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臨沂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蘭山區中心 劉艷君 梁晨靜

走進國道206線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公路驛站,清晰的路網圖、整齊的各類標牌依次映入眼簾,庭院南北廊架上的壁畫尤為惹人注目……在這里,南來北往的出行者不僅可以了解臨沂和蘭山悠久的歷史、四通八達的交通,更能直觀感受“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
近年來,臨沂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蘭山區中心(以下簡稱“蘭山中心”)從開展路域環境整治到積極探索公路保護新模式,再到建立層級清晰、責任明確的“路長”管理體系,統籌實施公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著力構建布局合理、連貫城鄉、快捷通暢、服務優質、安全綠色的公路體系,全面提升公路交通通達深度和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努力為公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推進公路事業發展,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不可或缺。蘭山中心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宏觀層面,編制《蘭山區國省干線公路“十四五”發展規劃》,以打通關鍵節點和國省縣域道路提升為著力點;在微觀層面,深度參與全市“153060”交通圈建設,做好國道205線臨沂界至蘭山區半程段改建等重點項目的前期規劃服務工作。目前,全區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為骨干、農村公路為枝葉,順暢銜接城市公路,有效連接村莊公路的“一張網”。
一直以來,蘭山中心“以公路圈拓展城市圈、以公路網帶動要素網、以公路線對接產業鏈”為發展目標。這意味著,路網拓展只是前行的第一步,公路的養護、管理同樣被擺到重要的位置。
蘭山中心按照“權責分明、分級管理、管養有效”的原則,不斷健全“建管一體、護運統籌、機制保障、群眾參與”工作機制,構筑優質可靠、規范高效、先進智能、綠色集約的現代化養護體系。在蘭山,由區級“路長”、鎮街級“路長”、村級“路長”組成的三級“路長”管理體系已成常態,每條公路都有“戶口”和“監護人”。
為推進路域環境綜合治理常態化,蘭山中心嚴格落實日常養護巡查制,開展路面貼縫、灌縫等小修工程,積極參與省道229線路面大修及附屬設施工程;集中整治占道經營、私搭亂建等問題180余處,清理沿線立柱式、燈箱式廣告牌匾240余塊,公路用地種植農作物50余處,大力營造“暢、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環境。
清掃道路邊坡和沿線綠化帶垃圾、發放公路保護宣傳資料、規范擺攤設點行為……在地處城鄉結合部、點多線長、交通隱患突出的國道205線蘭山段,蘭山中心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共同開展了一場路域環境整治行動,不僅凈化了道路環境,也保障了公路通行安全。
道路安全是紅線,更是底線。蘭山中心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原則,強化通行安全保障,逐級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構建分級管理、全方位、全覆蓋的責任體系網絡;大力實施通行安全保障工程,健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加快完善公路安全防護設施,集中整治36處人口密集路段,及時修復補齊70余處安保設施;聘請專家完成55處橋梁的安全檢測,維修加固兩座危橋,最大限度消除公路安全隱患。

目前,蘭山區已形成有效連接城市農村的公路“一張網”。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是交通運輸發展的初心和使命。近年來,蘭山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升群眾對公路事業的獲得感、滿意度。
一方面,蘭山中心加快公路驛站、停車港灣、“司機之家”等為民服務設施的建設,打造公路服務群眾新亮點;另一方面,構建以網站、短信、微博、微信等多渠道路況信息服務網絡,滿足出行者的出行信息需求。
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蘭山中心還開展聯系群眾“大走訪”、民生難題“大排查”、服務群眾“大提升”活動,征求群眾意見建議45條,妥善辦理“12345”群眾咨詢投訴328件,進一步拉近了黨群干群關系。
如今,俯瞰蘭山路網,一條條要道縱橫交錯,鄉村公路蜿蜒盤旋。路通百業興,路暢百業旺。如何把交通優勢轉化為產業活力,讓經濟發展、讓行業增效、讓群眾增收?長期以來,蘭山中心在多元融合中構建公路發展新格局,綜合運用“公路+”理念,推動公路與各產業深度融合,不斷放大路網建設綜合效益。
蘭山中心推行“公路+旅游”,建設沿沂河兩岸直通縣城的快速路,改造提升生態大道、觀光廊道和風景綠道,確保通景道路全部達到二級以上公路標準,將山、水、城、村串珠成鏈,旅游業布局空間向全域延伸。
“公路+產業”也是一大亮點。依托商貿物流優勢,蘭山中心發展樞紐經濟、通道經濟,打造各具特色的沿路經濟帶,做好批發商城、物流線路等重點線路的養護和保障工作,主動服務臨沂商城地理標志產品加工運輸和工業“接二連三”。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公路信息化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蘭山中心推行“公路+互聯網”,融合線上線下方式,依托GPS、5G、車載視頻傳輸、車載傳感器等技術,配合市中心加快建設智慧公路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立激光點云、全景圖像、道路特征、路面病害信息和路產信息為一體的全息化數據庫,推動公路養護智能化、精細化發展。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未來,蘭山中心將認真落實臨沂市公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要求,不斷補短板、強弱項、出亮點、提效能,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發展公路事業,交出“蘭山答卷”、貢獻“蘭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