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綜合
《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近日印發。這份交通領域的“五年行動方案”,將為我國未來交通高質量發展勾畫怎樣的新藍圖?將為公眾出行帶來哪些新變化?9月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對《方案》進行了解讀。

五峰山大橋夜景 史宇 攝
9月23日,交通運輸部公開發布關于印發《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斗桨浮分袑χ腔酃贰⒅腔蹣屑~、交通信息基礎設施、交通創新基礎設施等七大建設行動進行部署,旨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方案》明確,到2025年,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點工程,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應用場景,制定、修訂一批技術標準規范,促進交通基礎設施網與運輸服務網、信息網、能源網融合發展,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智能管理深度應用,一體服務廣泛覆蓋,交通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務質量有效提升。
9月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綜合規劃司負責人范振宇對《方案》進行了解讀。他表示,未來4年將以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以七大建設行動著力推進交通運輸提效能、擴功能、增動能,讓公眾通行效率更高、換乘更加便捷、出行更加安全。
高速公路是推動經濟發展和承載社會生活的“大動脈”。如何提升惡劣天氣下高速公路的出行效率和出行安全服務水平?范振宇表示,這是新一輪智慧公路建設的重要內容。
“公路需要管理,智慧公路也不例外?!狈墩裼畋硎?,未來將進一步加強路網智能化監測、調度和管控能力?!霸跇O端天氣發生前,通過智能化手段及時對氣象變化進行智能監測和預警;在極端天氣發生后,及時啟動路網智能協同調度,及時對交通突發事件和事故開展應急處置,切實保障運行安全和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p>
相較傳統公路,智慧公路將進一步提高智慧化服務水平。范振宇表示,通過5G、北斗、毫米波雷達和大數據等智能技術手段,推廣交通突發事件的精準信息推送和伴隨式智慧出行服務,特別是在團霧、冰凍多發區域提供輔助安全駕駛的有關服務,盡量降低惡劣天氣的不利影響,提升公眾的高速公路出行體驗。
每逢節假日,機場、車站總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特別是在換乘其他交通工具時,因人流過多帶來等待時間過長的問題總是公眾的“心頭痛”。
“機場、高鐵等大型客運樞紐的便捷換乘是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十四五’期間,我們將進一步推動這些客運樞紐的便民化設施改造和智能化設施建設?!狈墩裼钫f。
便民化設施怎么改造?智能化設施怎么建設?范振宇表示,首先將推動綜合立體換乘設施建設,縮短旅客換乘距離。其次將進一步推廣使用電子客票,推動跨運輸方式安檢互認,提高行李直掛比例。第三將進一步加強對樞紐的客流、車流、環境等信息智能化動態監測,推動智能化運力組織調度和旅客疏導,提高綜合換乘效率。
“當客流出現擁堵或者各方面出現不順暢的時候,我們通過智能化的設施建設,提高管理方的反應效率,切實改善公眾的出行服務體驗,讓公眾出行更加便捷、舒心?!狈墩裼钫f。
出行安全是人們普遍關心的話題。《方案》從點到面上都針對出行安全提出了諸多舉措。范振宇表示,“依托多條干線公路、長大橋隧、多地高速公路服務區開展智慧公路建設,增強在役基礎設施檢測監測、評估預警能力,推廣交通突發事件信息精準推送和伴隨式出行服務,提升服務區智能化水平,逐步豐富車路協同應用場景?!?/p>
在智能化賦能監測預警方面,《方案》提出,增強在役基礎設施檢測監測、評估預警能力,開展對跨江跨??鐛{谷等長大橋梁結構健康的實時監測,提升特長隧道、隧道群結構災害、機電故障、交通事故及周邊環境風險等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技術應用水平。針對道路上的車輛,準確定位車輛位置,提供“一鍵式”智能應急救援服務。
具體到點上,《方案》明確提出,立足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和海南自貿港等重點區域發展戰略,依托G1京哈高速、G4京港澳高速、G9221杭紹甬高速、G15沈海高速、G60滬昆高速、成渝高速、G98海南環島高速等國家高速公路重點路段以及京雄高速、濟青中線等城際快速通道開展智慧公路建設,提升路網運行管理水平,降低事故發生率。同時,推進港珠澳大橋等公路長大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建設實施工作,推動深中通道、常泰長江大橋等在建工程同步加強橋梁結構健康監測能力,動態掌握長大橋梁運行狀況,防范化解公路長大橋梁運行重大安全風險。
同時,《方案》還提出,推進江西等地高速公路智慧服務區建設,推廣卡口車流和服務區客流監測、全景視頻監控、停車位誘導等設備設施,提高服務區運營管理和出行信息服務水平。

廣東云梧高速大用跨線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