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倪文權 蔡雅如 朱勵志
近年來,江西省著力推進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全國前列的“交通強省”。作為交通建設領域的重要板塊力量,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西交投集團”)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堅,爭當“交通強省”建設主力軍,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路衍經濟等方面持續優化布局,銳意改革發展。


大路通天
2019年11月18日,原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21年1月1日更名為“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建路網運營公司,推進形成集團旗下高速公路“一張網”“一盤棋”的運營管理格局。在不到兩年時間里,路網運營公司著力推進路網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圍繞“服好務、管好路、收好費”的“三好”定位和目標,重點深耕收費、養護、安全等核心業務,通過加強“路網管理的服務平臺、路網運行的數據平臺、路網運營的統籌平臺、路網調度的指揮平臺”“四大平臺”建設,提升高速公路運營效率和效益,實現路網服務的提檔升級,成為策應集團運營管理板塊改革、服務社會公眾美好出行的排頭兵。目前,路網運營公司共管轄集團八個直屬路段管理中心的4505公里高速公路、232個收費站、54個養護站,管理里程占江西省高速公路的70.86%。

自2019年成立以來,路網運營公司勇挑重擔,著力破解收費管理、服務、治堵保暢等難題,交出了一份份精彩的答卷。
2019年12月,路網運營公司配合完成了江西16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撤站工作,助推收費系統2020年1月1日順利完成全國并網切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路網運營公司全力守護高速公路這條疫情防控“生命線”,按照“一斷三不斷”“三不一優先”原則,在2020年2月17日至5月5日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期間,共開辟應急防疫物資綠色通道551條,優先免費保障防疫醫療物資、重點生產生活物資等運輸車輛1.2萬輛順利通行。疫情期間,還通過創意改造“無接觸式收費崗亭”“洗卡神器”和“消毒墻”等設施設備,切實保障過往司乘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和防疫物資運輸暢通。
此外,路網運營公司還搶抓疫情“空檔期”,在高速公路恢復收費準備工作中,積極組織對聯網收費系統進行升級和“故障清零”,更換了87個收費站179條ETC車道的相關老舊設備,完成全流程實車測試19635次,實現了“一次行程、一張賬單、一次扣費、一次告知”的預定目標。
在治理高速公路擁堵緩行方面,按照“知堵—治堵—止堵”的總思路,著力在信息支撐、綜合施策、鞏固療效等方面發力。

在信息獲取和發布方面,重點統籌對收費廣場、道路(含橋梁)、隧道等17508路圖像和284個收費站等區域音視頻協同保暢系統上線情況的管理,第一時間感知和協調處置突發情況。2020年11月,搭建了收費站監測擁堵預警平臺和高德智慧交通服務平臺,上線“江西高速”交通號“避堵神器”,覆蓋全省228個收費站,實現對全省高速公路收費站擁堵、道路擁堵、交通事故等信息的實時監測預警和信息采集,迄今共完成有效預警4000余次,準確率達90%以上,強化收費站暢通和道路暢通。利用“江西高速”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眾號等多個平臺,實時發布《江西高速公路出行服務指南》和“全新路況簡圖”,確保司乘通過查閱文字或地圖的形式獲取路況信息。路網信息中心還聯合江西交通廣播,在節假日和重要時段推出《高速路況就聽路姐噠》融媒體直播節目,以全新的直播互動方式發布路況及出行提示信息,服務公眾美好出行。
在疏堵治堵方面,采取點線結合的方式,在收費站推行“一站一策”,建立《收費站車輛疏導現場管控預案》《收費站保通保暢預案》等,采用增設復式崗亭、便捷式收費機、人工發卡等措施,縮短車輛過站時間,提高通行效率。同時,遠近結合,發揮路網運營公司統籌調度優勢,實施遠端分流、近端管控的措施:對遠端車輛,引導其選擇車流量較小的路段通行;對路網內的近端車輛,采取借道分流、車型分流、間歇放行等措施;對入口車輛,采用在收費站設立標志標牌、入口提示等形式,確保其有序、順暢通行。重點關注節假日高速公路安全暢通,近幾年,江西高速公路收費站的平均暢通水平跨入了全國第一方陣。在治堵方面,改造和新增入口貨車稱重檢測車道85條,做到“貨車必檢、超限勸返”,實現貨車平均超限率僅為0.003%;把普及和應用ETC作為“止堵”的根本舉措,ETC一次性通過率達到99%;推進建立“一路多方”的聯動機制,定期聯席,構建協同協調的治堵保暢機制。在養護作業方面,著力推進規范作業,把養護作業期間的交通分流保暢措施放在第一位,全力避免占道作業、超長距離作業。
在收費服務方面,路網運營公司組織各高速公路路段管理中心,在各設區市、重點旅游景區等交通流量較大的高速公路收費站增設綜合服務站,2021年規劃和建設36個,因地制宜地劃分設置服務接待區、自助查詢區、綜合辦公區、司乘休息區等功能區域,為過往司乘提供“一站式”即時服務,讓廣大社會公眾從江西省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服務改革中獲得新體驗。綜合服務站通過提供實時路況查詢、ETC業務辦理、旅游線路咨詢、手機(設備)充電、車輛簡易故障處置、救援等待、候車休息、零食采購、免費茶水、如廁等十余項附加服務,形成了“一體化聯合辦公+一分鐘快速反應+一站式綜合服務”的服務新模式。同時,部分服務站還將黨史宣傳、志愿者服務等內容納入服務范圍,為公眾提供更加美好的出行體驗。

在“十三五”全國干線公路養護管理評價中,江西高速公路2020年度路面技術狀況得分排名全國第二,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公眾滿意度評價得分91.53分,排名全國第一……江西交投集團路網運營公司用心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養護管理答卷,江西省也因此受到交通運輸部通報表揚。
經過多年大規模建設,江西高速在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加、交通量持續增長的背景下,通行能力實現了穩步提升。2020年,江西高速路面使用性能指數PQI為96,優路率達到99.95%,干線公路路況達到歷史最好水平,養護管理規范化水平逐步提高。這背后,凝聚了江西交投集團路網運營公司及各路段管理中心大量的智慧和汗水。

路網運營公司成立以來,共投入20億元,完成了2050公里路面養護工程、灌縫約60萬米、處治跳車點800處、消除非優路段1828公里;實施了4430公里高速公路中分帶綠化,以及沿線通道及排水設施的清理,對滬昆高速昌金段、杭瑞高速景婺黃段等12段高速公路進行了限速調整;對蘆溪、廣昌、泰和北、溫泉4個收費站進行了改擴建;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公路承災體普查,排查安全隱患六類1439處,完成各類專項整治提升110余項。
路網運營公司統籌完成了2020年初春抗冰雪、九嶺山和禾豐隧道車輛自燃事故、“7·7湖山隧道泥石流災害”、景鷹高速K976+200大型山體滑坡,以及2021年95處共計17350方的水毀災害處置,切實保障了道路安全暢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指導和統籌各路段單位開展防汛保暢工作4次,投入人員3.5萬人次、養護車輛1.2萬車次、安全錐5萬個、標志牌1100套、融雪劑(工業鹽)70噸,開展道路巡查80萬公里、橋隧排查6萬座次,清理塌方205處約6萬立方米,保障了暴雨、冰雪等極端惡劣天氣下的道路安全暢通。
集約化養護成功試點2021年5月9日至5月31日,路網運營公司試點在大廣高速武吉北段帶溪樞紐至益豐樞紐的22公里路段推行集約化養護。該路段運行了13年,未進行過大規模專項維修且交通流量大、路況較差,包含一座長達5.4公里的九嶺山特長隧道和12公里的長陡下坡,如果按傳統“邊通車、邊作業”的模式,養護維修至少需要200多天,而采用集中資源、集中時間、集中力量的集約化養護模式,僅用23天就高效完成了作業,除了大幅縮減工期,還能確保一次性將病害處治到位,為公眾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后續,路網運營公司還將在G70福銀高速溫沙段路面養護工程等養護項目中進一步推廣該模式。
“微創新”提升養護品質路網運營公司組織各路段管理單位針對高速公路、橋隧養護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研發了橋梁泄水過濾器、輪胎式防撞桶、安全錐自動收放機、中分帶沉管澆筑裝置、納米硅水性涂料等80余項養護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發明,并在各路段推廣應用,有效提高了養護效率和品質,為養護創新創效增添了源動力。

提質升級點“靚”隧道2020年,路網運營公司完成了172座387公里隧道機電系統的提質升級,將129座隧道升級為LED照明系統,解決了燈具老化、光通量不足、能耗高、無法遠程控制照明時長及調節亮度、無法對電費數據進行精細化管理等問題。通過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從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129座隧道共節約電費約1740萬元,實際節電率超70%,在降低隧道管理日常維護成本的同時,實現了隧道亮度成倍增加,行車視線更加清晰,安全系數大幅提升,通行環境更加美觀,行車更加順暢安全。
路網運營公司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過程中,著力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布局了“一路暢通、一路服務、一路平安、一路守護、一路高效”的“五個一路”黨史力行舉措,并把養護作為重中之重進行謀劃,列出了46項養護為民實事清單項目。完成了600余處高速公路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保障公眾安全出行;投入400多萬元,完成了4萬余株綠植的補種,為過往司乘提供美好的出行環境;一改過去重點橋隧“被動迎檢”的傳統做法,主動進行“自評”,對2座橋梁和1座隧道的技術狀況進行了檢測,保障車輛通行安全;在濟廣高速鷹瑞南段、泉南高速石吉段、莆炎高速泰井段增設了3公里聲屏障,改造了44座橋梁的集中排水系統,保障周邊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及飲用水源安全。同時,路網運營公司還計劃投入5700萬元,改善收費、養護等基層一線所站的辦公、生活設施,把實事辦到職工的心坎上,接通了濟廣高速景鷹段萬年西站、浮梁所、萬年所和德昌高速涇口所等8個所站的自來水,增強員工幸福感、歸屬感。在辦實事活動中,路網運營公司還將效能監察、民生監督融入全過程,著力建設“廉潔路網”“和諧路網”。
車輛救援是高速公路安全運行及過往司乘安全出行的重要保障,社會關注度高、影響面大。2020年,江西交投集團管轄范圍內的5292公里高速公路共設車輛救援隊伍48支、救援隊駐點69個,其中社會救援隊伍42支,而由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自建的救援隊伍僅有6支,占12.5%。隨著車流量的逐年增加和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需求的不斷提升,社會救援隊伍日益暴露出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規范、救援效率不高、服務質量偏低、廉政風險大等問題,經過充分調研和醞釀,江西交投集團決定由路網運營公司牽頭,推進江西高速車輛救援體系現代化建設和服務改革轉型。
此次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改革,對新開通高速公路統一采用高速運營管理單位自建模式,一步到位;對現有社會救援隊伍,按照各路段管理單位此前與其簽訂的協議,合同到期后退出,并由路段管理單位自建隊伍接手負責。原則上,每支車輛救援隊伍駐點輻射半徑不超過50公里,并要滿足45分鐘到達現場的要求,確保在2021年底自建救援隊伍服務規模占比超過50%,形成“以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自建力量為主、社會力量為輔”的高速公路車輛救援管理格局,三年內力爭實現自建救援隊伍100%全覆蓋,建立“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的江西高速自建車輛救援體系。
路網運營公司于今年1月啟動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服務改革,現有救援隊伍34支、駐點54個。其中,較改革前新增自建隊伍3支,新增駐點4個,今年1月至8月,共完成救援任務2.35萬起,日均39起,45分鐘內到達率90.74%,平均到達時間22.82分鐘,救援現場60分鐘通暢率92.44%,平均救援時間34.43分鐘。截至2021年底,計劃新增自建高速車輛救援服務里程1847公里、駐點26個,自建高速車輛救援服務總里程超過2345公里。同時,為加強救援從業人員專業素質,路網運營公司嚴格落實執證上崗工作要求,組織了4期共400余人的“服務+技能”“理論+實戰”業務培訓,并逐步開展跟班式、實操式、互通式培訓。投入8400萬元,購置了折疊式平板清障車、旋轉吊式重型清障車、汽車起重機等199臺高速公路車輛救援設備。

高速救援隊伍整裝待發

“真沒想到,從事故發生到轉移現場,你們20分鐘就處理好了,還辦理好了理賠,省去了我們在交警部門、保險公司之間來回跑的時間。”這是一位事故車輛車主在大廣高速泰贛段車輛事故處理一站式服務中心處理完事故的切身感受。2020年以來,路網運營公司統籌路段管理單位推廣車輛事故處理一站式服務中心,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一站式服務中心囊括了車輛救援、高速交警、高速路政、保險理賠等服務內容,車主可通過撥打救援電話獲救,并在一站式服務中心的交警窗口進行事故責任認定,在路政窗口確認路損責任,在清障路賠窗口繳費的同時和保險公司處理賠償事宜,避免了以往車主在高速公路發生事故后需要多頭跑、重復跑等問題。目前,路網運營公司已在大廣高速泰贛段、泉南高速石吉段等路段建立了多處一站式服務中心試點。其中,大廣高速泰贛段的一站式服務中心在2020年共處理案件886起,2分鐘接單率達到100%,5分鐘出發率達98%,45分鐘到達率達95%。

高速救援隊伍進行演練
針對高速公路事故突發性強、救援難度大等特點,路網運營公司統籌各路段管理單位與高速交警、高速路政聯合印發《高速公路保安全保暢通聯勤聯動工作實施細則》,三方通過采用聯合調度、定點執勤、交叉巡邏、循環補位等方式,實行“就近優先”“首到負責”機制,暢通聯系渠道,實現資源共享,有效化解現場處置難、聯系設備難、救援到位難、恢復通行難等問題,最大限度地縮短救援時間,消除安全隱患,提高救援效率,為廣大社會公眾打造安全有序的高速通行環境。
對于智慧出行的探索,江西高速從未停步。“珍珠計劃”“數字大腦”“智慧大腦”“贛智行”……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路網運營公司緊跟發展大勢,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主線,以數字化應用為重點,以信息技術創新為動力,研發出一項項科技創新成果。其中,多項關鍵性研究成果突破核心技術,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運用,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數字高速”引領江西高速的高質量發展。
2020年,路網運營公司推進實施高速公路監控云聯網工程,投入約2.7億元,對高速公路的機電、監控、網絡等設施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2021年,又在監控云聯網工程的基礎上,啟動“珍珠計劃”信息化建設行動,對江西交投集團現有機電、網絡設施設備等“零散的珍珠”進行數字化改造賦能。通過“物聯感知網”獲取江西高速主線車流、車道狀態、服務區運行、隧道狀態等多方面數據和多維度實時態勢,并通過“融合通訊網”進行運營數據的匯聚,串成“項鏈”,傳輸至江西交投“數字大腦”,由“數字大腦”對數據、信息進行分類、甄別、儲存,對部分已有業務系統進行融合接入,同時,將數據傳輸至各業務系統,作為大數據的應用支撐。
目前,“數字大腦”已接入江西交投集團管轄范圍內的800多個主線門架、90多對服務區、280多個收費站、1800多個收費車道控制器的數據及560多個出入口車道卡口抓拍數據,以及13000多路視頻數據。同時,還融合接入了交通運輸部700萬重點營運車輛數據及高德實時交通量。實現了對江西交投集團所轄高速公路主線、收費站、服務區的全狀態感知,實現了對機電設備、監控設備等資源的智慧管理和實時性能監測,實現了對匝道出入口、收費廣場、互通式立交等擁堵區域的實時預警,為司乘出行、高速車輛救援、收費運營、稽核“打逃”、道路管養等提供科技支撐。
該系統還創新研發了為車主服務的“贛智行”微信小程序和“贛眼查”實時防逃費解決方案兩個應用場景。
“遇到交通事故或車輛故障怎么辦?”“可以了解收費站、服務區實時情況,提前預約服務嗎?”“我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了多遠,平均速度是多少?”針對這一系列常見問題研發設計的“贛智行”微信小程序,可以為司乘提供一鍵救援、預約服務、行程回顧、云客服等定制化服務。此外,車輛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如遇惡劣天氣,“贛智行”將自動提示路況信息;節假日出行,如遇前方車流量大,“贛智行”也會發送實時的車流信息……

“贛眼查”主要針對收費稽核工作中難發現、難追逃等問題,利用“數字大腦”的大數據分析功能,針對各類逃費行為實現“自動甄別、全程搜證、主動干預、及時終止”,提高稽核工作效率,打擊偷逃通行費行為。
嵌入“數字大腦”的一個重要的業務管理系統,是江西交投集團養護管理系統,也被譽為養護管理的“智慧大腦”,該系統由路網運營公司自主研發,采用“1+1+1+3”模式,即:1個養護統一管理平臺、1個數據中心、1個養護展示子系統、3個養護業務管理子系統(日常養護管理子系統、公路技術狀況管理子系統、養護輔助決策分析管理子系統),通過各子系統的互連互通,對高速公路安全隱患實現全方面排查和跟蹤;實現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輔助決策;試點5G智能巡查在日常養護中的應用;通過BIM+VR的隧道應急沉浸式仿真培訓,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設置電子信息樁,方便司乘獲取救援信息,工作人員獲取位置信息、路況數據等。該系統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能提高養護決策效率約60%,決策資金與實際匹配度達80%以上,每年可節約路面養護工程費用約5000萬元。系統還取得了“養護管理系統路面養護輔助決策管理子系統V1.0”“BIM+VR火災應急疏散培訓及數據可視化系統V1.0”“高速公路橋梁技術狀況管理系統V1.0”等6項軟件著作權,《一種高速公路養護輔助決策分析裝置》《一種交通標線監測分析管理裝置》2項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為司乘智慧出行提供強大的安全保障。
2021年4月,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23屆中國高速公路信息化大會上,江西交投集團“數字大腦”首發亮相,引來業界多位專家的關注、觀摩和高度肯定,現場有多家高速公路運營單位與江西交投達成合作意向。
“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畫,路網運營公司將在江西省交通運輸廳、江西交投集團的正確領導下,持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方向清晰,步履堅定,以科技創新為動能,實現江西高速路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