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煥獅
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隨著重視“三農”背景的影響下,促使農業的發展地位越來越重要。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事業單位的管理。而農業事業單位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財務管理。而農業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之中,卻存在各種方面的問題,導致財務管理的工作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的設想,不能為農業事業單位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助力。本文以農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深化改革的思考與實踐為例,主要分析農業事業單位和財務管理的相關論述,財務管理的作用,還有財務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加強措施,以此提高農業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保障農業資金的合理配置,保障農業的健康發展。
農業一直都是我國發展的重點行業,因為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對于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事業單位的管理,尤其對農業的經濟進行管理,因此,就要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以此保障農業的長久發展。但是在農業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的時候,卻存在財務管理認識不到位和財務管理水平有限以及工作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導致財務管理的工作效果難以達到預期設想,而且其中的財務行為也處于不合理的狀態,影響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就要分析農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深化改革的思考與實踐等相關內容,首先,分析農業事業單位與財務管理的相關論述,其次,研究財務管理的作用,并且研究財務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制定相應的加強措施,以此實現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目的,有助于農業事業單位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保障農業的長遠發展,促使國家的整體實力得到顯著提高。
農業事業單位的含義是一個擁有國家批準,按照國家農業發展方針和政策以及任務從事農業活動的單位。其中主要從兩個方面對農業事業單位進行分類:首先,以行業作為劃分的依據,可以把其分為:①農業和農業區劃以及農墾;②畜牧和農機以及水產;③林業和土地以及鄉鎮企業管理;④水利和氣象等;其次,以事業單位的工作內容與方式作為劃分的基礎,分為如下幾個方面:①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信息資料單位:水文站和氣象站以及觀測哨,還有氣象臺和雨量站以及森林調查隊,航空護理站和漁業資源調查隊等;②農業科學方面:研究所和科學院以及研究中心,還有研究院等部門;③生產技術與生產手段方面:畜牧獸醫站和農業技術推廣站以及良種示范繁殖場,植保站和種畜、禽場以及漁業指導站,倫常和苗木以及林業工作站等多個單位;④病蟲害防治方面:森林病蟲害治理隊;⑤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以及維護方面:修防隊和水庫以及河塘海堤管理所等;⑥生態保護單位:自然保護區和護林防火站等;⑦技術人員培養:高中等專業學校和管理干部學校以及培訓機構等;⑧勘察單位;⑨文化宣傳單位:報社和出版社等;⑩監督和管理單位:管理站和鑒定所以及鑒定中心等單位。在這個農藥事業單位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包含農林牧漁多個行業的管理和發展,因此,農業事業單位是一種服務性和生產性以及一般性的一個單位,可以更好地保障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在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其中有多個方面的內容,并且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發現財務管理的內容是呈現不同的狀態。其中可以細分為以下幾方面:①在組織結構方面:工作內容有預算和籌措以及調度,還有分配使用資金等;②受讓資金方面:工作內容處理經濟利益關系,主要是投資人和被投資人,債權人和債務人以及各個單位之間,事業單位和政府以及員工等多個方面的利益關系。但是在實際的農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是以資金管理為主,利益關系處理為輔等方式進行工作,以此保障農業的健康發展。
資金的存在對于農業事業單位的發展來說,就相當于人體血液的作用。人體在運行的過程中,一旦出現血液短缺的時候,人體就會出現罷工。同樣的,在農業事業單位發展的過程中,一旦出現資金短缺的問題,就會就影響農業事業單位的正常工作,阻礙農業事業單位的進一步發展。因此,要想保障農業事業單位的正常發展,就要保障資金的充足。而與資金有關的工作就是財務管理。在這個背景的影響下,就要要求財務管理要具備資金管理的作用,同時發揮其中會計作用,為相關部門其他部門的工作提供相應的信息,為相應部門的工作安排提供信息方面的支持,促使資金可以向農業中的發展重點進行傾斜,保障農業的健康和持續發展,以此發揮農業事業單位的作用,提高農業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水平。由于以上因素的影響下,要求財務管理工作在開展的時候,要具備資金管理的職能。
在農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不要具備資金管理的能力,還要擁有資金支出的作用。因為農業事業單位中的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需要資金的支持。而在資金運轉的過程中,勢必會存在資金支出的情況。在農業事業單位發展的過程中,要求資金要處于充盈的狀態,以此保障農業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要對資金的支出進行控制,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浪費現象。在傳統的農業事業單位發展的過程中,會存在不必要的資金支出,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差旅費方面,農業事業單位中部分工作人員存在虛報招待費的現象,導致差旅費方面的支出處于較大的狀態,嚴重影響農業事業單位的持久發展。因此,在這個現象的影響下,就要要求財務管理部門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要擁有控制資金支出的能力。同時要求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在保障事業單位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農業事業單位的資金支出情況,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浪費現象,實現節支增效的目的,推動農業事業單位的進一步發展。
在事業單位發展的過程中,開展的所有工作,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保障事業單位的正常發展和運行。同樣的道理,在農業事業單位中開展財務管理的工作也需要以保障農業事業單位的正常發展為目的。在目的的影響下,就要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制定相應的監督和管理制度,以此保障財務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時財務管理工作的管理制度和監督制度與事業單位的經濟利益有著直接關系,對于事業的單位的進一步發展有著明顯的關系。尤其是在經過相關分析之后,使得完善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的作用得以體現,可以保障農業事業單位的資源分配處于合理的狀態,進而保障資金的合理使用。因此,在農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進行的過程中,就要發揮自身的監督和管理作用,主要對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督和管理,以此保障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并且提高農業事業單位的資金利用率,推動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滿足國家發展的要求。
在農業事業單位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財務管理理念認知誤區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三個轉變”觀念缺失,依然把會計工作與出納工作等當做財務管理的全部內容,難以發揮財務部門參與經濟決策的作用,進而難以對資金投入的績效管理提供助力;其次,事業單位和財務部門中的工作人員,缺少財務風險評估和預防的意識,導致農業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財務風險的安全隱患。同時在發展財務風險隱患的時候,其中工作人員也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去控制財務風險的影響,使得財務管理的作用難以發揮;再次,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對于采取制度的掌握程度有限,不能按照法律規定進行科學的理財,甚至在個別的農業事業單位發展的過程中,忽視財務管理工作的進行,使得財務管理工程在開展的過程中,呈現混亂的狀態,進而導致會計核算和資產管理以及政策理解等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最后,農業事業單位不能認識到財政改革的作用和意義,缺乏落實改革要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及自覺性。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就導致農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存在財務管理認識不正確的問題,嚴重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效果。
通過調查發現,農業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管理制度和機制不完善的問題,嚴重影響農業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其中管理制度與機制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在預算編制方面,缺少相應的控制,尤其是缺乏項目評估以及滾動管理的機制,在這個因素的影響下,導致農業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呈現管理不科學的現象;②預算管理呈現片面化的狀態,在農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其工作的重點一直都是財政資金的預算,并沒有做到綜合預算管理,尤其是對于部分農業收入沒有放到預算管理之中,而且直接歸屬到往來賬目之中,影響財務管理的準確性和有效性;③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制度存在問題,尤其是“非轉經”的管理制度呈現不完善的狀態,而且其中保值增值等方面的考核制度也是需要進一步健全的。并且在農業事業單位發展的過程中,忽視對外投資的管理和房地產的產權等多個方面的管理,導致農業事業單位的正常發展受到限制;④農業事業單位自身的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完善,導致財務管理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的基礎支持。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就導致國家的農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在開展的過程中,存在制度和機制等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財務管理工作作用的發揮。
由于管理觀念和管理制度以及機制等方面問題的影響,導致農業事業單位的關系行為呈現不規范的狀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預算細化難以滿足現如今的發展需求,同時核算資金項目不合理,最終導致分配權濫用的現象盛行;②挪用財政資金的現象普遍存在;③不能按照規定和要求進行工作,尤其在采購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自行采用的行為隨處可見,而去還存在不審批就使用資金的現象;④“賬外賬”和“小金庫”等行為猶如雨后春筍一般,不斷滋生。在這些現象的影響下,也就導致農業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的設想,進而阻礙農業事業單位的進一步發展。
要想保障農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效果,就要改變財務管理的觀念,提高采取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因此,就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增強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法治意識,對自身的工作行為進行規范。在農業事業單位發展的過程中,要求領導人員和會計工作人員要必學學習法律知識,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不能在工作的過程中,受到自身的主觀意識影響,保障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處于監督的環境之中,以此保障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合理性。第二,提高員工的市場觀念,重視資源的優化配置,重視風險的影響。在農業事業單位發展的過程中,會向著營業性和開發性等方向進行發展。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的發展,就要對農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方面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財力等方面進行優化和配置,發揮“人、物、財”的協調發展,進而提高農業事業單位的市場競爭力。第三,重視內部核算工作的開展,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引進制度,提高內部核算的工作水平。在核算的過程中,要對其進行分段,主要分為事前和事中以及事后等多個方面,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以此保障核算工作的效果。第四,重視服務觀念的培養。農業事業單位的性質就是服務性,為農民提供相應服務的一個部門。因此,就要重視服務意識的培養,以此發揮農業事業單位存在的意義。通過這樣的方式,保障農業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可以更好地保障農業事業單位的正常發展,進而為農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在農業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為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就要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農業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因此,就要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制定預算管理的制度,這就要完善零基礎預算法和項目預算以及滾動預算等方法,并且其應用在農業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過程之中;其次,制定收付實現制,這是對會計核算進行要求的一項制度,可以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水平;之后,制定成本核算制度,根據農業事業單位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分類的成本核算,以此保障財務管理的科學合理性和有效性;然后,制定資產管理制度,以此為國資部門的工作開展提供助力,減少資產浪費問題的影響;最后,制定內部監督制度,以國家法律為基礎,制定高效并且科學的內部監督制度,以此提高農業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制度。通過這樣的方式,在上述措施的實施想,可以提高財務管理中會計工作的水平,減少壞賬問題出現的概率。同時還可以提高農業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農業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
在農業事業單位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人員的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保障農業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的效果,就要加強農業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因此,在財務管理人員工作的過程中,就要進行相應的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配培訓,可以采用講座和外出進修以及網上學習等方式進行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等進行培養,使其可以開展高效率和高水平的財務管理工作,以此保障農業事業單位的發展,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有助于發展“三農”的目的得以實現。
總而言之,通過本文的分析,使得我們明白,財務管理對于農業事業單位的作用,可以更好控制資金的合理使用,保障資源分配的合理性,以此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做鋪墊。因此,在新時期國家重視農業的背景下,就要對農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深化改革的思考與實踐進行研究,主要從農業事業單位的范圍和財務管理的內容與作用,還有財務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入手,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以此為依據,制定相應的加強措施。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水平和服務功能,可以更好地保障農業事業單位的發展,保障農業發展資金的合理性,為農業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最終實現國家一體化發展的目標,提高國家的整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