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意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也是一位有名的養(yǎng)生家,享年85歲(南宋平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他有兩個愛好人盡皆知——梳頭和洗腳。他在《述閑》一詩中寫道:“客稀門每閉,意閉發(fā)重梳。”更有傳說其在晚年時,發(fā)現(xiàn)自己白發(fā)之中竟生出了黑發(fā)。另一個故事是宋代大文豪蘇軾曾受到脫發(fā)的困擾,遂拜訪名醫(yī),受指點后堅持早晚梳頭,“梳頭百余下,散發(fā)臥,熟寢至天明”,不久就治好了脫發(fā)。現(xiàn)代人或可從其中獲得借鑒,體會樂趣。
“耐癢呼僮理亂絲,一梳一快勝千篦”“且拋書冊梳蓬鬢,移轉胡床受小風”。自古多有文人寫下梳頭的詩句,可見梳頭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頭為“諸陽之會”,人體的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均匯聚于頭部,可知頭部的健康對整個機體至關重要。歷代養(yǎng)生學家推崇梳頭這一保健方法,古人常以指來梳頭,稱為“櫛發(fā)”。在中醫(yī)推拿學中,“梳頭櫛發(fā)”是一個非常有益且方便的保健手法,值得推廣學習。
方法:將兩手十指屈曲,以指代梳,從額前至枕后,從顳部至頭頂做梳頭動作,一般重復50~100次。注意操作時,方向是從前至后,動作要和緩輕快,兩邊要對稱,力度以自覺達到頭皮下為宜。操作過程中可配合點揉頭部穴位,如百會穴、四神聰穴、頭維穴等。另外,操作時機以晨起最佳,因為早晨是人體陽氣生發(fā)之時。這個手法簡便易學,每個人均可自行操作,且不受地點的限制,十分方便。
明代《攝生要錄》云:“發(fā)是血之余,一日一次,疏通血脈,散風濕。”通過梳頭櫛發(fā),可使頭部經絡氣血通暢,促進諸陽上升,百脈調順,氣血不衰。現(xiàn)代研究也表明,梳頭時可在頭皮上摩擦產生電感應,刺激頭皮上的神經,有助于消除大腦疲勞,緩解頭痛,增強腦功能,使人思維敏捷,記憶力增強,延緩大腦的衰老。此外,梳頭櫛發(fā)對預防感冒、高血壓、失眠、焦慮也具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