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土人”有點自嘲意味,指那些吃了山珍海味、享受了膏粱錦繡,卻發現自己是無福消受的人。他們形容魚子醬像煮熟后的小米;形容惠靈頓牛排像烤包子;說上千元一件的真絲睡衣太滑,還是棉布睡衣舒服。總之,只要是高檔物品他們就用不習慣,最后只能自我懷疑“我是不是太土了”?
如今不少人在遇到問題時,喜歡在網上發帖求助。但不少網友發現,正兒八經的提問一般很難得到關注,要想得到回答,只有另辟蹊徑、巧妙提問。比如,想買一副耳機,可以發帖說“500塊以下根本買不到好耳機,不服來辯”,不出一小時,一大堆人就會帶著非常實用的答案沖到你的評論區。
形容入職時間越長,整個人呈現出一種越舒服的狀態。比如化妝,剛入職時成天保持一套精致的妝容,入職一年后開始變淡妝,入職三年直接素面朝天。你入職后的狀態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指的是一些在“躺平”和奮斗中反反復復的人。對于他們來說,“躺平”做不到,想加油沖一把結果又是三分鐘熱度,最后卡在中間,呈現四十五度的尷尬狀態。

新疆石河子市的民警最近上街進行反詐宣傳,宣傳到一流動商販攤位前時,由于商販忙于攤土豆餅無法認真聽宣傳,于是一個民警主動幫忙攤土豆餅,另一個民警則對攤主及周邊群眾進行反詐宣傳。有網友評論:“之前還看到幫做飯的、幫烤馕的,簡直是‘反詐騙幫廚一條龍,民警們太敬業了!”
近日,一只母鴨在河南理工大學南校區一湖面上下蛋后,為保護鴨蛋,被凍在湖面上不能動彈。另一只公鴨則在一旁焦急“呼救”,全程不離不棄。隨后,學校后勤人員冒險在冰面上匍匐前進,最終將鴨子“一家”救下。經學校老師介紹,這對鴨子是師生們的“愛寵”,他們看到這一幕很感動。
2022年1月,西安市雁塔區一小區業主發現鄰居家門上的隔離紙條上寫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他當時非常感動,便用手機記錄下這條溫暖的留言。而雁塔區另一小區的業主也發現防疫人員在給鄰居貼隔離封條,上面寫著“你若安好,長安常安”。寒冬凜冽,疫情嚴峻,防疫人員的細節關照格外讓人暖心。
最近,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的高澤霞教授團隊找到了控制魚刺的基因。該團隊分別用鳊魚、草魚和銀鯽做實驗,去除調控魚刺生長的主效基因再培育新一代魚,結果獲得的第一代雜合體的少刺魚生長良好,形態正常,習性和普通有刺魚沒有差異。看來,吃魚不挑刺將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