知灼見,為我市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把脈問診、出謀劃策,讓我們共同為民營企業健康成長筑牢權益“保護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