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盾在 《哲學研究》2021年第3期撰文指出,學界對馬克思哲學革命中的認識論問題研究的一個重要范式,是在康德、黑格爾、馬克思之思想史關系的框架下,追問馬克思理論中到底有沒有可稱之為認識論的內容。馬克思對近代認識論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影響,為了發現和建構馬克思的認識論問題,需要依托康德和黑格爾的理論遺產。康德用“綜合”概念來說明人在認識過程中如何建立起主客關系的統一性形式,借助康德的這一“綜合”概念,我們得以建構起馬克思的新認識論問題,即“通過社會勞動實現的綜合”。黑格爾則開啟了對認識論問題的歷史分析,并提出了主客同一性概念,借助黑格爾的這些理論遺產,我們得以理解馬克思“勞動綜合”的獨特內涵,即在勞動中,認識的主體不是先驗的意識主體,而是現實的人的具體活動,由此產生的認識是人在與自然的綜合中發生的、人作為同一性主客體對自己歷史性存在的自我創造和自我認知。馬克思確實沒有康德開創的那種關于知識抽象形式及其先驗主觀條件的認識論,但經過黑格爾揭示的認識論之自我批判的中介,馬克思以一種特殊方法改變了認識論問題的形式和內容,把認識論研究引向了一個全新的不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