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喝酸奶消食”“喝粥能養胃”“睡純硬板床護腰”……這些耳熟能詳的“養生建議”,親朋好友是不是一直跟你這么強調?現在告訴你:這些“健康建議”,很多都沒你想的那么健康。
現在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微信、抖音等社交工具的流行,使人們能夠接觸到的信息和知識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但是,一些我們經常聽到的“健康建議”,其實并不是正確的,甚至還會影響健康:比如“飯后喝酸奶消食”“喝粥能養胃”“睡純硬板床護腰”……這些耳熟能詳的“養生建議”,親朋好友是不是一直跟你這么強調?現在告訴你:這些“健康建議”,很多都沒你想的那么健康。
飲食篇
“飯后喝酸奶消食”? 真相:不能消食,還會增加熱量。營養師李園園談到,吃飽之后再喝酸奶,助消化作用不大。而且,酸奶本身是一種飽腹感較強的食物,飯后喝會覺得更飽,會額外增加熱量。
“喝雜糧粉更健康”? 真相:吃五谷雜糧,越少加工越好。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原主任王玉梅指出,將五谷雜糧磨成粉末或者打成米糊食用,更易消化吸收。但慢性病患者要格外注意,比如糖尿病人,過量食用雜糧粉容易造成血糖迅速升高。此外,食物大多含有微量的脂肪,打成粉之后,和空氣中的氧氣接觸面積大大增加,非常容易發生氧化,還會產生一些對健康不利的物質。
“喝粥能養胃”? 真相:胃功能“用進廢退”。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主任醫師令狐恩強指出,白粥、小米粥是常見的養胃“良方”,但是胃功能有“用進廢退”的特點,長期吃易消化的食物,胃的消化能力就會退化變差。
“雞蛋黃膽固醇高,血脂高的人不能吃”? 真相:適量吃不會導致高膽固醇。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營養科陳彬林指出,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在我國成年人中,適量的雞蛋攝入(每天約1個雞蛋)有利于降低缺血性心臟病、主要冠狀動脈事件、出血性腦卒中等風險。
起居篇
“睡前喝牛奶有助睡眠”? 真相:作用微乎其微。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臨床營養師王仲談到,牛奶中的α-乳白蛋白中含有5.3%的色氨酸,它可在人體內合成5-羥色氨酸,進一步代謝為褪黑素,參與睡眠調節。但是牛奶中的色氨酸含量很少,進入人體到達大腦的含量就更低,因此助眠作用微弱。
“睡純硬板床護腰”? 真相:硬板床護腰,但不是睡硬木板。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骨傷三科主任吳少鵬表示,睡有一定硬度的床可消除負重和體重對椎間盤的壓力,有利于腰痛癥狀緩解。但如果直接睡硬木板,不能配合人體脊椎的正常曲線,腰部得不到支撐,就會出現腰酸背痛等癥狀。建議床板上墊3至5厘米的軟墊。
“鹽水漱口能護牙”? 真相:長期擾亂口腔菌群。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陳旻生談到,用鹽水漱口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有利于保持口腔清潔。但是長期用鹽水漱口,容易造成口腔內正常菌群的紊亂,從而引起口腔潰瘍等問題。
“清宿便、排腸毒,身體更輕松”? 真相:都是商家的營銷噱頭。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王澤民解釋,現在市場上很多所謂“清宿便”的保健品,其主要成分都是瀉藥,時間久了會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容易導致大腸黑變病,造成腸道黑色素沉積,甚至埋下腸道癌癥隱患。
保健篇
“吃維生素C能防治感冒” 真相:并不能防治感冒。中國首批注冊營養師谷傳玲表示,有研究發現,平時服用維生素C,并不能防治感冒。感冒了再服用維生素C,也不能縮短病程或者緩解癥狀。
“孩子發燒捂汗退熱好得快”? 真相:更易導致嚴重疾病。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吳珺指出,感冒后用被子捂著發汗,對成人來說有時確實有效,但對小孩子是不適合的。因為小孩子四肢供血不足,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負責管理血管舒張、收縮的神經很容易發生紊亂。如果被包裹過嚴,反而無法散熱,同時會導致脫水、代謝性酸中毒,更嚴重的還會引起腦缺氧。所以,患兒處于發熱期,尤其要注意散熱,不能捂。
“血管‘垃圾’不清,會形成血栓”? 真相:根本沒有所謂的血管“垃圾”。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腎內科醫師于躍指出,血管里根本沒有所謂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人體正常的代謝廢物。正常情況下,這些代謝廢物會隨著血液運輸到特定的排泄器官,最終排出體外。我們平時適當地多喝水,增加排尿,就可以幫助代謝廢物加速清理。
(《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202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