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彪
引言:自古以來,開發礦產資源便是人類的主要生產活動,在人類生存發展中,礦物資源以及原材料都是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要想確保人類能永久存在與地球并取得快速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理念隨之出現,該理念是以人為主體,以生態環境、資源為基礎并以經濟發展為核心,從而對社會科技的提升進行保證,將人類發展與社會進步作為目標,從而實現代際以及同代人的公平、持續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需要的資源不斷增多,而隨著礦山的高強度開發,人類也面臨著資源緊缺和生態污染等問題。所以要想促進礦山經濟的持續性發展,就要將礦山資源的過度開發與利用問題有機解決,對生態環境也要全面改善,只有這樣人類才能與大自然進行和諧共處。
該公司位于長白山西脈端,總占地面積共有33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在14萬平方米左右。該公司前身是清原金銅礦,自2006年后,撫順紅透山銅礦正式歸入中國有色礦業集團。該礦山屬于大型的有色金屬礦山,其中硫精礦、硫酸以及鋅精礦等都是主要的生產產品,且礦山是集采礦、選礦以及冶煉于一體的,更是我國東北地區最大的一家銅礦山企業。該公司主要生產銅精礦,每年產量大概在9500噸每年,鋅精礦每年有10000噸左右,而硫精礦每年有30萬噸,硫酸實物量在7萬噸左右。同時公司還具備較大規模的機械加工、工程建筑等生產能力。
前些年,在金融危機的侵襲下,該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經公司的財務部門測算,一年時間內公司會虧損將近2億元,同時公司也面臨著很多問題。首先,公司的原料不夠充足,受到礦山地質條件的影響,不管是采礦的數量還是質量都大幅下降,而且礦山銅原料的采購量已無法滿足冶煉生產的需求。因為有色產品的價格變化極快、波動很大,銅精礦進口加工費又大幅度降低,很多銅精礦生產廠都出現了減產、減銷的情況,對公司的銅精礦采購數量與質量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公司只有自主控制采購價格并調整批量。由于外購原料以及自產原料都無法滿足實際生產要求,公司的冶煉廠不得不進行停產檢修,這也致使公司的產品產量目標無法達成。其次產品生產單位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生產技術指標以及產品銷售價格都進行了大幅度降低,而回款數量相對較少,這也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不僅如此,在礦山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因為過度開采導致資源枯竭,礦山的生產能力大幅降低,再加上公司的經營管理不當、缺乏可行、健全的法律規定,不僅會污染生態環境,還使礦山經濟無法持續、穩定的發展。
1.開采技術問題。
如今,在開采作業中由于公司使用的生產加工設備的技術含量不高,致使礦產資源無法得到全面的利用,從而出現“顧此失彼”的問題,導致大量的共生或伴生礦物肆意流失。同時在選礦中未注重煤矸石,再加上利用程度低,使得大量的煤矸石被堆棄在礦山周邊占用大面積土地,也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不僅如此,公司未綜合利用加工生產中的廢渣也致使礦產資源被鋪張浪費。
2.法律法規不健全。
在采用以往的生產模式時,公司忽視了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性,而一些污染和廢棄物的排放不計成本,再加上回收廢舊資源進行二次利用時所消耗的成本要比開發現有資源的成本高出很多,所以公司的一些領導人員只考慮眼前的經濟利益,未站在長遠角度進行思考和決策。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變化,國家目前還未出臺相應的法律條例進行規范,而礦山循環經濟也無法全面、有效的發展。
3.環保意識有待提高。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環境資源問題越發嚴重。為了促進工業化的生產與發展,我國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與人類有著極大的關聯。隨著礦山生產經營的不斷落實,在經濟利益面前,很多人都易忽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為公司個別人員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在價值選擇方面一味地選擇經濟利益,這也致使公司的生態效益受到影響,而礦山經濟也無法真正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如今,隨著世界貿易的落實,各國間的交流越發頻繁,而受到西方一些不合理生活模式的影響,人們的物欲開始膨脹,也開始出現盲目追求高消費的生活形式。在此背景下,隨著人們消費欲望和攀比心的增強,資源浪費問題以及環境污染現象越發嚴重。公司各部門與人員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甚至出現了破壞環境以及濫用資源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礦山經濟的發展。
4.資源管理不到位,人員素質相對較低。
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公司的礦產資源信息數據未得到完善,且缺乏統一、有效的管理,這也致使很多信息無法被更多用戶使用[1]。再加上公司對礦山經濟供需形勢的預測程度低,致使礦山生產與管理缺乏宏觀指導。近些年來,受到金融危機、疫情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公司易忽略對礦山職工隊伍的要求和規范,致使職工人員的素質無法得到提高,甚至無法滿足生產的實際要求。在這嚴峻的形勢下,礦山系統之外的人才很少會選擇從事該方面工作,而系統內的人才又出現大量流失,再加上公司缺少對人員的技術與理論知識的培訓,也使得其無法滿足現代礦山經濟的發展需要。
1.注重各方面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
首先公司要將自身的生產潛力全面發掘出來,通過穩產增產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綜合效益。其次公司還要優化生產配置,這樣便能提高自身的生產效率,從而提升綜合效益。再者公司還要提升產品技術標準,通過規范產品的質量來提升公司自身的綜合效益[2]。此外公司還要對工藝技術流程進行嚴格規范,通過提升產品的收率也能增強綜合效益。最后公司還要做好立項攻關,不斷創新并借助科技的力量來提高公司的效益,再通過革新銷售形式,通過市場營銷也能獲取綜合效益。
2.節支降耗,節省公司成本。
首先公司要注重成本預算工作,還要加強對預算的管控,通過降低生產成本也能提高自身的效益。其次公司要做好財務管理工作,通過依據實際情況降低各項費用成本,并適當壓縮非生產開支也能將效益大幅提高。再者便是注重對物資采購的管理與控制,通過合理降低采購成本也能提高公司效益。針對物資消耗問題也要全面控制,盡可能減少物資消耗也能提升效益。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能源變得越發珍貴,通過合理管控能源也能降低能源成本,再通過適當縮減投資規模,公司的效益也會隨之提高。最后便是對勞動用工的管理,通過降低用工成本,公司的經濟效益也會得到優化。
1.優化生產管理,將生產效益大幅提高。
在日常生產作業中,優化采礦、選礦以及冶煉期間的要素配置,將生產作業模式不斷創新,并升級生產系統以及輔助生產系統的運行模式,加強對外購原料的采樣以及驗收管理,這樣都可促進公司生產運行質量與效率的大幅提升。據統計,銅實際的回收率要比計劃高出0.32個百分點,效益更是增長了82萬元。鋅實際回收率比原計劃高出4.63個百分點,效益增長了462萬元。
2.工藝技術管理水平提高。
注重對公司采礦、選礦以及冶煉等生產工藝技術的管理,加大對采礦貧化率以及損失率的管理力度,使采礦、選礦以及冶煉的生產技術指標全面提高。據統計,銅精礦品位完成了22.413%,要比原計劃提高了0.42個百分點,鋅精礦品位完成了48.615%,比原計劃高出了1.331個百分點,而銅的回收率完成了75.42%,要比原計劃高出5.13個百分點。
3.完善財務預算與成本管理,將生產與管理成本大幅度降低。
如今,公司下達了各單位目標費用詳細指標,其中強調本年考核總費用在42861萬元,該金額要比財務預算的降低645萬元,在下達完指標后,通過跟蹤考核,發現全年的成本費用要比財務預算的下降了2128萬元,比考核指標也要降低很多,通過這一數據顯示,公司開展的財務預算以及成本管理工作為公司帶來了極為積極的影響,也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經濟效益與實力。
4.全面落實立項攻關活動,將公司生產經營效益全面提高。
受到外界大環境的影響,尤其是近些年的疫情,使得公司的資金計劃不足,為了彌補年計劃資金的缺口,公司通過很多途徑尋找解決措施,最終決定要從生產、經營以及管理上挖掘潛力。隨著《挖潛增效攻關立項活動》的落實,公司年初制定的挖潛目標能更快速地達成。
5.科學管理物資以及能源的消耗情況,有效降低物資的消耗以及能源的消耗。
在審批完物資計劃后,公司就要對物資的消耗程度進行嚴格管理,同時還要對實際生產中物資的領用情況全面跟蹤檢查,這樣便可有效控制物資消耗的成本。按照年計劃,物資的消耗成本費用是9731萬元,而實際消耗的成本有8674萬元,要降低1057萬元。通過構建能源管理責任體系,合理分解能源降耗指標,并注重對生產期間用電的單耗,也能將能耗成本大幅度降低。按照年計劃,電耗成本在5413萬元,而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在4821萬元,總共降低了592萬元。此外,通過對具體的采購價格以及渠道進行調查分析,也能優化并規范招標采購程序,再加大生產商采購的比例,對大宗物資進行集中采購,也能將采購成本大大降低。
1.安全、清潔生產。
在社會責任的引領下,公司不僅要為股東創造利潤,還要對相關人員的利益進行注重。如今,公司面臨的安全生產形勢極為嚴峻,且受到了各界人們的關注,對公司自身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隨著全球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環境保護的呼聲越發高漲,公司也要肩負起社會責任與義務,嚴格遵循國家頒布的環境保護相關法規,同時國家也要不斷完善法律協定。公司只有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規定,再采取有效方法進行安全生產、清潔生產,礦山經濟才能更持續、平穩的發展,而公司在與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過程中才能獲取更大的效益。
2.優化機制。
結合礦山的具體情況,公司要對現有的規章制度以及各部門的職責進行全面補充與整改,同時還要嚴格依據統一文本格式將標準性文本管理匯編成冊,這樣便可有章可循,也有利于公司日后的標準化管理。
3.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要想有效保護并治理礦山的生態環境問題,公司可采用以下措施。首先必須要形成綠色發展戰略思想,在日常生產經營的過程中要注重對礦山環境的管理,還要加大對相關技術的研究力度,這樣也能為礦山環境的管理與保護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之后還要借助示范創新,從而創造典型經驗。礦山的環境問題不僅僅是公司的責任,國家及地方政府以及科研單位都要注重這些問題并采取措施將其解決。結合現有的經驗、手段還無法將礦山的環境問題改善,在發展思想以及實踐理論、技術機制等方面還要全面創新,通過提高礦山管理的合理化、規范化,礦山的生態環境也能得到有效的治理與保護。
4.塑造公司文化。
公司要想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要想確保礦山經濟能持續、平穩的發展,就要全面落實文化戰略,構建積極、健康的礦山公司文化。實際上,企業文化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它是在公司經營實踐中不斷形成并取得發展的,同時也會反作用于公司的實踐生產活動。在建設公司文化的過程中,公司必須將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視為主要建設手段,而且公司還要定期組織職工參與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活動或者只是講座,這樣也能激發職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熱情。通過將公司的文化建設提升到全新水平,公司以及礦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能得到保障。
5.借助信息平臺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如今安全管理包含了系統思想、方法以及風險管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已意識到只有落實系統化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確保工作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才能將系統各層次的預防措施全面落實。在日常生產作業中,要想預防事故的發生,公司就要注重事故發生前的風險隱患,這樣才能對各種風險進行有效防控。
通過信息化平臺,公司以及礦山各區域都可進行信息共享,網絡也能互通,這樣礦山各業務環節的運行效率會大幅提高,而運行成本也能有效降低,客戶的滿意度也能得到保證。其次充分利用外部資源還能對公司間的供應鏈以及客戶關系進行高效、全面的管理,其還可跨越公司邊界形成一種跨公司協作,這樣也能擁有更多追求市場和分享市場的機會。而且將信息化平臺運用到實際生產工作中,公司員工的工作模式與習慣也會發生變化,這樣也有利于他們工作質量與效率的全面提高。
此外,通過大力開發并利用信息化平臺,還能注重對礦山的安全管理,優化安全狀況,避免事故的發生,提高職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規范他們的作業行為,這樣都可為公司營造一種安全文化氛圍。大力建設信息化平臺,不僅能讓礦山管理者隨時隨地地掌握礦山的環境、技術以及設備安全等方面的情況,還能對職工存在的不安全行為進行指出、糾正,科學指導管理人員嚴格把控存在的風險,這在很大程度上都能提高公司的安全績效。
總而言之,雖然公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與困境,但通過開展增產增收、節支降耗等活動,注重對公司各項業務的管理,并全面挖掘產能、節支以及降耗,也可實現穩產、增產的目標。通過提高公司的技術指標,物資消耗以及能源消耗等指標也能大幅度降低。雖然在礦山管理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但只要公司能找到問題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將這些問題解決,礦山經濟的持續平穩發展便能得到保證,而公司的綜合效益也能大幅度提高,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幫助他們克服經濟危機以及疫情帶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