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金芳

急性腎小球腎炎在臨床上簡稱為急性腎炎,常發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多為急性扁桃體炎)或皮膚感染(多為膿皰瘡)后1~2周,大多是因為鏈球菌感染導致患者出現免疫反應,進而出現彌漫性的腎小球受損。
水腫典型表現為晨起眼瞼水腫,或伴有下肢輕度凹陷性水腫,嚴重時可伴有胸水、腹水及會陰(陰囊、陰唇)水腫。
尿液異常急性腎炎患者腎小球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強,白蛋白和紅細胞從基膜濾過,而產生蛋白尿、血尿。病情嚴重者的尿液渾濁或含有泡沫,尿色發紅,像洗肉水、咖啡、濃茶一樣的顏色。
腎功能異常如肌酐、尿酸和血尿素氮等數值升高。一般情況下,肌酐、尿酸可以反映腎臟受損的程度,尿素氮可作為判斷腎小球過濾功能的指標。
免疫異常此項檢查對本病診斷意義重大。常伴有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提示近期有鏈球菌感染。
其他癥狀有精神萎靡、面色蒼白、肢軟乏力、食欲缺乏、腰酸等。
腎臟疾病檢查常有肝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尿紅細胞形態分析、腎臟B超、免疫五項、腎穿刺等。另外,心電圖、胸部X光、甲狀腺功能、過敏源篩查等也是重要的輔助檢查手段。
急性腎炎重在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期合理規范治療。臨床醫生一般會根據情況進行抗感染、利尿、降壓、營養支持等對癥治療,以及病因治療。
急性期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臥床2~3周最佳,待情況明顯改善后再增加活動量。患者要樂觀,保持心情舒暢和情緒穩定。因為心情郁悶、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從而加重腎臟負擔。急性腎衰竭者應限制蛋白質和水的攝入,水腫消退、血壓正常后再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一般飲食原則是高維生素、低鹽,有水腫、高血壓或心衰者應無鹽飲食。每日進入體內的液體量大約為前一天的出量加500毫升。此外,有些保鉀利尿藥會引起血鉀增高,若與含鉀量高的食品,如味精、蘑菇、海帶、土豆、香蕉、橘子、豆類等同食,易導致高鉀血癥。
日常生活中,急性腎炎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平時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防止受涼;食用易消化且含有優質蛋白(如蛋、魚、牛奶、瘦肉等)、維生素的食物;遵醫囑服藥,避免使用對腎功能有害的藥物;定期復查,急性腎炎完全恢復可能需要1~2年;當臨床癥狀消失后,蛋白尿、血尿等可能仍然存在,因此要繼續復查3~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