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的花樣滑冰雙人滑決賽,率先出場的龐清、佟健頂住了壓力,以近乎完美的表現為中國鎖定了這枚無比寶貴的金牌。但最后出場的申雪、趙宏博總成績更高,龐清、佟健最后拿到銀牌,雖然有些許遺憾,但更多的是驕傲:正如同他們節目曲目《追夢無悔》一樣,為了中國,為了奧運精神,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追夢無悔。
退役后,龐清、佟健把這份遺憾化作全部的激情投入到冰雪運動的普及和推廣中,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2018年創建亞洲最大的單體冰上中心——龐清佟健冰上藝術中心并投入運營,在各地累計開展60余期“愛滑冰”公益課,用實際行動積極響應“三億人上冰雪”的號召,引領青少年踴躍參與冰上體育運動,帶動更多的人感受冰雪運動的獨特魅力。
日前,《中國報道》記者一行來到位于東五環外的龐清佟健藝術中心參訪,轉過東五環平房橋的一個小路口眼前豁然開朗,一片白色建筑上面幾個大字“龐清佟健冰上藝術中心”赫然在目。
“歡迎歡迎!”剛剛趕到的龐清和佟健笑意盈盈前來迎接,龐清雖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是身材保持得和10年前沒什么區別,佟健身形和當運動員時同樣矯健,只是原來烏黑飄逸的一襲長發平添了不少白發,“我們得給孩子做示范,還得上冰表演,不保持身材怎么行。”
龐清、佟健兩人從1993年開始搭檔花樣滑冰雙人滑,師從中國花樣滑冰功勛教練姚濱,2010年獲得溫哥華冬奧會亞軍,拿過3次世界冠軍,13次取得世界前五的成績,參加過16次世錦賽、4屆冬奧會,創造了參賽世界紀錄。
在龐清、佟健心中,花樣滑冰這一運動體現了對藝術的完美追求;而在現實中,國內花滑產業相較于國外差距巨大。退役時,龐清、佟健并沒有像國外其他同行那樣轉入國際職業花滑演出賺錢,而是馬不停蹄地開始了自己的花滑創業之路,在他們看來,創業是比冠軍和賺錢更有價值的夢想。
2015年,龐清與佟健在上海花樣滑冰世錦賽完成了謝幕演出,正式退役,隨后成立翼翔冰雪時尚文化有限公司,踏上創業之路。
在沒退役之前,龐清、佟健就已經謀劃自己未來的路要怎么走。從2015年推出冰上公益課開始,龐清、佟健就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青少年培訓和冰上人才的發掘和培養上。6年來,創業路上的摸爬滾打讓他們的思路更加清晰,使命感更加強烈,“從體育產業的角度來說,冰雪運動在國內仍處于起步階段,我們有了競技培養模式,但市場化、商業化還很不成熟。承上啟下,摸索出可持續的發展模式,體育才能彰顯其更大的社會價值,這就是我們這代人的歷史使命”。
2016年,佟健和龐清成立了俱樂部,開始運營良好,花樣滑冰培訓行業現金流非常充足,這給創業之初的佟健很大信心,想著建立自己的冰上藝術中心,為更多的孩子提供最理想的學習場所。
可最初選擇場館就讓他們犯了難,沒有合作方的支持只能自己尋找地點,幾經周折,冰上藝術中心選址定在了北京市區東五環外平房地區的一片舊廠房中,建造場館的最初預算為1000多萬元,可是由于缺乏經驗,各種意料之外的支出不斷增加,又遭遇了意外停工之苦,建筑施工方也因為更換導致變故頻發耽誤了工期。“曾經有一個事情讓我至今都記憶猶新,有次二樓正在施工,水管突然漏水了,我帶著孩子在一樓上課猝不及防被淋成了‘落湯雞’,可家長們沒有一位責怪我們的,他們知道我們的不容易,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和支持。”佟健對記者回憶說。

龐清、佟健在溫哥華冬奧會上獲得花樣滑冰雙人滑銀牌。
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龐清、佟健拿出兩人多年演出積攢的“壓箱底”的錢,佟健還接受了兩位北大同學和華策影視的投資,才終于把冰上藝術中心建成。龐清、佟健一心做冰上藝術中心的最終目標是做花滑演出和冰上舞臺劇,希望將這個場所打造成體育和聲光畫最好的結合和展示場所。2018年6月18日,以“龐清佟健”名字命名的冰上藝術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創業甘苦自知,用佟健的話來說,就是“做過運動員必須得經得起風吹浪打”。“組建人員架構、如何定編定崗、設定KPI等,一創業才知道自己不懂的東西太多了。”從小就一門心思做運動員的佟健到北京大學認真讀了兩年書,如饑似渴地學習經營管理知識,也認識結交了不少商界精英朋友。學習雖然辛苦,但佟健后來卻慶幸自己當初作了這個決定,“因為我是帶著問題去上學的,能夠立竿見影地解決我的問題,如果現在再去就晚了。”他說,學習的市場營銷、財務、人員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為他打開了新的一扇窗,“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企業家精神’,這讓我的視野和心胸都變得更寬廣了”。
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給龐清、佟健本就難走的創業路增加了更多的坎坷,在遇到困難很多同行選擇融冰閉館的時候,他們選擇了堅守,在嚴格遵守各項防疫措施的同時,為即將到來的冬奧會默默做了許多基礎性的工作。
在佟健的帶領下,記者把冰場轉了個遍,感覺這里并不像一個冷冰冰的比賽訓練場所,反倒像是一個溫馨的“大課堂”,學員們按部就班在冰上練習,或者在旁邊的舞蹈室上形體課,家長就坐在咫尺之外的休息區互相交流心得,剛剛訓練完的小學員和家長在茶水間里用餐、在學習室寫作業。
“這個冰場總面積大概是7400平方米,其中包含了2400平方米的冰面(冰場),4400平方米左右的輔助配套空間,包含室內跑道、力量訓練中心、舞蹈訓練中心、排練中心和健身中心,等等。”佟健介紹起他的冰上藝術中心來如數家珍,“這冰面做到了我們能做到的極致,為了保證沒有雜質,2000多平方米的冰面全用純凈水澆冰,燈光選用的是LED無閃爍燈光以保護孩子的視力,全天候PM2.5過濾……”
為了讓更多人參與進來,把體育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龐清、佟健還精心為藝術中心提供了很多功能設施和舒適配套,目前已經有羽毛球場、咖啡吧、閱讀區、學習室、舞蹈房、乒乓球臺等一系列設施,甚至還有樂高墻和小型會客廳,冰上藝術中心已經被打造成一個綜合多元的藝術空間。

龐清、佟健出席活動,在冰場與兒童互動教學。
“記得我們小時候最早接觸滑冰是從河道上開始的,用的裝備是別人用剩下來的,衣服是自己找人做的,動作是教練帶著我們看著錄像帶一點點摸索出來的……花滑改變了我們的人生,我們也想為花滑留下些什么,人生的舞臺換了,但我們的夢想還在繼續,我們希望給現在的孩子們最好的條件、最好的引導,讓他們少走彎路,盡快成才。”佟健說。
“花樣滑冰絕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藝術與生活態度的結合,有句話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學壞,我們說,學過花樣滑冰的孩子會變得更優秀,現在很多家長都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佟健對記者袒露心扉,“花樣滑冰是一個集爆發、速度、力量、平衡、協調于一身的復雜項目,滑冰與音樂的結合、運動和藝術的交融是花樣滑冰的獨有特色與魅力,它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我們希望傳遞這樣一個概念,學習體育不再是以往大家刻板印象中的那種簡陋和艱苦,而是能帶給人很強的愉悅感和幸福感。”
2010年的溫哥華冬奧會,是龐清、佟健兩人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一段技驚四座的《追夢無悔》表演,讓他們獲得了自由滑全場最高分。佟健至今依然愿意分享那段在他看來不無遺憾卻最為美好的經歷,就是這段經歷讓他對人生有了頓悟。“學習花樣滑冰不僅僅是出成績與拿冠軍,更重要的是學會以樂觀和堅強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當年申辦這次冬奧時,佟健曾作為運動員匯報自己的冰雪夢想,如今龐清、佟健夫妻二人又為北京冬奧會四處奔忙,他們將把自己培養的小冰童們送上賽場去參與冬奧賽事服務,還和陳偉霆與袁婭維聯袂演繹了北京冬奧會主題推廣曲《一起向未來》,他們原創的《WE?ARE?ONE》冰上舞劇剛剛入選奧運賽時文化演出……
“幾十年來,正是通過我們的老師姚濱以來的一代代中國花樣滑冰運動員的不懈努力,國際社會對中國運動員從不認可到認可再到欣賞到贊許,如今的年輕人們更是即將有機會在自己家門口與全世界的高手們同場競技,賽出中國自信,這是我小時候做夢都想不到的美好。”對于2022年北京冬奧會,龐清和佟健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