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單位/成都市金牛區人社局)
(供稿單位/成都市郫都區人社局)
(文/通江縣人社局 陳冊君 劉季明)
(文/大英縣人社局 羅波平)
(文/三臺縣人社局 駱佳誠)
成都市金牛區通過聚力聚效“穩好崗”、有力有序“維好權”、用力用情“服好務”等多項舉措,全力做好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用心、用情、用力關愛幫扶來蓉務工農民工。金牛區發揮靈活從業勞務市場實體平臺優勢,做強信息咨詢、就業指導、用工協商等服務,加強區域協作,整合跨區域崗位信息,拓寬農民工就業渠道。2021年,舉辦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119 場,提供崗位15.61萬個;遴選7個特色勞務品牌,以品牌知名度輻射帶動提升農民工技能水平;持續做好農民工就業幫扶工作,創新開展“就業有困難‘碼’上告訴我”掃碼活動,求職登記人數為157 人,開展崗位推薦394 人次,對所有登記人員進行了電話回訪。充分發揮金牛區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完善常態化走訪制度和信息化動態管理制度,開展在建項目走訪摸排,依托信息化平臺及時掌握欠薪線索。2021年,為840余名農民工解決拖欠工資1491萬余元。推行在建項目“三方”農民工工資問題月報管理機制,舉報投訴電話24 小時暢通,定期開展集中投訴接待,做好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收集。2021年,收集處理欠薪線索信息976 條,辦結962 條,辦結率達98.5%。建立“區、街道、社區、企業”四級勞動糾紛解決機制,2021年,受理勞動爭議案件3080 件,調解成功1846 件,調解成功率達60%。督導各街道建立工作臺賬,持續加強中高風險地區來(返)蓉農民工排查管控,督促企業積極配合做好防疫宣傳、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工作,安排10余個臨時疫苗接種點為農民工提供新冠疫苗接種服務。全力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免費向農民工開放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開展“暖心送祝福,留蓉過新年”等活動。
(供稿單位/成都市金牛區人社局)
近日,一名群眾將一面寫有“為民辦事 排憂解難”的錦旗送到了成都市郫都區社保局,對社保局工傷保險科工作人員耐心仔細、盡職盡責、熱情周到的工作態度表示高度贊揚和誠摯感謝。據了解,近兩年來,該群眾為其兒子辦理增發工傷待遇支付相關手續,因其辦理的撥付項目待遇計算方式有調整,需要提供部分資料和證明來進行待遇核算,但因自己保管不善導致相關資料遺失。經辦人員根據檔案資料核實后,積極與上級部門聯系,確認其兒子符合工傷保險待遇支付相關政策,可享受增發工傷待遇,并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成功辦理了待遇撥付手續。
(供稿單位/成都市郫都區人社局)
為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增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前,巴中市通江縣人社局會同通江縣總工會、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美團外賣、貨車運輸公司等企業開展送溫暖活動。此次活動為企業職工發放了政策明白卡、勞動保障及就業惠民政策等宣傳資料,檢查了企業參加社會保險、簽訂勞動合同、工資支付等情況。同時組織企業負責人和職工代表召開了座談會,會議圍繞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平等就業、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勞動安全保護、社會保險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聽取了職工代表的訴求,對企業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要求。據悉,此次活動發放政策明白卡1500余份,勞動保障及就業惠民政策等宣傳資料2000余份,勞動合同、勞動協議文本280余份,提供政策咨詢300余人次,化解勞資糾紛3 件,受到企業和勞動者的一致好評。
(文/通江縣人社局 陳冊君 劉季明)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近日,遂寧市大英縣人社局業務骨干組成調研組深入轄區企業進行走訪調研,與企業家面對面座談交流,了解企業發展需求。調研組認真聽取了企業家的意見建議,收集掌握了企業情況和需求,并現場解答企業提出的問題。針對企業缺乏技能人才、高層次人才等問題,調研組創建了QQ 群、微信群等溝通協調渠道,并通過常態化舉辦的網絡平臺線上招聘、直播帶崗“云端招聘”、線下實體“邀約招聘”等活動,助力解決企業用工需求。走訪調研期間,調研組向企業發放了宣傳手冊600余份、宣傳單500余張。
(文/大英縣人社局 羅波平)
近年來,綿陽市三臺縣人社局持續推進“溫暖人社”工作,通過“五化”不斷擦亮溫暖人社名片。一是科學化打包辦理。結合三臺縣人社工作實際,對可能出現的12個辦事場景中所涉的96個服務事項設置為20個“打包一件事”,為企業和群眾提供集成式服務。二是便捷化提速辦理。根據企業或群眾服務事項辦理頻次,梳理出15 項“提速辦”服務事項清單,研究“提速辦”服務事項受理、審核、反饋等關鍵環節,把經辦流程進行整合優化,將時限壓縮至政策規定的最短辦理時限,基本實現即時辦結事項從接收材料到辦結原則上不超過30 分鐘,限時辦結事項在規定辦結時限基礎上提速50%以上。三是高效化網絡辦理。實行“互聯網+社保”模式,編制《社保網上辦理操作流程》,向群眾推薦“四川人社”APP、“掌上12333”APP 等進行“指尖辦”,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路”。2021年,實現網絡辦理業務2萬余件。四是標準化窗口服務。重新劃分社保大廳區域,在設立自助排號區、業務受理區、后臺經辦區等6個功能區域的基礎上,增設老年人愛心服務專區,并在大廳配備自助服務機、電腦、飲水機、愛心藥箱、老花鏡等。根據窗口業務量,縮減辦事窗口,“綜窗”從8個簡化為5個,并實行“前臺后臺分區、收件辦理分離、經辦咨詢分流、任務智能分派”的綜合服務模式,讓辦事群眾能享受到“進一扇門、取一個號、排一次隊”就能辦結的標準化窗口服務。五是常態化提升服務。建立“評價+整改”機制,在社保大廳和就業大廳柜員窗口設置服務滿意度評價器,群眾可根據工作人員辦事效率、態度等方面對滿意度進行事后評價。同時定期整理服務評價,形成群眾反饋問題清單,針對清單“點對點”改進,提升服務水平和群眾滿意度。
(文/三臺縣人社局 駱佳誠)
雅安市石棉縣人社局通過實施“三個一”防控措施,扎實做好農民工群體疫情防控工作。深化思想認識,繃緊疫情防控“一根弦”。對相關人員、各鄉(鎮)網格員做到通知提醒全覆蓋,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緊繃疫情防控“安全弦”。成立農民工外出務工服務工作專班,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系,統籌推進農民工疫情防控、就業促進、健康申報證明、安全出行服務工作,引導農民工安全有序外出務工。強化宣傳引導,織密精準摸排“一張網”。發送防疫提醒短信10萬余條,引導石棉籍務工人員做好返鄉前、返鄉中、返鄉后個人防護和報備。組織人員到鄉(鎮)、村、組、社區張貼、宣傳、講解《四川農民工防疫服務指南》,網格員上門入戶引導返鄉人員返鄉后及時報備,并做到返鄉后三個“不舉辦”。同時,引導返鄉人員了解節后外出務工信息,合理制定出行計劃。落實縣、鄉、村三級責任人和聯系人,做好返鄉農民工臺賬和跟蹤服務,實現縣建冊、鄉建簿、村建表。每日梳理農民工返鄉數量及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精準做好中高風險地區返鄉農民工排查、在中高風險地區務工農民工和外出返崗務工農民工的基本信息統計,建立摸排臺賬。動態掌握農民工返鄉、返崗的時間、地點、乘坐的交通工具等基本信息,并及時更新,每日上報返鄉、返崗農民工信息。細化督促指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協同相關部門開展疫情防控指導檢查,重點檢查各鄉(鎮)、村“兩委”落實各項具體防疫措施情況。對藥店、超市、衛生院等重要場所的場所碼、來訪人員登記表、消殺記錄臺賬和工作人員體溫監測情況進行查驗,發現問題立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在鄉(鎮)政府的協同下限時整改。每次指導檢查均對上一次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回頭看”,有效壓實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