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國
施今墨,是我國近代著名的中醫大家,北京四大名醫之一。施今墨不僅擅用大方治頑疾,還可用小方治重病,治療的關鍵在于辨證準確,用藥得當。
有一個人患風濕性心臟病,四處求醫問藥,皆無一效,請施今墨診治。施今墨一番望聞問切后,未開任何處方,囑患者購買松子,每日3次,每次一捧,咀嚼至松子仁呈白乳狀時咽下。患者遵從醫囑,待一麻袋松子嚼食完畢,心臟病諸癥漸輕至消失,到醫院復查時已經完好如初,一時眾人驚奇。
松子仁,為松科植物紅松的種子。中醫認為,松子仁味甘、性溫,入肝、肺、大腸經,有潤肺止咳、益氣補虛、潤腸通便之功,為中老年臨床常用的滋補強壯藥物,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心功能不全、便秘等有一定的療效。松子中脂肪成分是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有防治動脈硬化的作用。中成藥五仁潤腸丸中即含有松子仁,可潤腸通便,用于老年體弱便秘。
現介紹3則食療方,供選用。
1.松仁糊 黑芝麻、核桃仁、松子仁各25克,蜂蜜適量。將三者炒香,研細,加入蜂蜜,沸水沖為糊狀服食。每日1次,早晨空腹服食。可滋陰潤腸,適用于腸燥便秘和習慣性便秘。
2.松子仁粥 松子仁30克,大米100克,蜂蜜適量。將大米淘凈,與松子仁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蜂蜜,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次,早晨空腹服食。可潤腸通便、補益氣血,適用于肺燥咳嗽、年老體虛便秘。
3.葡萄松仁粥 葡萄
干、松子仁各15克,大米100克。將葡萄干、松子仁洗凈,備用。將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葡萄干、松子仁等,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可補益氣血,適用于氣血不足、心悸失眠、神疲盜汗、頭目眩暈、腰膝無力等。
中醫名詞的小典故(二)
杏林:為醫學或醫術的譽稱。《神仙傳·董奉》云:“奉,居山不種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重病愈者,使載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年,提十萬余株,郁然成林。”后世把“杏林”作為醫學或醫術之譽稱。杏苑與杏林同義,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張啟倬《杏林碎錦》,清代宋鈞衡《杏苑叢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