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踩著第一輪申請截止日期投完了申請,李帆長出了一口氣。新冠肺炎疫情依然肆虐、新變種奧密克戎病毒來勢洶洶、芝加哥槍擊案導致一名中國留學生身亡……在持續關注美國、英國等留學國家的相關新聞半年多之后,來自西南石油大學的大四學生李帆,終于還是決定“轉戰”新加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美國一度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2020年11月,美國平均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10萬例,截至2021年12月22日,美國與新冠肺炎相關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83萬。美國疫情的嚴峻情況,也令很多像李帆一樣的中國學生重新考慮是否繼續前往美國,還是轉道別的國家與地區。根據國際教育協會(IIE)最新發布的《2021美國門戶開放報告》,2020至2021學年美國在讀的中國大陸學生人數下降14.8%。
除此之外,隨著中美關系的緊張加劇,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也不時感受到不安與不友好,而這種情況在疫情暴發之后更加嚴重。“疫情期間,我聽說了好幾起針對華人留學生的惡性傷害事件。”李帆的擔憂也是眾多留學生共同面對的問題。
芝加哥大學槍擊案在留學生中扔下一枚重磅炸彈,同時也擾亂了諸多父母的心緒。袁箏的女兒眼下正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讀研,看到槍擊案的新聞后,她的心情更加焦灼。“這則令人痛心的新聞再一次提醒我,除了種族問題,還有槍支問題威脅著孩子們的生命安全。”她只能提醒女兒多加小心,并極力勸阻自己的親朋好友避免讓孩子選擇美國留學。
相比之下,同為熱門申請地的英國收獲了更多中國申請者的青睞,已連續兩年超過美國,在中國留學生目標國家中躍居第一。2021年11月5日,由興業銀行主辦的2021國際教育高峰論壇發布了《2021年度全國留學報告》,報告顯示2019—2020學年中,中國內地赴英就讀人數就已達到148530人,同比增長15%,占國際學生25%。
“受疫情影響,除了教學質量、費用等,留學風險眼下被列入考量之一。這使得一部分原本打算申請國外本科學校的學生打了‘退堂鼓’,而出國讀碩士的人群比例進一步增大。”留學中介機構“再來人”的工作人員朱亮告訴《中國報道》記者,“出國讀碩士,相比一年半、兩年的學制,一年制的授課型碩士明顯更具優勢,經濟而高效。”他表示,目前英國已將疫情常態化,學校基本都恢復了正常的線下授課,學校的處理措施對學生的院校選擇影響較大,“例如,提供了雙軌選擇的院校在學生中的人氣稍高一些,尤其是強制要求國際生到校的學校可能受歡迎程度會相應降低。因為在疫情之下學生的訴求并不相同,有同學想要出國獲得留學體驗感,也有同學并不想冒感染風險而更喜歡線上教學。”
另一個回溫的留學目的地為中國香港。據啟德留學客戶服務數據,2021年1月至7月,求學香港的咨詢量相比2020年同期呈現大幅度上升,同比增長126%。華東師范大學的毛偉超(化名)就剛剛申請了香港大學的新聞專業,她告訴記者,通過比較,她覺得疫情期間香港的疫情防控措施比國外嚴格得多,“目前這個特殊時期,還是在香港更有安全感”。
顯然與她想法一樣的學生不在少數,導致香港2022秋季學期入學申請異常激烈。朱亮表示,去年大家對疫情都還處于比較樂觀的態度,而經過了一年,越來越多同學放棄了去其他國家留學的想法,轉向香港,因此這一輪香港許多學校的申請條件和要求都相應提高了。“對于香港高校,競爭的加劇使他們更容易獲得更好的生源,特別是2020年疫情暴發之后。而這對學校來說,也許是個好事。”他說。
“2020年是留學行業最難的一年。”朱亮回憶道,全球疫情暴發后,社區封閉式管理,托福、雅思數月停考,多個國家關閉或限制入境,航線熔斷……許多中國學生的留學計劃被迫按下了暫停鍵,不少留學中介客戶流失,大量退款,資金鏈斷裂。金吉列留學董事長朱燕民也曾表示,2020年“行業內幾乎所有機構的業績數據都呈現斷崖式下跌,學生上門咨詢量僅是上年同期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而行業中受到沖擊最嚴重的就是中小型留學服務機構。正在經營自己的雅思培訓工作室的林娜(化名)也表示2020年確實艱難,考試取消,學生減少,她告訴記者,有許多同行迫于租金壓力,將課程轉為線上,引發了家長對課程質量的擔憂,也有家長因此提出退費。“但這段時間很短,其實在2020年下半年,學生就已經慢慢開始重新上課,繼續為出國做準備了。”林娜說道。
同時,后疫情時代,申請者們除了要應對繁雜的申請手續,還要考量國家與地區的疫情應對情況、簽證政策調整和對華態度是否友好等問題,朱亮告訴記者,現在各國情況不確定性太大,因此多地聯申成為新趨勢。北京工業大學畢業的吳雨就通過中介同時申請了美國、英國和香港等多所學校,“完全不知道明年是什么情況,就多申請了幾個到時候看情況選擇。”她說。
朱亮表示,留學市場的需求一直存在,只是因為疫情導致學生的決策周期變長,“與其說取消留學計劃,不如說大部分同學選擇觀望一年。”他說道。2020年受疫情影響,留學申請減少,歐美許多大學的申請要求放寬。而2021年多國已進入疫情常態化管理,逐漸恢復了正常生活秩序,朱亮認為,放寬的入學要求吸引了比往年更多的學生,再加上去年因疫情未能成行的同學,因而2021年留學人數因需求疊加而激增,市場回暖明顯。
“我不打算因為疫情放棄留學。”李帆說,“本科學歷就業優勢不大,考研競爭太激烈,只能出國升學歷了,疫情短期內不會結束,但我必須要升學。”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數字,2022年考研報考人數史無前例地達到457萬人,整整比2020年增加80萬人。巨大的考研壓力使出國、出境留學的需求不斷增長,即便在全球疫情依然嚴峻的形勢下,不少學子依然選擇出境留學。

就近留學成為后疫情時代的新趨勢。圖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學大樓。
全球化智庫(CCG)發布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20-2021)》藍皮書中提到,2021年留學人數呈現增長趨勢,留學人數較去年增長超過50%。11月5日,2021國際教育高峰論壇發布的《2021年度全國留學報告》顯示,疫情之下,原定出國留學的人群中,仍有91%堅持出國留學計劃。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給許多中國學生的境外求學之路增添了未知變數,從而也使得他們對留學目的地的選擇呈現了新的趨勢——就近留學。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發布的報告顯示,未來中國內地學生可能會越來越多地選擇在亞洲學習,除了中國香港以外,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等將成為新的主要留學目的地。與去年同期相比,科廷大學新加坡校區收到的申請增加了55%,馬來亞大學研究生申請增加了130%。《2021年度全國留學報告》顯示,近3年來,新加坡在學生中的意向度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從9%上升到了12%。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合作的不斷深化,去東盟國家留學的人數逐漸增多。”北京外國語大學亞非學院教師張蘇華在接受《中國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這兩年留學受到疫情影響較大,但是一些東盟國家的優質大學,如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馬來西亞的馬來亞大學等,本身教育質量優秀,在國內認可度也不錯,成本相對較低,再加上社會治安良好,華人眾多,疫情管控措施也比較得力,這些都在疫情時期成為吸引中國留學生的優勢所在。”
作為中國最早研究留學海歸和華人華僑國際留學群體的權威專家,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表示:“未來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去‘一帶一路’國家,不能光盯著歐美,可以去拉美、東南亞,包括非洲、印度、中亞國家,要有一種全球的人才發展眼光。”他還說,出國留學是非常好的促進中國創新、創業和發展的強大加速器,也是非常好的橋梁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