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宇欣 叢艷國 楊文越
城市公園是居民開展體育活動、休閑娛樂、社區生活和教育文化等一系列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1],是城市環境中必不可少的功能性空間,具有社會[2]、經濟[3]、生態[4]、健康[5]等多種效益。但是,城市公園質量參差不齊,公園使用存在不公平現象,公園使用行為評價所采取的指標也不相同,如大量研究采用可達性[6]、公園設施[7]、種族或族裔[8]等指標來評價公園使用行為,研究公園使用對健康的影響[9]。現階段,我國城市公園規劃建設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公園綠地率、人均公園面積等,仍然缺乏綜合的公園使用評價指標體系[10]。此外,國內學者主要采用使用后評價法開展公園使用行為的研究,分析公園的使用人群、活動類型、使用時間等特征,以鼓勵公園使用行為和改善居民福祉[11]。但是,大多數的研究集中在對特定地區及特定類型的公園或者公園的某一特征進行量化評價[12]。比如,王志芳等[13]使用大數據技術對廣州地區50 個公園進行整體評價和比較;趙楊等[14]采用主動評價和被動評價相結合的方法,評價城市公園使用者滿意度;黎洋佟[15]采用使用后評估方法評價公園的可達性、景觀要素、空間感知、觸覺感知、配套設施和維護管理6方面使用狀況。
相較于國內,國外部分研究和實踐工作主要集中在量化公園使用的生態指標上,比如美國公共土地信托(Trust for Public Land)開發的ParkScore指數,提供了一個基于公園面積、投資額、公園設施、可達性和公平性等指標的城市級別分數[7]。ParkScore指數是評價城市公園系統質量的重要指標,通過ParkScore指數年度等級排名,可以橫向比較全美城市的公園建設情況,了解ParkScore高分城市和ParkScore低分城市的差異,獲悉各城市的公園建設水平,有利于推進城市公園系統分析、評價和改善工作,為城市公園發展提供科學的數據和信息。
就目前而言,對于特定地點與社區來說,公園使用評價的研究仍然缺乏一個復合公園可用性、功能和質量的指標。另外,城市現存的“公園沙漠”(park desert)現象得到廣泛關注,“公園沙漠”是指無公園或公園可達性低、公園質量差的社區。因此,為公園使用行為開發一套普適性強且易于使用的評價指標,將有助于開展公園研究、規劃和宣傳工作,促進居民健康與環境正義[16~18]。科學評價城市公園使用情況能夠客觀反映出公園使用水平,了解居民的公園使用需求和滿意度,為城市規劃者和決策者提供指導和反饋信息,還能為城市總體規劃和其他詳細規劃的編制與修訂提供數據支撐與依據[19~20]。本文對美國公園使用評價指標ParkIndex的開發過程、指標內容和實踐進行系統介紹,討論其應用領域和未來發展方向,以期為構建一個符合中國背景的公園使用評價指標體系提供參考,促進與健康相關研究的發展。
ParkIndex是2016—2018年由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資助,由美國建成環境和社區衛生實驗室(Built Environment and Community Health Laboratory,BEACH)開發的用于評價特定區域公園使用潛力的工具。BEACH實驗室隸屬于南卡羅萊納大學阿諾德公共衛生學院的健康促進、教育和行為系,該實驗室的宗旨是更好地了解社區居民生活、工作和游憩行為以及社區對各年齡段居民健康與福祉的影響,并采取綜合的方法研究環境對健康的影響[21]。ParkIndex是公園使用的標準化和可視化指標,結合公園可用性和公園質量兩方面,代表公園使用的概率,其開發過程包括3個階段:1)ParkIndex原型(ParkIndex Prototype)開發;2)關鍵人物訪談;3)在4個社區進行試點測試[7,22~23]。
ParkIndex原型開發利用堪薩斯城(Kansas City,Missouri;KCMO)公園與體育活動項目的二手數據,使用社區公園審計工具(Community Park Audit Tool,CPAT)對近900名使用公園的居民進行調查。ParkIndex原型包含4個指標,分別是從參與者家庭住址到最近公園的距離、1.609 km(1 mile)內公園數量、1.609 km(1 mile)內公園面積和1.609 km(1 mile)內公園平均質量指數,前3個變量關注的是公園鄰近性或可用性方面[23]。其中,公園平均質量指數是由基于CPAT公園環境數據創建的6 個關鍵復合變量組成,分別是6個公園便利設施總和(park access amenities)、14個公園設施總和(park facilities)、3 個公園主要設施總和(key park amenities)、7個公園美學特征總和、8個公園質量問題總和以及10 個社區質量問題總和(表1)。對這6個變量中的每個變量各創建一個標準化的子得分,取平均值得到每個公園的質量指數(0~100),然后根據1.609 km(1 mile)內的公園計算每個參與者的公園平均質量指數(0~100)。整項研究使用1.609 km(1 mile)緩沖帶作為人們可能經常去的公園的最大距離。利用Logistic回歸確定4個指標中與公園使用行為顯著相關的指標,并使用臨時Hosmer-Lemeshow檢驗模型擬合優度,所有模型都根據年齡、性別和種族進行調整[23]。

表1 公園平均質量指數6個關鍵復合變量具體內容
研究結果表明,與公園使用相關的4個指標中,1.609 km(1 mile)內公園數量和1.609 km(1 mile)內公園平均質量指數與公園使用行為顯著相關。對KCMO 研究得到的ParkIndex值如圖1,圖1a顯示了將1.609 km(1 mile)內公園數量和1.609 km(1 mile)內公園平均質量指數的模型系數外推到KCMO 所有范圍為100 m × 100 m的單元得到的ParkIndex值,白色或空白區域表示1.609 km(1 mile)內公園使用概率為0的單元,即ParkIndex值為0;而圖像的其余部分表示KCMO 公園使用的概率為0.17~0.77,或者ParkIndex值為17~77(滿分為100分)。圖1b顯示了KCMO 特定人口普查區內的ParkIndex值以及幾個單獨地點的ParkIndex值。

圖1 KCMO的ParkIndex值
ParkIndex可用于了解單個區域內公園使用情況,或者用于橫向比較具有相似地理或人口基數的兩個社區或城市的公園使用情況。但是,ParkIndex原型具有局限性,只基于1個社區數據進行開發,未來應在公園和人口特征不同的地點進行交叉驗證和完善,以檢驗其在不同類型公園和地點的有效性。此外,ParkIndex 原型雖然綜合了公園可用性和公園審計的數據,但其他公園指標、距離閾值和加權方法還需要進行測試,且仍缺乏引入客觀的公園使用度量數據。另外,ParkIndex 原型與公園使用行為最為相關,但與肥胖問題、體育活動等健康結果相關的應用還未開展試驗[23]。
在開發出ParkIndex原型之后,對其價值和有效性的評估和優化是后續的重要任務。首先,研究團隊組織了一個多學科咨詢委員會(community advisory board),該委員會主要由公園與休閑娛樂、公共衛生和社區設計等領域的專家組成。專家們主要針對ParkIndex的內容、價值、可行性和推廣共4個主題分享見解(表2)。然后,將訪談結果創建為代碼清單,在編碼之后,研究小組整理收集到的數據,采用NVivo11分析和組織,以確定共同的主題、新的見解和其他有價值的信息,供進一步研究。NVivo11是一個可以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和挖掘有價值信息的專業定性數據分析軟件[22]。分析得到的信息將用于指導下一階段的研究和ParkIndex模型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受訪者反復提到,特別是在公園和娛樂管理中,需要對公園采取一致、可靠和有效的度量,這與開發ParkIndex的理念一致。

表2 ParkIndex關鍵人物訪談主題
ParkIndex指數的試點測試在美國格林維爾縣(Greenville County)、羅利(Raleigh)(圖2)、西雅圖(Seattle)和紐約州(New York City)4個城市進行。數據來源于美國人口普查數據和各城市公園與游憩部門提供的GIS數據。為了確定每個城市內的具體研究區域,研究根據收入情況和公園可用性將其分為4個類別:低收入和低公園可用性街區組,低收入和高公園可用性街區組,高收入和低公園可用性街區組,以及高收入和高公園可用性街區組,最終得到128個人口普查街區組。在這項研究中,公園被定義為主動或被動使用而設計的公園或綠道,面積至少為1 011.714 m2(0.25 acre)。研究收集了每個街區組內公園和選定住戶的數據,并在調查研究公司(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Shelton,Cr)的協助下進行居民調查,獲取公園使用情況和其他相關信息。然后,研究使用CPAT 工具審計了4個城市共275個公園,使用ArcGIS Pro 確定家庭地址0.804 km(0.5 mile)網絡緩沖區內的公園總數;將0.804 km(0.5 mile)內所有公園的面積相加得出公園總面積;計算各公園的公園質量得分,并得到0.804 km(0.5 mile)內所有公園的平均值。最后,研究使用Logistic回歸確定一個預測受訪者公園使用的精簡模型,使用Hosmer-Lemeshow檢驗來評估模型的擬合優度。ParkIndex表示特定地址內公園使用的概率(ParkIndex 取值范圍為0~100 分),使用3 個關鍵公園使用變量的值計算——0.804 km(0.5 mile)內公園數量、0.804 km(0.5 mile)內公園總面積、0.804 km(0.5 mile)內公園平均質量指數乘以各自預測公園使用的系數,這些系數來自于參與調查的家庭收集的數據;然后,計算研究區域內所有街區組柵格表面上100 m×100 m單元的ParkIndex值。

圖2 羅利所有單元ParkIndex值
基于以上的實證研究,最終的ParkIndex 指數模型包含3 個變量:0.804 km(0.5 mile)內公園數量、0.804 km(0.5 mile)內公園總面積和0.804 km(0.5 mile)內公園平均質量指數。其中,0.804 km(0.5 mile)內每增加一個公園,公園使用的可能性就會增加1/3以上,這表明附近公園的數量變化是影響公園使用和體育活動等行為的重要因素。此外,公園平均質量指數的研究使用了GIS工具、審計工具和調查措施,反饋出不同的公園特征與各種健康結果的關聯性。先前關于公園相關指標的研究較少將公園設施、公園美學特征和公園質量等觀測數據納入到同一指標體系中,因此,ParkIndex的開發是創新性的,它為公園使用行為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工具。
Andrew T.Kaczynski等學者在紐約布魯克林某社區(圖3a)的空地上新建1個小公園,這使得該社區的ParkIndex值變大,表明該社區居民使用公園的可能性提高(圖3b)[7]。此類型的研究可以為新建公園或綠地的選址提供建議,對應對“公園沙漠”現象具有重要意義。另外,該團隊還對社區內的2個現有公園進行質量提升,這使得ParkIndex值分別提高了17和33(圖3c)。因為公園質量得分是ParkIndex指數的一部分,所以還可以通過其他可行的公園實際改造方案來提高ParkIndex值。例如,在圖3c中,公園B現有的公園質量得分為48分,該公園現狀包括1個公園普通設施(1個運動場),4個公園便利設施(相鄰的人行道、停車場、自行車道、公共交通站點)和1個公園美學特征(蔥郁的樹木),沒有公園設施問題、質量問題或社區質量問題。對公園采取增加2個公園普通設施(如游樂場、網球場)、2個公園便利設施(如飲水機、照明)和2個公園美學特征(如景觀、藝術特色)的措施,使得其ParkIndex值提高了17分,說明這有利于改善公園的使用情況和擴大基于公園的體育活動產生的積極影響。

圖3 紐約布魯克林某社區ParkIndex實踐
首先,ParkIndex作為一種規劃工具可以被公園和娛樂、公共衛生和城市設計專業人員使用,以促進公園使用的概率,具有理論和現實的意義。將計算得到的ParkIndex值可視化形成柵格地圖,可以提前了解附近公園的數量或質量變化對公園使用可能性的影響,如上述紐約布魯克林某社區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美國許多地方的優質公園分布不均衡,導致低收入社區的環境不公平和健康差異,建議增加特定的建成環境空間如公園,以促進體育活動。采用ParkIndex工具可以為解決此問題提供反饋信息[7]。
其次,ParkIndex可用于了解一個家庭或社區的公園使用情況,還能用于公園選址。除了對公園改造的實際影響外,ParkIndex還具有推進公園和健康相關研究的潛力,例如,在量化家庭、鄰里和社區使用公園方面前景廣闊。此外,當實施“自然實驗”(natural experiments)時(如紐約市社區公園倡議的提出),或個人在城市內部或城市之間遷移時,可以對ParkIndex值進行監測,為公園和健康的研究提供縱向證據[7]。
第三,環境正義一直是公園研究的重點方向,在改善綠色空間公平性方面,可采用ParkIndex這類納入公園質量和可用性的公園使用標準,為研究增加時間和地點之間的可比性。另外,ParkIndex可作為體育活動資源和連接醫療保健系統的有力工具,將公園使用與各種行為和結果(例如體育活動、心理健康、慢性疾病)聯系起來[23]。
ParkIndex指數開發具有重大意義,其未來發展的方向主要包括:1)在更多社區和更多人中交叉驗證ParkIndex并進一步細化;2)規范和鼓勵跨社區收集關鍵公園指標;3)ParkIndex與多種健康行為和結果之間的關聯;4)利用綜合ParkIndex地圖解決環境不公平問題,應用ParkIndex可以幫助公園、健康促進、城市規劃和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公園對公眾健康的貢獻[7]。
隨著我國城市發展出現新形勢,提升城市發展質量成為重點問題。城市公園是優化人居環境和提升城市質量的載體,對其使用進行評價是促進城市公園使用,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環節。近期,“公園體檢”新概念的提出迎合了新時代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公園體檢所涉及的對象、方法和評價主體與公園使用評價存在許多相似點。ParkIndex評價對象正是城市公園使用。構建一個公園使用復合指標,采取量化的方式來預測公園使用行為,用于指導城市公園布局規劃的合理性和公園使用的公平性,為城市規劃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信息,同時促進相關健康研究的發展(如公園使用、體育活動水平與居民健康三者之間的關系),ParkIndex的開發應用給我國開發城市公園使用評價指標體系帶來諸多啟示。
1)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成為趨勢。城市公園使用評價的研究較為復雜,在建立城市公園使用評價指標體系時,需要通過訪談得到信息反饋等定性數據,開展實地調查得到數據并進行定量分析,為后續工作提供信息和數據支撐。
2)建立完善、科學的城市空間數據庫。ParkIndex的創建基礎是美國人口普查數據和每個城市公園與游憩部門提供的GIS數據,因此對城市公園使用的評價需要基于大量且全面的城市公園基礎數據,并能進行可視化。城市應加快建設并完善自身的空間數據庫,使城市研究者和規劃者能夠以更加科學的手段進行研究,方便相關工作的開展。
3)城市公園使用評價指標體系應具有高適應性和有效性。城市公園評價指標必須靈活地適應城市、社區和棲息地的多樣性,可能還包括其他國家,且能夠適應信息的快速變化,使新數據能迅速集成到評價工具中去。對公園使用進行評價,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結合地方特征,提高評價指標的解釋度,創建一個以證據為基礎的評價指標體系。可考慮納入如GPS技術這類客觀性的度量,使評價更具有效性,易于宣傳推廣,幫助公民和專業人員了解和使用城市公園使用的相關信息,促進公園使用相關方面的研究。
4)城市公園使用評價需納入多方意見,以人為本。城市公園屬于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對城市公園使用的評價應采納多方意見,征求公園專業人員、學術研究人員、公民和其他專業人員等利益攸關方的意見,共同參與城市公園規劃和管理。此外,國外大多數研究表明,少數族裔(minority ethnic)如非洲裔美國人等獲得綠色空間的機會較少,同時低收入人群享有公園綠地的份額也較低,且在空間上存在差異。因此,在構建城市公園使用評價指標體系時需要考慮到弱勢群體,促進城市公園綠地布局合理化,保證不同階級的居民更加平等享有公園綠地服務,使城市公園朝著更加公平的方向發展。
注:圖1 引自參考文獻[24];圖2 引自參考文獻[7];圖3引自參考文獻[7];表1根據參考文獻[24]繪制;表2根據參考文獻[24]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