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甘肅省交通運輸廳廳長 劉建勛
東通陜西,西達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聯寧夏、內蒙古,地處黃河中上游的甘肅自古以來就占據著很強的地理優勢,河西走廊的輝煌雖已不復往昔,但居于我國中心地帶的地理位置,還是為甘肅交通帶來了一定的發展優勢。近年來,甘肅交通人圍繞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這一根本任務,不斷探索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大膽創新、銳意進取,在發展路衍經濟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和實踐,不僅在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還在產業發展方面顯露了積極成效、形成了較為突出的優勢。如今,無論是從國家層面、省級層面還是行業層面,甘肅的路衍經濟發展都擁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國家層面,從1999 年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重大戰略,到2013 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再到2021 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的印發,都賦予了甘肅省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2021 年5月28 日,由交通運輸部頒布的《關于鞏固拓展交通運輸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交規劃發〔2021〕51 號)中提出:要“以農村公路為依托,探索支持路衍經濟發展的路徑”,這標志著路衍經濟已上升為國家部委層面的政策舉措。
省級層面,甘肅省積極推動交通運輸與文化旅游、現代農業、工業園區、現代物流等關聯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臨空經濟、樞紐經濟,打造路衍經濟產業鏈。將路衍經濟寫入了甘肅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并將其確定為推動交通運輸跨域融合發展和支撐交通經濟強勁發展的重要方式,正式列入甘肅省級戰略體系。
而甘肅獨特的區位優勢更是對于路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佳的推動作用,曾經“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絲綢之路,如今已躍升為對外開放的前沿,甘肅“座中聯六”“涉藏臨疆聯蒙”,開通了中亞、中歐、南亞、西部陸海及中吉烏這“四向五條”國際班列,架起了通往南亞、東盟的空中航道,形成了“兩廊”(“十”字型國際走廊)、“六軸”(六條城市群間的交通發展軸)、“十聯”(十條省際直聯通道)的交通大格局。
另外,深厚的文化積淀和豐富的旅游資源也為甘肅路衍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作為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甘肅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無論是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具有千年歷史的敦煌莫高窟,還是有著天下第一雄關之稱的嘉峪關,都為甘肅依托交旅融合打造若干個旅游“小環線”提供了極大優勢。

絲路郵驛
如今的甘肅已經享受到了路衍經濟發展帶來的顯著變化,而對于未來如何發展,甘肅也有著清晰的思路,未來的甘肅將在頂層設計、多產融合、創新驅動、項目支撐和品牌塑造方面做到五個“突出”。
戰略問題是根本性問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甘肅面臨著重大機遇、重大挑戰?!奥费芙洕币驯幻鞔_為甘肅“十四五”重點打造的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2020 年6月,甘肅省組建了全國首家路衍經濟產業研究機構——甘肅路衍經濟產業研究院,成立了專門的路衍經濟投資運營平臺,旨在打造集研究、開發、投資、運營、管理為一體的路衍經濟產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商。前不久,還推動中國公路學會、甘肅公交建集團、長安大學成立了高速公路路衍經濟產業研究中心,共同打造“交通+”研究創新、成果轉化、業態培育的新高地。
發展路衍經濟應按照“行業支持企業、企業發展產業、產業支撐行業”的發展思路,通過“公路撬資源、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的發展模式,構建起公路交通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格局。
挖掘交通+旅游“新潛能”。應依托自然人文資源,以旅游公路、旅游風景道建設為抓手,深度挖掘公路沿線旅游資源,打造“景道互聯”“客源互送”“快進慢游”的公路旅游交通網絡,探索交通支撐旅游、旅游反哺交通的新模式,暢通交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打造通道物流“新高地”。應圍繞公路場站、服務區、出入口等,建設物流中心、物流園區、公路港等物流基地,把“交通通道”轉化為“物流通道”,變“節點樞紐”為“通道經濟”,搭建通道物流產業平臺。
建立能源建材“新體系”。應圍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公路加油加氣站服務網絡,推進充電樁、加氫站、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網絡布局;大力發展改性瀝青、高品質商品混凝土、砂石料綠色礦山等交通建材產業,推動交通建材及固廢利用產業綠色發展。
小學生所獲得的認知經驗基本上都是通過學校教育與生活實踐得到的,而小學數學教師優化課堂提問的基本手段便是從小學生的現實生活入手。提出生活化的數學問題,讓小學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分析問題,確定數學問題的解題模型,然后再通過一系列數學探究與知識闡述提煉出生活中的數學規律,保證小學生的思維狀態一直都是積極的、主動的、發散的。
拓展“服務區+”“新業態”。應按照“?;痉铡⑼靥厣洜I、建主題項目”的思路,積極開展“服務區+”業務。結合自然資源和地域文化特征,打造一批主題服務區及旅游目的地服務區示范項目。拓展服務區特色經營項目,促進文化旅游、休閑購物、農特產品集散、品牌餐飲與服務區融合發展。
把握智慧交通“新方向”。應緊密對接“新基建”,準確尋找“傳統基建”與“新基建”的契合點、交匯區,深度把握智慧交通新方向和新趨勢。積極推動新型數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智慧交通產業園區,培育集設計咨詢、軟件產品研發、硬件產品生產銷售、系統運維集成的智慧交通產業鏈。
構建交通裝備制造“新鏈條”。應著眼交通行業全產業鏈發展需求,堅持科技引領,實施創新驅動,建設交通設施、鋼橋制造、預制構件等產業園區,推動公路交通行業全產業鏈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新戰略”。應全面踐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公路+特色村鎮”“農村公路+鄉村旅游”“農村公路+特色產業”有機結合,推進交通運輸與鄉村產業融合發展。
實現其他路衍產業“新突破”。應推動路域廣告科學化、規范化開發,發掘公路交通媒介潛能。加大公路管道資源開發利用,拓展管道業務范圍,提升公路廊道經濟效益。充分利用公路項目取棄土場恢復治理用地,積極推廣種植經濟林等經濟作物,構建公路沿線綠色生態走廊和經濟走廊。
強化技術創新。技術是產業之源,技術創新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交通科技創新是路衍經濟的有力推手。應推進智慧交通重點實驗室、新基建智慧交通產業港、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建立智慧交通、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新基建智慧交通基地,讓科技創新賦能傳統交通基礎設施,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
強化商業模式創新。路衍經濟作為新經濟業態,需要科學分析市場需求變化,分領域、分專業探索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路衍經濟策劃、論證、投資、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體系,不斷創新商業模式。

省道106線劉家峽大橋 楊永鵬 攝
強化投融資模式創新。應創新“公益性交通項目+經營性路衍經濟項目”投融資模式,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風險可控、良性循環”的新型投融資體制機制,鼓勵以專項債、PPP、ABO、F+EPC 和資源變資本、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破解資金制約難題,實現存量資產價值最大化、綜合利益最大化及運營效益最大化。
典型項目帶動。項目歷來是推動產業升級的“發動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發展路衍經濟也離不開這一規律。近兩年來,甘肅交通行業按照示范引領、逐步鋪開的思路,推動實施了一批示范效應好、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項目。依托鎖陽城、懸泉置等世界文化遺產策劃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交響絲路1 號線”項目,已被交通運輸部列為交通強國試點項目,項目建成后可激活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東線景群;謀劃實施的懸泉置交旅融合項目,旨在打造以戈壁荒漠為背景的絲綢之路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中國第一個漢唐風格的主題服務區,實現古代郵驛與現代服務區千年后的“握手”;攜手華為共同組建了甘肅省智慧交通重點實驗室,建立了新基建智慧交通產業港、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創建了機器視覺硬件品牌。
甘肅還全面啟動實施了高速公路服務功能拓展工程,計劃利用3 年時間,投資249 億元,通過拓展和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改造既有高速公路互通及連接線、拓展高速公路服務區等措施,給高速公路“開口子”,將“封閉”的高速公路進行多點“開放”,推動城市間資源共享、產業互補,實現協調發展。
構建產業生態。產業集群發展狀況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區域或經濟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促進產業要素共生再生,發揮最大化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進而構建成熟的產業生態系統,已成為一種新趨勢。打造要素聚集、聯動發展、各具特色的路衍經濟產業集群,構建“交通—產業—城鎮—環境”聯動融合、“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多維共生的路衍經濟生態,是發展路衍經濟的最終目的。
加強品牌建設。“品牌”就是知名度,具有知名度就具有了凝聚力和影響力。產業品牌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軟實力。強化品牌建設,樹立品牌文化,創建連鎖品牌,構建品牌體系,打造連鎖經濟,是發展路衍經濟的題中應有之意。
講好路衍故事。典型引領方向,榜樣凝聚力量。應全方位推廣“路衍”品牌所蘊含的精神標識、文化內涵,進一步擴大“路衍”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廣泛宣傳路衍經濟典型案例,講好路衍故事,營造良好氛圍,讓路衍經濟成為交通行業的新亮點,成為交通企業的新目標,成為交通人的新追求。
路衍經濟是新事物,業界的研究與探索還處于起步階段,甘肅省憑借在“戰略引領、產業融合、規劃先行、協同發展”等方面的努力,為行業加快變革、換道發展趟出了一條新路子。接下來,甘肅省交通運輸行業還將繼續保持謙虛好學的工作態度,深入研究交通運輸部和省委省政府發展路衍經濟的政策精神,準確把握發展路衍經濟的環境形勢,加快路衍經濟項目落地和產業培育,打造一批諸如“交響絲路1 號線”“最美黃河風情線”“絲路郵驛”的企業品牌及產品品牌,擦亮甘肅交旅融合新名片,實現交通“軟著陸”,樹立路衍經濟發展的新思維,深挖路衍經濟關聯產業的商業價值,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譜寫路衍經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