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義堂中學,山東 臨沂 276013)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通過各門課程的教學來落實,《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中提倡一線教師積極開發物理課程資源。[1]基于此我們進行了物理校本課程的開發探索,以期對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的科學學習潛能都得到發展。
我校物理組引領學生開展了各種科技創新教育活動,活動內容與物理學科知識相關,有電子小制作、航空模型、機器人等項目,實施方式為興趣小組、社團活動、校本課程等。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以物理知識作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將STEAM教育和物理課程相融合,開發物理校本課程,立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豐富了學生的物理學習體驗。
宋乃慶教授在《基礎教育STEAM課程改革的路徑探析》一文中提出:要嘗試打破學科分化的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跨學科學習,發展學生核心素養。[2]初中物理校本課程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挖掘身邊的物理教學資源,踐行“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本著“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的原則進行設置,強調“做中學”,注重課程的實踐性、趣味性,以項目、任務驅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校本課程以課程的多樣性來適應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學生在課程學習上有選擇權,體現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要求。多樣性課程的實施基于我校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提出的“眼中無差生,人人可成才”的教育理念,該理念的涵義是:教育要面向學生,教師要研究學生,學校要成就學生。踐行該理念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從開發課程資源入手,開發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內容,讓學生能夠在必修課程之外選到適合自己的物理校本課程。
顧明遠先生指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課程開發應體現基礎性和趣味性的要求,不在于知識講授的多少,重在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嘗試從物理的視角認識事物,習得問題解決的方法,形成物理觀念。
有些學生不愿學,或學不好物理,對物理學習沒興趣,這與物理課程在應對區域差異、學生的個體差異方面的不足有一定關系。在校本課程的開設中應該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課程內容,最終通過課程學習促進個性化發展。此外,課程還要重視實踐性,強調學生動手,提倡學生在玩中學、在做中學。我們的初中物理校本課程從電子小制作到機器人項目,都是在對學生的學習需求評估基礎上開設的,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升了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當今學科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任何學科都不是“孤島”。要嘗試打破學科界限,進行課程融合,而以主題任務的方式實施教學是值得探索的一條路徑。
筆者曾偶然撿了一大堆從廣告燈箱里拆出來的廢棄LED燈板,于是就嘗試用為課程資源。燈板由3只LED串聯而成,原設計采用12V電源供電。筆者給學生的主題任務是:先使用常見的5V電源(手機充電器、充電寶等)點亮LED燈板,然后做成一盞個性化的營地燈(圖1)、小夜燈(圖2)等。由12V改成5V電源供電,不做改進就不能點亮LED。學生需要聯系電學的串并聯電路、LED的單向導電性等知識,利用刻刀、電烙鐵,動手把三只LED由串聯改為并聯,既考查了理論知識,又考驗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做成一盞燈的過程要用到物理、數學、美術、工程等學科知識,任務式學習很好體現了STEAM教育理念,既能促進學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又能促進學生在主動探究中提高綜合實踐能力。
圖1
圖2
類似的樣本課程將相關學科的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充分發揮學科綜合的育人功能,開展跨學科主題教育活動,符合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的改進學科教學育人功能,全面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3]
校本課程開發要牢牢把握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注重課程內容的選擇性,同時把握好課程的科學性,進而把創新性STEAM項目建構成結構化、系統化、科學化的課程體系。
長期以來,物理教學的研究主要關注如何教的問題,而研究學生需求的則偏少。構建校本課程內容時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筆者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開發了將物理與科技創新相融合的初中物理校本課程,學生自主選擇項目進行學習,為自己的成長之路增磚添瓦。
比如,對于滬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電學”部分,[4]初中生感到抽象,不好理解。筆者以這部分內容作為核心,開發了“愛上無線電”項目作為“電學”的輔助教學內容,具體內容有電子制作(圖3)、電子積木、無線電測向(圖4)等,把抽象的電學知識融合到初中物理校本課程中。由此,電學的學習變得生動活潑,再也不是枯燥的串并聯電路、電功和電功率計算。
圖3
圖4
滬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力和運動”也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4]以這部分知識為核心,我們開發了“航空模型”項目,讓學生通過航模的制作和試飛來真切認識力和運動的關系(圖5)。這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課程內容,在這里,力學學習也變得生動活潑,不再是常規教學中枯燥的力學題目?;谂d趣的學習激發了學生的發展潛力,他們在青少年航模和無線電科技競賽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進而激發了更具持久性的學習興趣。
圖5
圖6
“機器人”項目融合了物理、信息技術等多學科內容,體現了STEAM教育理念,學生對該項目的興趣尤其濃厚,不少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色,迅速成長為小行家(圖6),在各類科技競賽中屢創佳績,這樣的項目學習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初中物理校本課程幫助學生習得了終身發展必需的物理基礎知識,鍛煉了科學探究能力,養成了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尊重事實、勇于創新的科學態度。
初中物理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不僅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使教師從教書匠向專家型教師轉變,讓教師從課程實施者成長為課程開發者。
我們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由最初的社團活動、興趣小組,到將初中物理校本課程列入課程表,再到課程實施在區域內產生影響,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促進了學校的內涵發展。
初中物理物理校本課程在實施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比如選修課和必修課的課時沖突協調、課程實施中的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的制度建設等,筆者將圍繞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繼續完善初中物理校本課程,希望筆者的探索能對廣大同行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