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欽
學費全免,拿到文憑可以增加落戶積分、子女入學積分,今后不管是晉升還是再就業都有好處。杭州市西湖區近日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推出成長成才的新舉措引來贊聲一片的同時,也讓更多人關注西湖工會以及他們的想法和思路。
原來,西湖區工會聯合區相關部門,依托浙江開放大學的“小哥學院”,推進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成長“雙百”行動,計劃3 年投入100 萬元,資助100名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免費上大專或本科,今是第一年,春季招生30 個名額。不僅如此,為鼓勵平時忙碌的“小哥”們能夠有時間去學習,工會前期做了廣泛的調研,并聯合浙江開放大學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發放800 余份調查問卷。針對調查結果,再制定出符合他們特點的報名要求、上課方式和課程設置等。課堂搬到了網上,所有課程都可在網上遠程學習和回放學習,這樣貼心的設置,解決了“小哥”們學習時間沖突的憂慮。
為更多的快遞小哥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會,讓他們有更多更廣的職業選擇和職業規劃,西湖工會的初衷和做法提供了實實在在可學習、可借鑒、可復制的樣本。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我國新經濟形態不斷出現,催生出了很多不同于傳統就業形態的新就業形態,從而涌現出眾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把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作為全國就業的風向標。新就業形態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都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代。
不可否認的是,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行業就業崗位,普遍存在入職門檻低、勞動時間長、強度大、缺少職業尊重和認同等特點,從業人員更多的是拼體力掙辛苦錢,很多人從來沒有想過未來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發展。雖然他們已經成為城市發展必不可少的一份子,但從沒有真正意義上融入城市。
去年的 《政府工作報告》 明確提出了我國“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要提高到11.3 年,今年 《政府工作報告》 中提出“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急需人才,讓更多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職業教育成為提升勞動力隊伍整體素質的主要途徑,為現有勞動力打開了一扇繼續接受教育的大門。
杭州市西湖工會的“雙百”行動,就是為愿意學習,希望掌握更多一技之長的“小哥”們提供了“免費上大學”的“大禮包”,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根本最核心是送教育、送方法、送思想,唯此才能真正地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向技術型、技能型人才轉變,新就業形態才能可持續更深入發展。
微 評
曾晨路:受到文化程度和職業技能水平的制約,包括快遞小哥在內的很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往往把從事這一職業當作吃“青春飯”,也因此造成職業前景的不明朗。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有機會上大學“充電”,不僅能堅定他們從事新職業的信心,激勵他們自我提升、向技能人才轉型,讓職業道路越來越寬闊,也有利于整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