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蘇寧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陳靜 張煒

東廬山服務區帆船基地
G25長深高速江蘇南京至杭州段(以下簡稱“寧杭高速”)是滬蘇浙長三角的一條重要交通干線。它如同一條金色的飄帶,從十里秦淮延綿而出,一頭牽著十朝古都,一頭連著太湖奇景,沿途的互通、服務區和收費站如同一顆顆“珍珠”被巧妙串聯,道路兩旁融合當地歷史、人文風情和地域特色的園林式景觀,更讓人流連忘返。
2021年,在“蘇高速·茉莉花”營運管理品牌的引領下,江蘇寧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寧杭公司”)聚焦打造“全球高速的最美風景”的目標,用辛勤的汗水、堅定的信念,著力提升“蘇高速·茉莉花”的品牌影響力,讓沁人心脾的茉莉花香與司乘一路相伴。
寧杭高速南京收費站是一支滿載榮譽的隊伍,曾先后獲得“最美中國路姐團隊”“全國交通行業五星級現場”“最美中國高速公路十佳服務窗口”等多項殊榮。

南京收費站員工風采
2020年是全國高速公路進入“一張網”運營新時代的開局之年,也是“蘇高速·茉莉花”營運管理品牌唱響全國的關鍵之年。在收費行業革新洪流中、在二次創業再出發趨勢下,南京收費站的全體員工奮力拼搏、主動作為,傳遞美、詮釋美,讓“蘇高速·茉莉花”的品牌精神在寧杭高速落地生根。
與此同時,南京收費站緊抓“蘇高速·茉莉花”營運管理品牌創建的契機,將品牌建設作為站區運營管理水平提升和先進性作用發揮的重要載體,緊密圍繞“暢行高速路、溫馨在江蘇”的品牌核心理念,全面提升窗口服務品質,開展“愛馨有+,暢美寧杭”品牌創建,著力打造多元化綜合服務型收費站。對外,持續深化品牌創建工作,提高品牌認知度和品牌價值,塑造“蘇高速·茉莉花”營運管理品牌的良好形象;對內,增強員工對“蘇高速·茉莉花”營運管理品牌的理解、認知、認同,讓品牌創建引領各項工作開展,同時充分挖掘員工潛力、專長,提升員工綜合服務能力和一專多能的業務技能,為司乘提供多維度、全覆蓋、無死角的多元化服務,實現運營管理水平和社會滿意度雙提升。
在“蘇高速·茉莉花”營運管理品牌創建過程中,南京收費站還以“四季更迭、微笑相隨、春華秋實、茉莉飄香”為主題,打造“四季五韻茉莉”文化品牌,即“溫馨美茉莉、高雅香茉莉、純貞潔茉莉、謹實真茉莉、慧質清茉莉”,持續深化“暢行高速、效率高速、溫馨高速、智慧高速、綠色高速、平安高速”建設。其中,以“奉獻愛心”為服務的出發點,設立“茉莉花·悅行365”服務站,為司乘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出行服務和“關愛到家”的情感服務;將三尺崗亭打造為司乘的信息站、服務站、咨詢站和救助站,以“優美禮儀服務”塑造服務風貌,以“愛心情感服務”升華服務內涵,以“暢通高效服務”營造服務環境,使廣大司乘感受“溫暖如家”的通行體驗;堅持“服務無止境”的精神追求,在收費站設立了“茉莉基金”,長期資助腦癱患兒、孤寡老人,為玉樹和雅安地震、自閉癥兒童、困難同事等累計捐款10萬余元,體現了江蘇交控服務體系的“延展性”和社會擔當的“持續性”。
“這里不再只是個加油、吃飯和上廁所的地方,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可以到這里休閑放松,就像在自己家一樣。”經常往來于南京和杭州之間的司乘,對改造后的東廬山服務區贊不絕口。江蘇寧杭公司作為東廬山服務區的運營單位,也在打造“快行慢享,休憩怡神”特色旅游驛站的過程中,探索出了一條“交通+旅游”建設的新思路,為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升級改造提供了典型案例。
2019年9月,享譽全國的第二屆“蘇高速·茉莉花”美食節暨廚藝大賽在東廬山服務區舉辦。在廚藝比賽區,來自江蘇交控系統17家公司的50余名選手上演了一場真正的“廚藝爭霸”,烹炒煎炸,燉煮悶燒,各顯身手,誘人的香味彌漫整個服務區,過往司乘紛紛駐足觀看、品嘗;在美食品鑒區,由餐飲界、旅游屆專業評委和上屆獲獎選手共同組成的評審團,逐一對參賽菜品進行打分、點評;在參賽菜品展示區,一道道獨具匠心、色香味形俱佳的作品,讓人賞心悅目,贊不絕口。評審組組長、江蘇省工商聯餐飲商會副會長沈加華在點評時表示,此次參賽菜品無論是創意創新、制作水平都讓人大開眼界,充分展示了江蘇交控系統服務區從業人員的餐飲制作水平,體現了他們對“蘇高速·茉莉花”品牌精神的執著追求。

南京收費站“茉莉花·悅行365”服務站
除此之外,第二屆“蘇高速·茉莉花”美食節暨廚藝大賽還呈現出“更高、更新、更廣”的特點。“更高”即定位高,活動期間穿插開展了服務區高質量創新發展論壇,舉行了“走進西藏”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安排了水上帆船、房車體驗,開啟了集裝箱旅館音樂之旅,為“高速+旅游”提供了新的探索實踐;“更新”即把活動現場放在閱山攬水的東廬美境,嘉賓和選手們在山環水抱的秀美自然環境中,烹美食、賞美景、品美味、享愉悅,活動創意新穎,形式多樣;“更廣”即參加活動的單位多,覆蓋面廣,關注的媒體單位多,有效提升了“蘇高速·茉莉花”營運管理品牌的知名度。

東廬山服務區棧橋景區生態環境


調度指揮中心大廳
隨著數字化轉型時代的來臨,江蘇寧杭公司調度指揮中心(以下簡稱“調度指揮中心”)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成長,將管理者與一線員工的創建需求結合起來,凝聚了共同的品牌創建信念——同謀新發展,共贏新未來。近年來,為打造“蘇高速·茉莉花”五星級站區,調度指揮中心重點在智慧化管理上做文章,著力打造“智慧型員工”“智慧型平臺”“智慧型團隊”。
這是調度指揮中心對員工提出的新要求,即員工不能單純依賴被動掌握技能,機械執行指令,要牢固樹立“汲取、轉化、輸出”的技能提升理念,讓自己更職業、更專業、更敬業。
基于此,調度指揮中心通過梳理完善各項業務技能操作手冊,包含調度業務、收費業務、排障業務與稽核業務,對全員進行業務培訓,助力員工往多能化方向發展。為了讓員工將所學知識與技能轉化為自身能力,調度指揮中心提出了“721”法則,即70%的能力提升依靠工作實踐,主要包括專項精進、橫向輪崗;20%的能力提升依靠“他人”的能力,主要包括內部導師、成員交流;10%的能力提升依靠培訓學習,主要由調度指揮中心從實戰出發,針對工作中的重點、難點與弱點開展業務技能培訓。
調度指揮中心要求員工對自己的崗位職責及未來發展有非常清晰的認知,不能單純認為調度指揮中心就是“接電話,傳指令,做報表,記臺賬”。今年,調度指揮中心以高速公路“新基建”理論為切入點,組織員工學習高速公路智慧化平臺的新知識,邀請運營安全部的專業人才授課,重點介紹了現在較為先進的綜合態勢監控,可視化應急指揮,數據分析研判,全生命周期智能系統等相關理論知識。
調度指揮中心提出的“智慧型團隊”,是指將科學管理手段與人文管理手段相融合,進而形成集成高效、知識創新、智慧運行于一體的創新型組織。樹立以“求同、思變、賦能、敢為”為核心的團隊理念,按照“一人多崗,一崗多能”的原則,培養多能化的員工隊伍。
在建設智慧型團隊的過程中,調度指揮中心要求各崗位員工在職場站位上高一層,目標是培養生產人員的“管理意識”,管理人員的“大局意識”,負責人的“全局意識”;要求各崗位員工在技能掌握上降一層,讓管理人員能聽到炮火、聽得懂炮火,生產人員能在聽到炮火后聞訊而來,反映在調度指揮中心的實際工作中,就是負責人要懂業務,管理人員要精業務,生產人員要成為技能工匠與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