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共產黨百年共同富裕道路的三重邏輯

2022-02-02 21:57:27靳帥帥
社會科學動態 2022年1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現代化發展

楊 虹 靳帥帥

2021年7 月1 號,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 “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①習近平的宣告指明了消除絕對貧困后的努力方向,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要解決共同富裕問題,我們黨領導人民全面脫貧、消滅絕對貧困是邁向共同富裕的關鍵一步,堅定不移實現共同富裕蘊含著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

一、理論邏輯: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的忠實繼承者和發展者。實現共同富裕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應有之義,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推進從來沒有離開過共同富裕,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總是以不同的話語反復表達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一)中國共產黨早期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揭露貧困根源

馬克思的著作和手稿表明,造成資本主義社會貧困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和雇傭勞動關系。正是由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存在,無產階級才陷于貧困境地無法自拔。馬克思在 《資本論》中提出的剩余價值理論更是將資本對勞動者的剝削展現得淋漓盡致。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是中國第一批馬克思主義者,他們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研讀接受了馬克思主義,逐步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從理論上認識到只有通過革命推翻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才能夠使中國富強起來。李大釗在 《庶民的勝利》中就已經指出了資本家財產來源的不合理性,號召群眾用勞動創造財富;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中,他系統論述了馬克思的唯物史觀、階級斗爭學說和剩余價值理論,這表明李大釗已經從理論上找到了民眾貧困的答案。1923 年11 月,李大釗在上海大學發表演講時指出:“資本主義制度能使社會破產,使經濟恐慌和貧乏,能使大多數的人民變為勞動無產階級,而供奉那少數的資本家……社會主義……能夠使我們人人都能安逸享福,過那一種很好的精神和物質生活。”②由此可見,李大釗認為,只有社會主義社會才能解決貧困問題,實現共同富裕。陳獨秀以 《新青年》為陣地發表了多篇文章,通過論戰駁斥錯誤觀點,宣傳馬克思主義。在 《談政治》一文中,陳獨秀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廢除剝削勞動者的資產階級特權專制,創造維護勞動者的法律制度;在 《馬克思學說》一文中,陳獨秀系統介紹了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唯物史觀、階級斗爭學說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同樣從理論上找到了解決社會問題的出路。1923 年5 月,陳獨秀在廣東高師的演講中旗幟鮮明地指明中國應該實行社會主義,他指出: “社會主義如何在中國開始進行,就是勞動階級應該如何開始奮斗。勞動階級的奮斗有兩種:一是政治的奮斗,二是經濟的奮斗。”③陳獨秀將這兩種奮斗的路徑歸結為 “國民運動”,即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國民革命,這無疑是解決民眾困苦的唯一道路。近代中國只有推翻 “三座大山”的壓迫才能真正擺脫貧困、走向富強,中國共產黨的創建者能夠從理論上認識到這一點并堅定地以之為指引是難能可貴的。

(二)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創新從未背離過共同富裕道路

根據中國實際不斷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傳統,而對人民生活、對共同富裕的關注是黨理論創新中的永恒話題。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過程中,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團結群眾、凝心聚力的有力武器。在中共一大上,新生的中國共產黨就提出了幫助工人階級、消滅私有制的綱領;在中共二大上,黨中央根據中國實際進一步提出了鏟除私有制、漸次達到共產主義的路徑。大革命之后,黨的五大通過 《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案》,明確提出要推進土地革命、改善工人狀況以促進革命的進一步發展。在第五次反“圍剿”斗爭中,毛澤東提出要注意經濟工作,為革命戰爭的勝利創造條件。抗戰勝利前夕,毛澤東在 《論聯合政府》中提出,中國共產黨在經濟方面會繼承孫中山 “耕者有其田”、節制資本的主張,并 “保障一切正當的私有財產”,建設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義的國家經濟,進一步團結了中間勢力。這表明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已經注意到了經濟因素在革命斗爭中的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后,針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毛澤東寫下《論十大關系》,指出要處理好十種關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創造性理論成果,處理好這些關系正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縮小各地區、各行業經濟差距以實現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帶領人民在20 世紀末實現了總體小康的戰略目標。在1978 年底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就提出了 “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思想;在隨后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黨中央決定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這為實現共同富裕開辟了道路。鄧小平提出:“經濟工作是當前最大的政治,經濟問題是壓倒一切的政治問題”④;在與外賓會談時,鄧小平又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他還指出生產力是最根本的革命,社會主義首先要發展生產力。鄧小平的這些論斷根本區別于 “兩個凡是”的方針,極大地解放了全黨同志的思想,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促進了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1992 年,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鄧小平在考察時發表了一系列談話。他指出,改革同革命一樣能夠解放生產力, “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⑤,黨各項政策的判斷標準應該是 “三個有利于”。鄧小平這些原創性論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劃定了邊界,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論指南,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改革開放之后,江澤民提出了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將中國共產黨與共同富裕牢牢地聯系在了一起。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個層面指向先進生產力。中國共產黨實現共同富裕的歷程與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歷程密切相關,只有生產力水平能夠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時,社會才可能是富足的。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三個層面指向人民。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國共產黨是帶領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領頭羊。實現共同富裕是黨對人民許下的莊嚴承諾,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領導中國人民實現并享有共同富裕作為了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和職責,是我們黨在21世紀對共同富裕理論的進一步深化。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系統論述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中每一條論斷對實現共同富裕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首先,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共同富裕的時代表述。改革開放后一部分人率先富了起來,而我國的發展要由全體人民共享,科學發展觀中的以人為本正是對這一點的理論概括。正是在這一意義上,科學發展觀與共同富裕具有同樣的價值旨歸。其次,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共同富裕開辟了未來向度。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是一代人的事業,它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科學發展觀提出要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意在表明我國的發展不是一時一地的,而要著眼長遠,為后代人的進一步發展奠基。同樣地,共同富裕也不是一代人能夠做成的,保持共同富裕也需要一代代人的持續努力。從這一點上講,科學發展觀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動共同富裕實現所必須把握的要求。最后,統籌兼顧的科學發展觀為共同富裕提供了方法論指引。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是矛盾的發展過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則會影響事物的發展進程,只有統籌兼顧才能平衡各方,促使事物向著有利方向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國的國情決定了不可能一下子實現這一目標。在 “先富帶動后富”的過程中,要平衡好城鄉、區域、人與自然等各方面的關系,確保我國一直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科學發展觀解決了我國應該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為21 世紀共同富裕道路的全面鋪展提供了理論引領。

(三)實現共同富裕是把馬克思主義推向世界的時代最強音

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標志著中國的發展步入新階段,全面脫貧攻堅勝利收官標志著我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這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歷史性成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力量的彰顯,它為世界各國擺脫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參照,是把馬克思主義推向世界的有力見證。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就提出: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⑥在出訪美國時,習近平進一步指出, “中國執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⑦。在建黨95 周年之際,習近平又重申: “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⑧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斷,要求全黨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建黨100 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再次重申: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⑨。上述一系列關于共同富裕的論述都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21 世紀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對實現共同富裕的執著追求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烙印,它匯聚了最廣大人民的心愿、凝聚了最廣大人民的力量,必將讓世界看到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真理力量。

縱觀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理論歷程不難發現,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實現共同富裕作為長遠目標,總是根據實際條件不斷創新理論以推動共同富裕早日實現。這是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鮮明體現。我國已經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助力9899 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這是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力量的全面彰顯,它指引中華民族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成就。在未來的征程上,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成為中華民族新的歷史使命,可以預見,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理論將綻放巨大的真理光芒。

二、歷史邏輯: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不懈追求

人類從未停止過追求共同富裕的腳步,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對大同社會、小康之家的憧憬。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是帶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擺脫剝削和壓迫,實現全面小康、奔向共同富裕的歷史。新時代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遵循歷史發展規律,一步步奮斗來的寶貴成果。正是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建立了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親密關系,獲得了不竭的力量之源。

(一)中國共產黨從誕生走向成熟的歷史與推翻“三座大山”、進行土地改革的歷史緊密相連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歷史的必然,是眾多救國方案失敗后中國人民的必然選擇。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前,早已有一大批有識之士開始探索救亡圖存道路。然而歷史是有自身發展規律的,代表農民階級 “均貧富”理想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代表小資產階級溫和改良主張的戊戌變法也失敗了。此后,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革命黨人發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由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中國又處于帝國主義壓迫之下,因此最終沒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先進的中國人看到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強大力量,逐漸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早期共產主義者注意到了政黨在革命斗爭中先鋒隊的作用,于是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有了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革命有了最先進的政治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確立了實現共產主義的宏偉目標,經過實踐斗爭后又將推翻 “三座大山”的壓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作為最低綱領。這既是對中國國情的準確把握,又符合歷史發展規律。中國共產黨成立不久許多同志就深入人民群眾,廣泛發動工人運動、逐步開展農民運動,形成了工人運動的高潮,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追逐幸福的偉大嘗試。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是土地問題,只有團結農民解決土地問題才能獲得革命勝利。毛澤東很早就把農民階級看作可以團結的重要力量,在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更是全面論述了農民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近代中國農民占絕大多數,沒有農民的支持和擁護,中國革命就失去了最大的依靠力量,而要贏得農民的支持,首先就要解決農民最關心的土地問題。正是基于這一認識,大革命之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廣泛開展土地革命,探索出了 “工農武裝割據”的正確革命道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適時調整土地政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終建立了新中國。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成為執政黨的歷史進程中一直堅守初心和使命,一直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頭,這是中國共產黨不斷走向成熟的密碼。

(二)中國共產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歷史與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歷史緊密相連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一窮二白,經過幾年的恢復經濟得到了初步發展,但仍然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 “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⑩。面對嚴峻的現實條件,黨的八大提出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滿足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這是社會主義建設的良好開端。1978 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關鍵決策。緊接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漸在全國推廣,農村經濟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與此同時,國企改革、設立經濟特區等措施成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黨的十二大提出到20 世紀末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黨的十三大進一步提出 “三步走”發展戰略,為我國的現代化描繪了藍圖。1992 年鄧小平發表一系列談話,把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判斷政策好壞的重要標準,這一論斷極大地增強了黨和國家改善人民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決心。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階階段的基本路線,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使中國人民逐漸富裕了起來。到20 世紀末,困擾中國幾千年的溫飽問題成功解決,總體小康的目標基本實現,為我國建設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提供了扎實根基。以江澤民同志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面對世紀之交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始終站在時代潮頭奮勇拼搏。不論是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國內嚴重的自然災害都得到了妥善解決,人民生活水平總體處于上升水平。2003 年 “非典”疫情肆虐,黨和國家迅速采取行動,人民生活沒有受到大的影響。面對21 世紀的諸多新挑戰,以胡錦濤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不斷前進,提出構建“四位一體”總體布局,將和諧社會建設列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21 世紀初的一系列重大決策表明,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放在核心位置,在重大災難面前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執政的不懈追求,這是中國共產黨與人民同甘共苦的鮮明表現。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史與全面小康、實現共同富裕的步伐緊密相連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是 “三步走”發展戰略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環。能否實現這個目標關系到黨的執政根基,關系到我國未來的發展方向。20 世紀末我國已經實現了總體小康,21 世紀十多年的跨越式發展為總體小康跨上新臺階奠定了物質基礎。黨的十八大提出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確保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頂層設計、著眼全局,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 “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 “三個總”統領我國發展全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指引。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首先對生產力的發展提出了要求,生產力不發展、經濟發展水平上不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無法實現, “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決不能有絲毫動搖”?。同時,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實行的非均衡發展戰略導致區域發展差距、產業發展差距拉大,發展不平衡、不全面的問題逐漸凸顯,黨的十八大適時提出了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活力。貧困問題是全面小康路上的最大絆腳石,黨的十八大以后,黨和國家下大力氣全面解決貧困問題,為實現全面小康鋪平了道路。2012 年底,習近平考察河北阜平時強調,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3 年,習近平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時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思想,同年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圍繞精準扶貧印發了 《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推動精準扶貧落地;2014 年底,國務院發布 《關于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和支持慈善事業以扶貧濟困為重點開展慈善活動,這是我國規范第三次分配以促進脫貧減貧事業發展的重要嘗試;2015 年底,黨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習近平系統闡述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問題,為全面脫貧提供了操作指南。黨的十九大到黨的二十大是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國未來的發展目標能否如期實現,關鍵在于全面脫貧攻堅的任務能否如期完成。黨的十九大把精準脫貧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動員全黨決勝脫貧攻堅。2020 年是全面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艱巨狀況,習近平要求全黨全國做好 “加試題”,強調脫貧攻堅必須如期實現。2020 年11 月23 日,貴州省宣布最后9 個貧困縣均實現脫貧摘帽。至此,我國脫貧攻堅戰勝利收官,現行標準下9899 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中國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消除絕對貧困。習近平指出:“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標志著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回望歷史,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才擺脫了貧困的夢魘;展望未來,脫貧攻堅、全面小康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黨的十九大提出,2035 年我國要基本實現現代化,2050 年我國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共產黨一直走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人對人民利益的堅定捍衛讓中華民族由弱變強,中國共產黨人對人民生活的密切關注讓中國人民由貧變富,中國共產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與對共同富裕的執著追求合而為一。

三、實踐邏輯: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真實訴求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近代以來中華兒女共同的心愿。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秉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團結帶領人民舉起了社會主義的旗幟,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這一心愿從天上拉回了人間,把它變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夢想的領導者、建設者、守護者,中國共產黨百年實踐歷程的核心就是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時代的中國已經實現了全面小康,人民對共同富裕的向往就是新的美好生活目標。

(一)民族獨立是實現美好生活的政治前提

美好生活總是一定社會制度下的美好生活。政治制度集中體現了統治階級的利益訴求,建立在剝削壓迫基礎上的少數人的 “美好生活”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只有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民主制度,才能把美好生活變成現實。鴉片戰爭之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人民備受奴役,國家內憂外患,神州大地風雨飄搖,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絕境,在這種情況下談美好生活無異于癡人說夢。1917 年俄國通過十月革命成為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布退出 “一戰”,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而此時資本主義列強為爭奪殖民地仍深陷戰爭泥潭。這一鮮明對比讓先進的中國人意識到了新的救國方案,即循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建立一個嶄新的中國,在這樣的國家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這會成為實現美好生活的可能方向。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為 “諸路皆不通”的中國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中國共產黨懷揣著人民對新社會、新生活的向往而誕生,中國共產黨前30 年的歷史就是為社會主義中國而不懈奮斗的歷史。實現偉大夢想需要偉大斗爭,我們黨要領導人民建立新社會必須廣泛發動群眾、匯聚革命力量。中共一大之后月余,上海就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負責領導中國工人運動;又月余浙江蕭山召開農民大會,此后中國工農運動迅速興起,中國人民對新社會的向往由此可見一斑。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不是一帆風順的,“北伐”中途失敗、聯合政府未見其實,人民對新政府的期待由于反動派的阻撓一次次延期。軍事獨裁政府不可能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它維護的是少數特權階級的利益,而中國共產黨實行 “三三制”,一切進步人士和中間派都可以參與到社會建設中來,這是專制與民主的區別,于是人民選擇了社會主義和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徹底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實現了從專制到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此中華民族迎來了發展進步的新紀元,人民有了實現美好生活的政治基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顯著的優越性。一是能夠調動人民的積極性。1955 年糧食總產量比前一年提高一千多萬噸, “一五計劃”提前一年完成,這是人民廣泛參與到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緣故。二是能夠著眼全局、通盤考慮。面對落后的農業國實際,“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在全國多地開工建設了第一汽車制造廠等多個重大項目,初步奠定了我國的工業基礎。三是能夠提前計劃、不斷前進。 “一五計劃”還未完成時我國已經著手編制 “二五計劃”,這既有利于經濟的持續增長,又能較為全面地考慮發展過程中的銜接問題。正是有了良好的制度基礎,中國人民才能闊步走向美好生活。數據顯示,1953 至1960 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以年均近10 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考慮到新中國薄弱的經濟基礎,這樣的經濟增長速度是非常驚人的,這正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體現。

(二)人民富裕是實現美好生活的物質基礎

美好生活不是單純的富裕生活,但不富裕的生活絕對稱不上是美好生活。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美好生活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帶領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由于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我國在前三十年走了一些彎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人民溫飽問題尚未解決,貧困問題成為阻礙現代化建設的大問題。據統計,1979 年我國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仍為64%,農村居民家庭年均收入僅為160 元。1978 年,安徽鳳陽小崗村18 戶村民簽訂 “生死狀”秘密分田到戶獲得大豐收,中央得知此事后予以支持。1982 年1 月1 日,黨的歷史上第一個關于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出臺,明確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全面鋪開。1984 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要“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指出增強企業活力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為我國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指明了方向。不僅如此,我國以設立經濟特區為契機,逐步形成了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全方位開放格局,不斷深化對外開放。2001 年,經過十五年艱苦談判中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開啟了對外開放新階段;2006 年,我國取消了延續兩千多年的農業稅,工業開始反哺農業;2008 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時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兩年后超過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在21 世紀的頭十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解決了中國如何富起來的歷史難題,為中國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共同富裕是走向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無止境的,實現全面小康是美好生活新的起點。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的美好生活有三次飛躍:第一次得益于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的全面確立,中國人民以獨立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堅定地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第二次得益于不斷推進的改革開放,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中國人民走上了小康道路;第三次得益于全面脫貧攻堅,全面小康不落一人,中國人民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將三次飛躍串聯起來:社會主義制度是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礎,改革開放為進一步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質前提,全面小康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現實條件。成功實現這三次飛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不斷奮斗、不懈探索、持久努力的結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這一論斷有著深刻的理論和現實依據。一方面,共產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定信仰,在經典作家那里,共產主義首先是生產力高度發達、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社會形態,這一點我國現階段還遠未達到;另一方面,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必須通過進一步發展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2021 年8 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將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提了出來,這意在說明中國的現代化不同于資本主義國家以工業化為核心的現代化。中國式新型現代化道路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是為中華民族長遠發展計的現代化,從根本上超越了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共同富裕為核心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無疑是必由之路。不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國的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就沒有本質區別,就等于走西方走過的老路、彎路,甚至可能將中國引向邪路,西方國家現代化過程中持續出現的貧富懸殊現象、民眾抗議運動、嚴重污染事件就是明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是國際地位的提升、經濟實力的上漲、文化影響的擴大,更是制度優越性的凸顯、人民主體地位的彰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按照西方標準我國實際上已經實現了現代化,但這不是中國式現代化,人均不是目的,不落一人才是社會主義的追求。每一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發展的條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每一位中華兒女共同的使命,只有人民都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中國的復興才是更堅實、更深厚、更沉穩的復興。

四、結語

我國已經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到21 世紀中葉我國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那將更加接近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體是什么樣子?鄧小平曾經下過論斷,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實現共同富裕。我國已經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但我國基尼系數常年位于警戒線以上,甚至高于某些發達國家,貧富差距仍然較大,這不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一段時間以來,對富裕的追求似乎掩蓋了追求富裕的目的,實際上共同富裕一直是黨和國家放在心上的大事。從全面脫貧到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無不在為推進共同富裕鋪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一部分人的富裕,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到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是不能等待的重要工作。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邏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邏輯和中國共產黨執政實踐邏輯的統一,是惠及最廣大人民的偉大事業。在中國走向共產主義的道路上,實現共同富裕必將持續綻放耀眼光芒。

注釋:

①⑨ 習近平: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2、11—12 頁。

② 《李大釗全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457 頁。

③ 《陳獨秀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 418 頁。

④ 《鄧小平文選》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94 頁。

⑤ 《鄧小平文選》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73 頁。

⑥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4 頁。

⑦⑧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 卷,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 30、40 頁。

⑩ 《毛澤東文集》第6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29 頁。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年版,第15 頁。

? 習近平: 《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20 頁。

? 《改革開放以來歷屆三中全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3—24 頁。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現代化發展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工業設計(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現代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77美色|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免费a级毛片视频|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91精品国产丝袜|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日本在线国产|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丁香婷婷激情网| 国产91在线|中文| 毛片免费视频| 青青青国产视频|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先锋资源久久| 99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91国内在线视频|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 亚洲第一成网站| 精品91在线| 亚洲91在线精品| 亚洲婷婷丁香| 亚洲最新地址|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国产性爱网站|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91av国产在线| 国产人人射|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欧美精品在线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欧美区一区| 国产拍在线| 伊人激情综合|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婷婷色在线视频| 天天色综网|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国产乱论视频|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精品视频福利| 亚洲成人在线播放 | 视频一区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欧美| 精品三级网站| 麻豆精选在线|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久久久亚洲色| 伊人激情综合|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