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一聲蒼老而沉穩的呼喚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傳進我的耳朵,我覓聲奔去,拉住爺爺的手,問道:“爺爺,大夏天的為什么還戴頂帽子呢?”這頂灰色帽子,爺爺戴了很多年,至少從我記事起就戴著了。寒暑易節,都不怎么摘下。
爺爺用手撫了撫那頂灰色的帽子,“保暖。”我又問道:“為什么要穿一身灰呢?”他和藹地笑著,輕聲說:“灰色不顯眼。”
那時我七歲,每次放學都是他接我。他穿一身灰,連帽子也是,混在人群中,極不好找,但我卻總能在人群中一眼便認出他來。
也許時光斑駁了他的色彩,將灰暗與他相融;也許歲月滲透了他的身影,將衰老與他相合。但在我的記憶里,每次想到爺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他那頂灰蒙蒙的帽子,而是他周身彌漫的謙和、忠厚,和那一股濃烈的墨香。
小時候,爺爺跟我們住在一起,一放假,父母去上班,我就待在爺爺的寢室。每次推開那扇木板門,我總能聞到一縷縷墨香,那是爺爺在備課。
那時的我很矮,坐在桌上聽爺爺講課。他是非常優秀的數學老師,但我聽得并不怎么認真,他也看出了我的心不在焉,所以總是重復著“聽懂了嗎”。我頭也不抬地道:“懂了。”“那你說說我剛剛講了什么?”我沉默不語,小聲道:“我懂了,你都重復好幾遍了。”果不其然,爺爺又重復了一遍。這道題他重復了十幾遍,我也聽了十幾遍。他是耐心的,而我是煩心的。
后來,我上初中了,功課繁忙,好不容易才有時間去看望他。他一見我,就會關心地問我:“學習怎么樣?數學有沒有困難?”我給他看一道我怎么也解不出來的代數題,他看了一遍便道:“我來講給你聽。”爺爺非常耐心地幫我分析、舉例子,講完后,他一如既往地問:“聽懂了嗎?”“懂了。”他看了看我,又講了一遍,講了兩遍后,他看著我和藹地笑道:“啊,你懂了,對,你長大了,不用我一遍遍重復了,哈哈。”他的笑意里,帶著一絲不舍的苦澀。
他不舍講課時的興奮,不舍能幫助我學習進步的驕傲,更不舍已經灰化了的年華……
但他從未放下過筆墨,從未停止過學習。我曾好奇他為什么而堅持,后來我才發覺,他是為了能在我學習遇到困難時還可以教教我。他說,他能做的,也許只有這些了。
中秋佳夜,他到我家,一開門,鞋還未脫,又是劈頭就問:“學習怎么樣?數學有不會的題目嗎?”
我聞著他一身的墨香,感動地說:“有的。”
羅佳:江蘇省南京市二十九中高一(2)班學生
編輯 木木 6913729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