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陶 波
特約編輯:艾 華
【導讀】貴州省六盤水市獼猴桃商品化種植已經有21 年歷史,梳理獼猴桃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有助于推動產業健康發展,也更好地造福果農。
六盤水市位于貴州省西部,素有“涼都”之稱。地貌類型復雜,海拔落差巨大,形成“河谷熱、壩區暖、山區涼、高山寒”的氣候環境,自然資源環境優越。2000 年水城區從四川省都江堰市引進“紅陽”紅心獼猴桃在當地猴場鄉試種,經過20 多年的發展,全市紅心獼猴桃種植面積已達1.34 萬hm2。
六盤水市獼猴桃分布于六枝特區、盤州市、水城區、鐘山區的33 個鄉鎮(見表1)。種植區海拔從1 400 m 的鐘山區青林鄉索橋三岔河沿岸,到海拔640 m 的水城區猴場鄉北盤江沿岸。獼猴桃產業覆蓋14.86 萬人,每年提供就業崗位660 萬~700 萬人次,農戶務工總收入達2.2億~2.5 億元;2021 年預計產量3 萬t,產值約9億元。

表1 貴州省六盤水市獼猴桃產業布局
六盤水市獼猴桃產業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一是引種試種階段(2000—2013年)。2000 年水城區從四川省自然資源研究所都江堰苗圃基地引進“紅陽”獼猴桃嫁接苗近3 萬株,在水城區猴場鄉猴場村試種,面積25.3 hm2。2012 年水城獼猴桃獲“農產品地理標志”(農業部[2012]第4 號文)。2013 年六盤水市獼猴桃種植面積達0.53 萬hm2。二是積極推廣階段(2014—2018 年)。2014 年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實施特色農業產業“3155”工程的意見》。2014 年水城獼猴桃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原質檢2014 年第96 號文);2018 年六枝特區郎岱獼猴桃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原質檢2018 年第33 號文)。水城獼猴桃被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授予“貴州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稱號,成為全省唯一一個水果類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2018 年六盤水市獼猴桃種植面積達1.21 萬hm2。目前六盤水市獼猴桃國家地理標志商標使用單位有4 家,分別為貴州黔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水城獼猴桃)、水城縣黔鵬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水城獼猴桃)、水城縣澤能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水城獼猴桃)、貴州潤永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水城獼猴桃)。全市有獼猴桃有機認證(含轉換)8 張,全部為水城區企業擁有。三是提質增效階段(2019 年至今)。2019 年市政府印發《推進獼猴桃產業發展30 條的通知》,農業農村局起草了《推進獼猴桃產業發展九大重點任務》。2020 年水城獼猴桃榮獲“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第四批)。2021 年六盤水市農業農村局編制《六盤水市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噸產園”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4 年)》。
一是種植品種單一,上市時間集中。六盤水市種植獼猴桃品種主要以“紅陽”“東紅”兩個品種為主,占全市種植面積的95%以上,可謂“雙紅獨大”。由于種植品種單一,獼猴桃田間管理抹芽授粉、疏花疏果、采摘銷售等農事活動較為集中,導致勞動力需求集中和產品上市時間集中,形成季節性的用工荒和產品供過于求的局面。不僅增加獼猴桃產業勞動力成本,也嚴重影響產品銷售價格。六盤水市紅心獼猴桃采摘上市時間一般在立秋后,持續時間大約1 個月,一般在8 月底9 月初銷售基本結束。等到傳統節日中秋節、國慶節等果品消費旺季,當地獼猴桃銷售已經結束,市面上僅剩冷庫冷藏的產品。八九月獼猴桃賣不完,雙節期間沒有產品賣,果農經常性遭遇增產不增收的尷尬局面。
二是規模盲目擴大,果園產值低效。六盤水市獼猴桃種植面積以每年新增近666.7 hm2的速度增加。從2000 年的25.3 hm2到目前的13 386.7 hm2,獼猴桃種植面積增加了520 多倍,很多不具備產業發展條件的區域也布局了獼猴桃產業,造成資源浪費。據市政協農業農村與環境資源委員會《獼猴桃種植管護經營情況調研報告》資料顯示:全市獼猴桃有效管護面積僅為總面積的63.25%,全市獼猴桃基地有穩定灌溉保障的不足30%;由于不規范種植,氣候、土壤不適宜等原因,普古娘娘山獼猴桃產業和郎岱獼猴桃產業損失較大;水城區猴場鄉布局獼猴桃產業1 640 hm2,農戶分散種植約占總面積的76%,“水肥一體化灌溉”高標準獼猴桃基地數為零,建有防冰雹網的基地數為零,有666.7 hm2建設有小型水利設施,約占猴場鄉種植面積的41%左右,有66.7 hm2低效果園,約占4%左右;水城區順場鄉九歸村有獼猴桃產業33.3 hm2,其中紅巖組20 hm2有灌溉基礎設施,能夠抵抗季節性缺水問題,產業效益明顯,而石米格組的13.3 hm2缺乏基礎灌溉設施,產業遲遲不見效益。
三是品牌培育不足,溢價空間較小。六盤水市為了推進獼猴桃產業發展,加強獼猴桃品牌培育,全力打造了“涼都彌你紅”區域公共品牌,申請了水城獼猴桃“農產品地理標志”“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郎岱獼猴桃“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但獼猴桃產業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等培育不足。目前六盤水市市場上獼猴桃品牌有“涼都彌你紅”“水城紅心獼猴桃”“猴場紅心獼猴桃”“蟠龍紅心獼猴桃”“月亮河紅心獼猴桃”“米籮紅心獼猴桃”“黔宏”“鐘山區索橋紅心獼猴桃”等品牌。郎岱獼猴桃“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水城獼猴桃“農產品地理標志”“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落實不到位,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不顯著。六盤水市破碎的山地,導致農業生產勞動力投入大,農產品缺乏價格優勢,溢價空間較小。水城區猴場鄉是六盤水市最早引進紅心獼猴桃種植的地區,一開始種植面積僅20 hm2,因為猴場鄉獨特的氣候和自然環境,生產的獼猴桃水分足、糖分高、果子大,一度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市場均價在100 元/kg 以上,被稱為“金果果”。因為溢價空間大,果農大量種植獼猴桃,同時很多外地獼猴桃進入六盤水市場,冒充水城獼猴桃。隨著“3155”工程的推進,六盤水市獼猴桃種植面積劇增,產量也逐漸提升,產品季節性相對過剩,近幾年獼猴桃特級果市場價僅為20~30 元/kg,小果一般6~10 元/kg。調研發現,外來獼猴桃上市早、售價低,導致六盤水市獼猴桃價格低迷。如2021 年7 月20 日六盤水市果嘗嘗水果專賣店、佳惠超市等就開始供應外地紅心獼猴桃,市場價在19.8~21.8 元/kg。
四是電商發展滯后,服務群眾不強。調研發現,六盤水市物流快遞費用偏高,不利于獼猴桃等農產品電商銷售。目前六盤水市農村電商基本上處于癱瘓狀態,部分農村電商淪為小賣店,農村電商對于服務廣大群眾獼猴桃銷售作用不明顯。六盤水市獼猴桃銷售中最大、最便宜的流通方式為郵政快遞。種植農戶銷售主要以熟客或者朋友圈銷售為主,熟客多、朋友圈廣泛的銷售基本上沒有問題,否則銷售依舊困難。果農普遍期盼下調物流快遞費用,切實發揮電商的引領作用。如果物流快遞費和農產品價格分別下調1 元,農產品網絡銷售量將增加20%~30%,果農能夠在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得到實惠。
按照“四新”“四化”要求,深入推進獼猴桃“噸產園”建設,加快推進《六盤水市獼猴桃生產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提高獼猴桃生產標準化水平和科技含量,延長產業鏈條,推動獼猴桃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重點推進獼猴桃基地基礎設施完善,統一產品分級、包裝、倉儲、物流、營銷,加快補齊冷鏈物流短板,推進獼猴桃流通體系現代化建設。
在品種建設方面,一是種源保護。六盤水市目前有獼猴桃野生品種14 個,資源位居全國第二位,有“中國野生獼猴桃之鄉”的美譽。加強六盤水市野生獼猴桃種源保護,為六盤水市獼猴桃產業發展及苗木培育提供高品質資源。二是加強科研。建設“六盤水山地特色獼猴桃研究基地”,通過獼猴桃產業發展培養本土人才,借助人才促進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針對六盤水市氣候資源和野生獼猴桃種源,結合國內、國際市場需求,培育更多適合六盤水市種植,受市場和消費者喜愛的獼猴桃品種。三是優化結構。引進“貴長”“紅華”“晚紅”“翠香”等品種,優化六盤水市獼猴桃種植結構,形成以“紅心”為主,早中晚熟、紅黃綠肉合理搭配的種植格局,延長六盤水市獼猴桃上市時間,形成全年獼猴桃銷售格局。
在基地建設方面,一是合理布局。按照六盤水市海拔、氣候、土壤等特色,科學合理劃定獼猴桃產業發展區域,避免盲目擴張造成資源浪費。建議全市獼猴桃種植面積控制在0.67 萬~1萬hm2左右,“噸產園”高標準基地面積達0.53萬hm2左右,商品果達到80%以上,真正做到產業小而精、特而優,以高品質產品贏得高端市場。二是完善基礎。提升六盤水市獼猴桃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選擇集中連片種植區域,按照“水肥一體化灌溉”標準,防風、防冰雹要求,機械化運輸需要,建設高標準獼猴桃基地,實現每667 m2產量1 t 以上、產值4 萬~5 萬元左右。三是政策保障。加強政策保障,落實獼猴桃產業發展30 條等政策措施,加強對水利設施修建、產業軌道、冷鏈倉儲建設、電商服務等政策支持和政策落實,更好推進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品牌培育方面,一是加強品牌建設。實施六盤水市獼猴桃“三品”戰略(夯實六盤水招牌、打造貴州名牌、爭創國家品牌),突出“水城獼猴桃”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品牌,重點打造“涼都彌你紅”區域公共品牌和“水城獼猴桃”地理標志商標,將獼猴桃產業做細、做精,以品質和質量取勝,殺出重圍,推動全市獼猴桃產業可持續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二是加強對外宣傳。支持獼猴桃企業走出去參加相關展覽會(博覽會),擴大六盤水市獼猴桃影響力。借助東西部協作政策和“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公益項目),加強六盤水市獼猴桃在遼寧省(大連市)和廣東省(中山市)的市場營銷和央視的主題廣告投放,積極借助抖音、快手等新型媒體進行宣傳推進和直播帶貨,擴大六盤水市獼猴桃宣傳和影響力,讓六盤水市紅心獼猴桃為“中國涼都”代言。三是做好果品包裝。“走對路”就是“走快路”,農產品最終能不能成為“商品”關鍵靠產品包裝。充分挖掘六盤水市獼猴桃產品特色,融合六盤水地域文化特色,結合市場和消費者審美,做好包裝箱設計,讓更多消費者第一眼就愛上六盤水獼猴桃包裝,選擇六盤水獼猴桃產品。通過獼猴桃品牌培育,最終實現提升六盤水市紅心獼猴桃的知名度,提高獼猴桃的附加值,為產業發展注入動力,更好推進產業發展。
在市場培育方面,一是鞏固省內市場。六盤水市目前是貴州最大的紅心獼猴桃種植基地,省內市場也是六盤水市獼猴桃銷售的第一市場,要鞏固好省內市場,保證六盤水市獼猴桃能第一時間最近最快銷售。二是做好國內市場。緊盯北上廣深高端市場開展六盤水市紅心獼猴桃果品營銷,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原則,借助“東西部協作”“黔貨出山”“涼都旅游推介”等政策,加強六盤水市獼猴桃產品推介。三是拓展國外市場。借助“一帶一路”,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發揮六盤水市駐昆辦作用,借助云南“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和“中歐班列”等政策機遇,將六盤水市獼猴桃銷售到南亞、東南亞和歐洲國家。四是深化企業合作。推進涼都獼猴桃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化與中國果品流通協會、亞洲蔬果產業博覽會等合作,推進“互聯網+”營銷,加強獼猴桃產地農村電商建設,形成產地銷地、線上線下合作聯盟,助力六盤水市獼猴桃外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