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岷 峰
(南京工業大學 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研究中心,江蘇 南京 210000)
步入數字經濟時代,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金融形勢,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手段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正由傳統的拼機構、拼人員、拼投入的時代向拼技術、拼人才、拼模式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變。金融機構的數字化已經作為轉型升級的主要目標之一,數字金融、技術創新已成為金融機構在業務競爭的賽道中最主要的工具。
在各種競爭模式選擇中,開放銀行作為未來銀行的主流競爭模式,誰先占有先機誰就掌握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因此,無論是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還是規模相對較小的城商行、農村商業銀行都紛紛將開放銀行作為新形勢下業務發展的最主要模式之一。
開放銀行是一種未來銀行,很多未知都在探索過程中,尤其是場景的建設更是式樣較多,思想認識不一。而場景的建設又是一項十分專業、高風險、高技術含量的經濟活動,不僅投入量較大,技術風險也是較大的難題。在無場景不金融的發展趨勢下,深度研究場景金融的場景建設,進一步理清場景、金融之間的發展邏輯,明確工作目標與重點,這對于商業銀行而言,保持其健康、科學、穩定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歐陽文杰(2021)認為場景金融是“場景+金融”,這兩個概念為并聯并列的關系,從行業或分工平面來看,兩者是有明確的邊界的,場景就是場景,金融就是金融。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兩者互相包含[1]。陸岷峰(2021)認為場景金融的核心是場景,因而,場景建設也就顯得十分關鍵,高質量的場景可以為金融提供高質量的客戶,另外,金融又可以促進場景的升級與優化,進而形成場景金融的良性生態圈[2]。趙越(2021)認為場景金融從外延來分析,金融也是一種場景,是金融的場景,場景是一個大的集合名詞,各種形態都可以表述為一種場景,金融也可以是一種場景形態。但場景不能講是金融或是金融的一種形態[3]。曹夢石(2021)認為場景金融生態是將場景與金融融合起來的整體,即將金融放在場景中的運行或場景與金融融合的一種狀態,場景金融生態圈是從一個整體的狀態來進行分析,具有內在的發展邏輯及生命力的生態活動[4]。
歐陽文杰(2021)認為開放銀行是商業銀行將業務通過場景的形式輸出產品,是商業銀行物理網點在場景領域的一種延伸,是商業銀行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5]。陸岷峰(2021)認為開放銀行是一種場景金融形式,是場景與金融的有機集合體,開放銀行從商業銀行角度而論,銀行帶有一定的主動性,場景帶有附加性,場景是為商業銀行服務的[6]。王婷婷(2021)認為開放銀行主要是開放接口,接口開放得越多,開放度越大,輸出的產品越多,為客戶服務面越廣。而接口的開放取決于金融機構的技術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以及產品的豐富程度[7]。周軍煜(2021)認為開放銀行適應了當前數字經濟發展的大潮要求,是充分運用了現代信息技術,為金融機構和客戶提供在虛擬空間完成金融交易的場所,利于提升交易效能,提升客戶體驗,代表了未來銀行的發展方向[8]。
趙越(2021)認為目前金融機構的場景主要是自建模式,即一方面將存量的客戶進行分類,在存量的客戶中搭建相應場景,諸如代發工資、代收水電費之類;另一方面是金融機構去營銷已經成熟的場景,諸如公積金中心、商場之類[9]。徐陽洋(2021)認為宜實行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合作共建模式,這樣可以利用雙方的優勢,既避免了金融機構自建場景難度大、積極性不高的不足,又避免了科技公司在搭建場景中的盲目性[10]。陸岷峰(2021)認為場景建設宜專業化,即場景應當由場景運營公司專業搭建,這樣利于提升場景的專業化程度及風險控制水平,對于標準化的場景還可以為多種機構提供服務,從而提升場景的社會效能[11]。
陸岷峰(2021)認為場景應當由專業公司建設和運營,要重點運用好金融科技手段。因為場景的復雜性,必須將金融科技作為場景的建設基因,這有利于提升場景的技術含量,便于提高場景的運營效能[12]。葛和平(2021)認為場景應當由金融機構與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共建,因為金融機構最了解、熟悉客戶產品的需求,通過共建可以發揮兩方面各自的優勢[13]。徐陽洋(2021)認為場景應當注重建設路徑多樣化,因為市場是多樣化的,客戶需求不僅應當多樣化,而且還應個性化,只要能形成場景就應當鼓勵,且場景也不僅僅只為金融機構服務,所有的經濟活動均涉及場景的應用。由金融機構單建易形成壟斷,導致場景的使用效能下降[14]。陸岷峰(2021)認為場景還是要標準化加個性化,以標準化為主,一是便于批量化搭建,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二是要服務功能多樣化,標準化的場景再加上標準化的接口,讓場景真正成為一種資源供社會各個需要場景的企業或系統來使用[15]。
綜上所述,就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對金融機構積極發展場景金融的必要性認識相當統一,對大力發展開放銀行的價值與意義也充分肯定,特別是場景金融的模式及場景建設的路徑也有積極的創新與思考。研究的不足在于沒有對場景金融的特征進行系統的歸納與提煉,特別是根據場景金融的特征與場景金融建設的關系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因而,在搭建場景金融方面的思路上較為傳統或一般化。文章的創新點在于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場景金融生態圈的特征,根據這些特征提出關于場景金融場景的建設應當由場景運營公司進行專業化運營,不斷提升場景建設的專業化水平,在此基礎上得出一般性場景金融建設的重點與路徑的結論,并對新形勢下做好場景金融提出若干建設性建議。
發展場景金融關鍵在于場景的多少與場景質量的高低,而建設場景的依據是場景金融生態圈的特征,脫離場景生態圈的特征所提出的場景建設的路徑顯然與場景的本源要求不符。因此,準確、全面總結場景金融生態圈的特征十分必要。
1.場景是多個群體所構成的集群。場景通常是由若干個體組合而成的群體,個體不構成一個場景。一般情況下,同一場景背景下若干個體是有一個或多個個性特征,場景這種集群的特征,為金融機構進行專業化管理提供了便利,使金融機構更便捷地進行集體營銷、批量營銷其金融產品。當然,集群特征有些是依托行政力量、有些是依托市場要素而建立起來的。場景運營公司主要通過場景集群的建設,形成相應的壟斷資源,從而構成自己的盈利模式。
2.場景具有立體化的特征。場景本身是立體的而非平面的,因而,對場景的建設、分析也應是多維度、多層次的。正是這種立體化的特征,才為金融機構對場景中的目標客戶提供多方位、全視角的分析機會。而元宇宙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線上場景的立體化提供了技術支撐,使金融機構和客戶進行線上的產品交易過程有如身臨線下般的場景相同的真實感受,利于提升客戶的體驗[16]。
3.場景的金融屬性較明顯。場景本來是社會經濟活動的一種表現形態,但是在市場經濟背景下,由于金融滲透到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層面,因此,所有的場景都離不開金融的影子,即場景中的金融屬性十分明顯,所有的場景均可用金融的視角進行審視或表達。正是由于場景的這種金融屬性,為金融機構場景金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使金融機構與場景之間形成了金融業務的良性循環。
4.場景之間互相交叉共融。金融場景從平面的角度來劃分,各個場景之間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晰,場景中的主體可能在諸多場景間互相交叉、重疊、重復。一般情況下,場景是分散、無序的,只有通過有目的、有目標的建設,場景才會變得有序、有類。因此,場景間相互交叉的屬性一方面給場景的建設加大了難度與復雜性,但另一方面,有利于金融機構根據多個場景維度,增加了對客戶相互驗證的信息,便于銀行業更加精準地銷售金融產品,并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此外,場景之間的關系還會隨著市場利益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變化,實現重新組合[17]。
5.場景以技術支撐情景。場景是現場的景象,由于場景具有多樣化、個性化等特征,因此,金融的場景通常是通過最先進的技術進行搭建,即數字化場景,只有數字化、線上化才能將現實場景再現。當前場景建設中使用的技術包括但不限于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從目前的金融場景建設情況來看,最主要的是選用了大數據技術。借助大數據的運用,金融機構可以實時掌握產品的銷售及服務情況,精準判斷與選擇目標客戶,了解市場上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金融機構、客戶、場景專業運營者三者之間的關聯也主要通過技術手段為主線來進行連接和實現[18]。
回顧中國銀行業30年的市場化發展脈絡,亦可勾勒出場景金融“點—線—面—體”的演進路徑:場景金融曾使銀行經歷了以“網點為王、位置制勝”的坐商時代;隨后借助智能ATM硬件和POS終端的應用進入了“渠道為王終端制勝”的行商時代;進而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步入“平臺為王、整合制勝”的電商時代;如今伴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正邁向“生態為王、運營制勝”的融商時代,場景金融演進路線“四部曲”的具體表現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場景金融演進路線特征
在場景為王的時代,眾多企業在探索場景建設的路徑,在眾多的場景建設者中,以江蘇多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多飛科技”)最為典型,這是一家總部位于南京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搭建場景金融運營體系,賦能商業銀行數字化營銷。近幾年來,多飛科技致力于解決傳統銀行業務在“觸達難、引流難、交易難、裂變難”等問題,為商戶和消費者搭建并運營的“慧惠多”會員平臺,包含了“權益+活動+觸達+引流+變現+裂變”在內的閉環服務項目,以期將銀行的產品和服務以權益的方式,嵌入到多飛為商戶提供的權益制作、發放和營銷系統內,并充分運用商戶的自身流量及消費場景,精準地將金融產品和消費場景有機融合,良好的交互體驗推動了“讓金融更友好”的使命得以逐步實現。多飛科技在業內率先提出“品效合一”的服務理念,堅持“產品服務化、服務場景化、場景數據化、數據價值化”的商業導向,基于最前沿的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金融科技技術集成,針對金融業務場景特性,為金融機構提供定制化的場景咨詢、場景搭建、敏捷交付、數字運營等一站式數智化場景金融專屬解決方案。
多飛科技通過自主研發,為中小微商戶搭建了一套綜合場景營銷服務平臺。通過進行泛場景搭建和數智化運營,推動了金融與場景深度融合,以開放銀行的模式將金融機構的產品和服務“融入場景”,形成了獨具優勢的場景金融運營核心競爭力,構建了連接社交生態、商業生態、金融生態“三位一體”的平臺閉環。基于微信社交場景生態,通過多飛科技“利客裂變營銷”平臺數字化、智能化快速建立起的場景營銷網絡。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通過銀行提供的權益資源,為消費者的場景化消費提供優惠權益,增強了用戶對銀行的品牌識別度和忠誠度。從商戶角度來看,依托權益商戶帶來了場景化消費流量,還可以幫助營銷銀行其他金融產品和服務。從銀行角度來看,該場景平臺有助于進一步下沉銀行網點并提高其延展服務能力,為零售金融數字化轉型尋求新的營銷思路,通過以點帶面,借助網點周邊的商圈商戶資源進行合伙人裂變營銷,把金融產品和服務嵌入到開放化的商圈消費場景中,以實現各項業務指標的達成。通過多飛“利客營銷系統”為“銀行、商戶、消費者”三者搭建形成的場景金融合伙人營銷網絡,可充分調動和利用轄區內全量客戶營銷資源,擴大服務的覆蓋范圍,提高長尾客戶經營能力,對客戶海量數據進行客群篩選、定向推送、定向服務、定向提醒等,借助數據分析深挖客戶需求,從而達到全量客戶提供場景化金融服務。
多飛科技搭建的商圈場景是以支付為入口、以為銀行和商戶提供的權益為載體,以網點(商戶)為依托,整合形成本地化O2O異業聯盟商圈,通過“支付即推送、白名單精準送、商戶線下/網點線下當面送”等多種方式實現了權益的擴散和流轉,幫助銀行和商戶實現智“慧”營銷、給予消費者優“惠”購物,搭建了“多”贏的本地生活消費金融場景平臺(見圖1)。截止目前,多飛科技已為多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等搭建了場景金融運營新范式,實現了商業銀行從MAU到AUM的量質雙升,形成了場景金融生態中每個參與主體互利共贏的良性發展格局。

資料來源:多飛科技
場景無處不在,無所不有。然而,作為金融場景有其特定的內涵和技術標準,其運行有一定的規則與程序。因此,場景金融中的場景必須對原始場景進行深加工后才能為金融所用。而場景的建設與運營應交由專業化的運營公司來搭建。
1.以場景建設為目標,明確參與主體分工。場景金融中的場景建設的具體目標是盡可能滿足金融機構業務發展的需要,即能為其提供盡可能多的產品銷售和獲得客戶渠道。場景建設的主體是場景運營專業公司,但場景金融中涉及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以及場景運營專業公司三個方面。為了實現場景能夠高質量建設目標,必須將這三者之間在場景金融生態圈中的職責、邊界劃分清楚。一是金融機構。在場景建設中,金融機構既是場景建設的需求者,又是場景建設的直接參與者及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金融機構一方面要向場景提供豐富多樣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要對場景的建設提出精準、全面、細致的要求。同時,在場景建設中,金融機構對于屬于金融企業的職責部分仍要求金融機構負責,這一部分主要是金融產品的后續服務、風險管理、金融知識普及等。二是場景專業運營公司。這是場景建設的主體隊伍。場景公司的職責就是以一定的標的將社會場景分成若干類別和區塊場景,以區塊場景中的核心特征或關鍵要素為核心來搭建場景。諸如以交納水費為核心搭建的居民交納水費場景,以交納公積金為核心的住戶交納公積金場景等等。這些場景一旦形成會相對固定,并通過一定的指標、信息將場景中的各個個體行為進行具體畫像,專業運營公司就是要盡可能多地將各種場景運用數字化手段予以搭建、串聯起來,為各金融機構配置相應的場景服務,并提供盡可能多的場景模塊。三是金融消費者。金融消費者既是場景金融中金融產品的消費者及其服務的對象,而對場景的體驗、搭建模式提出具體的需求,以促進場景質量的提高是金融消費者的最主要職責,金融消費者的人文素養往往影響場景的市場價值[19]。
2.以支付結算為切入點,增加場景主體黏性。場景專業運營公司有些可以依托現有的場景核心機構進行搭建,諸如水廠、供電企業、住房公積金、保險金等等,通過與有權機構進行合作,形成相關的應用場景。這類場景搭建相對較為容易,只要與有場景支配權的有權機構合作便可形成所需求的場景。但大多數場景來說是無支配權場景,諸如菜場、電影院、商場等等,此時要搭建這類場景,一般可以用支付工具作為切入點來搭建相應的場景。因為這類非標類的場景一般共性特征是要通過結算支付才能完成商業交易。當前,支付工具相對較多,微信、支付寶、數字人民幣基本上都選用了掃碼工具來實現的,商家一般要放置多個收付工具,這對客戶來說十分不便。因此,比較合適的方法是由場景專業運營公司開發集多種支付工具和功能為一體的“一碼通”。這樣可以將諸多客戶從復雜的多樣化的支付工具中解放出來,既方便了消費者,也節省了社會資源。場景專業運營公司也可以通過這一過程,搭建成若干場景,以利于相對鞏固場景的消費者[20]。
3.以個性特征為標準,構建各類場景體系。雖然場景的本身復雜多變,但是必要的規范的場景分類有利于場景的長期建設。因此,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80)或者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應自己或者授權有關機構制定場景分類的標準。場景分類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需要根據范圍、主體、時間等多個要求和維度來確定場景的分類標的,這雖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但是對于場景金融的建設來說十分關鍵。場景的分類宜以個性特征為標準,根據金融機構和金融消費者的需要來進行分類,大類下有分類,分類下有子類。場景中的主體可能會同時在多個場景下。在場景科學分類的基礎上形成若干個場景模塊,然后可以根據不同的金融機構構建不同的場景體系。而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場景的分類去分析各個場景的特質與需求,從而開發出適銷對路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以增強金融服務的有效性、針對性[21]。
4.以權益獎勵為手段,激發場景個體活力。場景金融建設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的目的是金融機構要贏得盡可能多的客戶,銷售盡可能多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創造更大的客戶價值。而這一方面既取決于場景建設的功能與體驗;另一方面,也取決于場景中的金融消費者的參與度。雖然,激活場景個體活力的渠道、方法很多,但最主要還是場景體驗的優劣。目前,激發場景個體活力的方法較多是應用了權益管理體系。權益管理體系基本原理就是根據場景個體參與場景活動情況給予會員權益,達到一定條件即可兌換成相對應的物質或消費回報。一是場景專業運營公司首先應當建立自己的會員權益管理體系,制定場景消費的權益標準;二是場景專業運營公司對每個場景建設可以設立個性化的權益管理體系;三是隨著場景專業運營公司的場景越來越多,由于權益是由數字化表達的,因此,可以打通互換使用,甚至可以與社會上的異業聯盟系統或消費場景進行互換使用;四是場景專業化運營公司還可以通過個體會員權益情況,對參與場景的個體進行畫像,將其轉化成新的場景資源并形成新的盈利模式。
5.以金融科技為抓手,提升場景運行效能。場景體驗好壞取決于場景建設中的技術含量。在數字經濟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金融科技應用相對成熟的大背景下,場景運營專業公司應當將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最先進的信息技術嵌入到場景建設當中,通過大數據的應用,精準地了解場景個體的市場需求、設計個性化金融產品、準確地對服務對象進行畫像,以提高場景建設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應用區塊鏈技術確保場景中的主體交易能夠信息保真、可以溯源,對違約行為能夠有效地通過技術手段予以解決;應用物聯網技術對場景中的物理狀態實行有效的管理,而現在的元宇宙技術的應用更可以將應用場景實時再現,讓客戶在線上就能感受到線下的實際場景的體驗;應用人工智能為場景的參與者提供智能投顧等方面的咨詢,提升場景的智慧化應用水平??梢哉f,未來場景運營公司的場景質量的競爭取決于金融科技在場景中的應用水平。
6.以市場手段為杠桿,推動場景生態建設。場景生態圈是由若干場景搭建而成,而這種生態圈的建設與形成不僅有利于金融機構的產品銷售與發展,同時,對社會經濟秩序的影響也是正向的。在無場景不金融,無場景不經濟的時代,切實加強場景建設十分必要。
推進場景生態建設不能僅僅依靠場景專業公司或金融機構,一方面要適當運用政府的有形的手加以調節;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場景生態圈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場景建設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因此,一方面政府應對可控的資源場景積極進行數字化改造,將場景轉化成一種資源,使其運用于各種經濟活動當中,從而不斷提升場景的功能與效用,同時,還要積極出臺財政、稅收、價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各類場景資源的社會化;另一方面,要充分運用價值規律、競爭規律等鼓勵社會各類經濟組織,進行場景專業化運營,不斷拓展場景的應用空間。結合數據資產市場化,將建成的場景進行市場化交易,以鼓勵企業個人積極參與場景建設。
1.場景金融中“場景”是開放銀行成功的關鍵。無場景不金融,場景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場景金融是“場景+金融”,金融是專業機構,應由專業人員具體運作,同理,“場景”也應當由專業的機構與人員來運作,這不僅順應社會發展與分工越來越細的趨勢,也是場景金融發展的需要。場景經營水平的高低決定開放銀行質量的高低,因此,切實加強場景金融中的場景專業化運營不僅必要而且還十分迫切,是解決當前開放銀行發展桎梏的關鍵。
2.構建場景金融生態圈最主要的切入點就是結算工具。場景與金融的關聯通過商業銀行開放的端口可以實現無縫對接,然而,場景中的客戶到呈現多樣化、多元化,其狀況極為復雜,而要將場景中的各個主體凝聚起來一起構成生態圈,可行的辦法就是支付工具和渠道。當前,較為流行的是各種收付款碼,通過收付款碼可以將各個個體引入相應的生態圈,從而有效地實現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及客戶在一個生態圈中互聯互通,各取所需,從而完成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交易[22]。
3.金融科技技術的應用是場景金融生態圈建設的關鍵。場景金融中的場景雖然是金融產品交易的場所,但是,由于金融數字化程度極高,其場景要能應景也必須有極高的數字化水平。因此,場景建設中必須以科技為抓手,實現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等在場景建設中的應用,實現場景與金融的共振,以緊實的數字化場景支持金融業發展的需要,提升客戶的場景體驗。
4.必須有序推進場景金融生態圈運營公司的發展。場景金融的場景建設雖然非金融,但是與金融密不可分,因此,對其運營公司要實行嚴格規范的管理,可以將其納入地方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對象,實行前置備案,對其資質、能力、技術、管理水平等進行事前的審查,地方宜制定建設場景運營公司的計劃,保持適當的規模和有序的發展,將風險水平降到最低,將運營水平提到最高。
1.制定和頒發“金融場景生態圈”建設標準。金融行業的各項業務均具有嚴格的標準、流程與順序以及制度規定,這是金融的規范性要求所決定的,場景金融作為金融行業新的業務種類,目前尚無國家頒布的運行流程、標準。因此,有關部門如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應當基于商業銀行的實踐,制定并頒布場景金融生態圈標準,用來指導金融企業的場景金融發展,確保其健康、規范發展。
2.“場景”生態圈的建設要與數字人民幣結合起來。場景生態一般要由共性主線將其串聯或并聯起來,而支付結算則是所有場景主體共用工具之一。當前,數字人民幣試點已經進入尾期,全面啟動數字人民幣指日可待,因此,場景生態圈建設宜將數字人民幣的應用作為重要的抓手,將全面應用數字人民幣作為場景金融生態圈建設的重點要素,作為穩固場景的支撐工具。
3.積極推動部分金融科技公司融入專業化的“場景”生態圈。目前,金融科技公司多而雜,業務同質化嚴重,大量的小型金融科技公司無市場競爭優勢。應當將相當部分的金融科技公司轉化為經營場景的科技公司,除了保持原有的技術優勢外,宜補充大量的運營人員、管理人員,以不斷提升金融科技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
當然,場景的建設專業化完成后所形成的科技金融公司雖屬專業運營公司,但其一旦形成風險,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傳導給金融機構,輕則影響金融機構的聲譽,重則會形成金融機構的沉沒成本。因此,作為金融機構在選擇使用場景時,要將風險管理的關口前移,實行全面的風險管理,確保場景與金融機構的本部風險管理水平處于同等水平,形成健康的場景金融生態圈。
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ModeofSceneSpecializationinSceneFinance—Taking Jiangsu Duof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s an Example
LU Minfeng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Internet Fina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00, China)
Abstract:In the era of “scene is king”, scene finance constructed with open bank as the bottom thinking is becoming a more and more realistic choice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Yet, because open bank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scene construction, the perfection of scene becomes key to the success of open bank. Based on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open banking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scenario” is mainly the conversion of existing customers, and due to deficiencies with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the responsibility is unclear and the motivation is insufficient, so the functions of open banks are greatly affected. Therefore,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scene” ecosphere is mentioned on the agenda.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target modes of “scene” ecosystem construction, but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xisting financial technology companies or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financial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trend of social specializ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professional operation of “scene” ecosystem in scene finance is a relatively feasible choice at present.
Keywords:open bank; scene finance; scene construction; specialized ec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