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管理部 謝超 張金鑫 雷龍
近年來,山東省聊城市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持續提升開發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截至目前,全區公路總里程達410公里,通戶道路276公里,全區112個行政村實現農村公路和通戶道路全覆蓋,形成了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
2016年以來,開發區累計投資2.295億元,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255公里,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12公里,農村公路安防設施完善率達60%以上。同時,按照“一條大道、兩路風景、三季有花、常年潔美”的要求,投入資金約1.2億元,綠化亮化黑龍江路東延及蔣廣路等農村公路,進一步提升了農村公路的綠化率。
在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開發區引進第三方試驗檢測單位,嚴把原材料和工程質量檢測關口,加強監理和審計環節,探索“業主、第三方檢測、監理、審計、施工企業”共同參與的工程管理模式。認真落實“七公開”制度,引導并激勵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監督,切實把工程質量監督落實到實處。

農村公路為聊城市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產生活條件
按照“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工作目標,開發區印發并實施了《開發區路長制實施方案》,區級總路長由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擔任,分管副主任為一級路長,負責統籌推進全區“路長制”工作,街道辦事處分管副主任為二級路長,具體負責所在轄區“路長制”各項工作,構建起區、街、村三級齊抓共管的責任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實現精準管路、聯合管路和長效管路的有機結合。開發區建立了區有路政員、街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三級聯動路產路政保護隊伍,全面實施農村公路路政管理。
開發區堅持“路、站、運”一體化發展思路,大力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工作,以區為中心、覆蓋城鄉大部分人口、基本滿足居民出行需要的運輸網絡初步形成。目前,開發區已全面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徹底打通村民通客車的“最后一公里”,全區建制村通客車率達100%。同時,開發區整合社會資源,穩步推進貨運發展和農村物流網點建設,依托電商、物流企業建成多個物流網點,全區快遞物流網點街道覆蓋率達100%。
公路通,百業旺。開發區緊緊圍繞“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要求,鋪筑鄉村“振興路”,促進開發區鄉村環境美起來、人民群眾富起來,讓便捷的交通運輸環境為開發區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