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方舟

《書店不死》
作者:[日本]石橋毅史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推薦理由
●作者石橋毅史,日本知名文化記者,長期關注日本出版行業,多年來持續觀察報道日本書店發展。
●本書表現了書店員在出版業持續低迷的現狀下,竭盡所能“傳遞書”的感人場面。旨在啟發讀者再度審視紙質書、書店的存在意義,及書店員的價值與魅力。
●原書剛好寫于日本書店面臨電子書沖擊、經營困難不得不轉型的時期,對如今國內書店仍有借鑒意義。
內容梗概
金句摘錄
①書店就是一個“低聲”的世界。或者該說,書的世界不相信“高聲宣揚”。
②在書店日益減少、失去特色的當下,像她一樣與之對抗,為把“書”更好地傳遞給讀者而努力著的人有很多,我抑制不住地想支持他們。想對他們說:你現在做的事非常重要,不久的將來,你的存在會更加必不可少。
③書里夾著張照片,是井原心之小店附近的杜鵑花綻放的瞬間。突然刮來一陣強風,周圍的樹木落下許多枯黃的葉子。季節流轉,臘月已經來了。
閱讀提示
●從好奇出發
石橋毅史寫作該書的契機,是好奇書店員原田真弓為什么會在東京的小街巷里創立只有5坪(1坪≈3.3平方米)大小的“日暮文庫”書店。帶著好奇,他拜訪了原田真弓小姐,卻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反而收獲了更多的問題。于是沿著一個個不斷產生的問題,他懷著好奇一次次出發、一次次探索。從好奇出發,抓住生活中靈光一閃的小問題,也許它就是砸到你頭上的“蘋果”。
●懷真誠提問
在探訪書店與書店員的過程中,石橋毅史始終懷著真誠和自省的態度與被訪者進行交談。真誠,是問題探尋中不可或缺的特質。真誠地對待探究的問題;真誠地踐行探究計劃;真誠地對待探問中遇到的每一個人,方能尋得真理。
●以反思修正偏見
石橋毅史既是在進行一場探訪,也是在進行一場自我反思。探尋了定有堂書店后,在和奈良敏行的聊天中,奈良敏行對書籍和書店的觀點引發了石橋毅史的反思,也一點點修正了他之前對伊藤清彥隱遁的惋惜和不解。反思,既是探索世界的助推力,也是探索自我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