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縣人民法院 陸楊潔
2019 年7 月,原告郭某與第三人王某簽訂房屋買賣居間合同,約定了交易價款、時間及過戶方式等。2019 年8 月,某小額貸款公司與王某持不動產權證書、抵押借款合同等材料向被告某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申請對前述王某名下房屋辦理抵押權登記手續。被告審查后同意登薄,并頒發不動產權證明。原告認為被告在設立抵押登記環節,未盡到審查義務,于2021 年2 月訴請法院判令撤銷被告頒發房屋他項權證的房屋登記行為。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郭某不是被訴行政登記行為的相對人,其提交的證據也不能證明與被訴行政登記行為有利害關系,原告不具備提起涉案行政訴訟主體資格,故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原告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案涉房屋抵押登記行為,雖有可能影響上訴人即債權人的債權實現,但此種利害關系并非公法上的利害關系,故上訴人(一審原告)與登記行政行為不具有利害關系,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原告訴訟主體資格的判斷標準是與被訴行政行為有無利害關系,且“利害關系”一般為公法上的利害關系。
1.原告訴訟主體資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
2.債權人一般沒有原告資格。《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債權人以行政機關為債務人所作的行政行為損害債權實現為由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就民事爭議提起民事訴訟,但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時依法應予以保護或者應予以考慮的除外。
1997 年,朱某就農村土地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證。原告陳某系朱某債權人,在一起民間借貸糾紛中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原審法院裁定查封前述土地及房屋。2008 年10 月,原審法院作出裁定進行續封,并將民事裁定及協助執行通知書送達某市國土資源部門(相關房屋登記職權現由被告某市自然資源部門承受)。2010 年6 月,該市房產管理局將案涉房屋轉移登記到第三人名下,并頒發房屋權證。2010 年10 月,原審法院再次續封。2018 年7 月,原告不服房屋轉移登記,遂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房屋登記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房屋登記機構為債務人辦理房屋轉移登記,債權人不服提起訴訟,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其中第三種情況是人民法院依債權人申請對房屋采取強制執行措施并已通知房屋登記機構的。涉案房屋在2008 年查封及送達時并無房屋登記,根據現有證據不能反映查封裁定書及協助執行書已經送達或通知當時的房屋登記機構,原告與本案不具有利害關系,訴訟主體不適格,駁回起訴。2019 年,原告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案涉房屋的土地使用權在房屋建成前已被查封,查封裁定送達土地登記機構,房屋建成后辦理初始登記和轉移登記均在查封裁定有效期內,且查封內容明確包括地上房屋等事實,應認定存在上訴人與被訴轉移登記有其他利害關系的情形。裁定撤銷一審行政裁定,由一審法院繼續審理。
一般債權人對于行政機關作出的關于債務人的物權登記行為,一般不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不具有原告訴訟主體資格,但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原告能夠證明其區別于一般債權人的權益存在并可能收到被訴物權登記行為侵害的,應當給予訴權。
1.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六種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一)被訴的行政行為涉及其相鄰權或者公平競爭權的;(二)在行政復議等行政程序中被追加為第三人的;(三)要求行政機關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責任的;(四)撤銷或者變更行政行為涉及其合法權益的;(五)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投訴,具有處理投訴職責的行政機關作出或者未作出處理的;(六)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情形。
2.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情形。應當結合案件的具體事實進行判斷是否存在“其他”這一情形。本案原審法院對案涉房屋的土地使用權作出首次查封裁定時,地上尚無建筑,在土地與房屋分屬不同機構登記的當時,未通知房屋登記機構并無不當,不能據此作出上訴人與被訴轉移登記行為沒有利害關系的判斷。在案涉土地使用權被限制轉移的情況下,被訴房屋轉移登記行為將導致案涉房地權利主體不移,并會產生“地隨房走”的法律效果,影響法院對已經查封的土地使用權的執行,客觀上也已造成實際影響,且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欠佳。
3.應當給予債權人訴權的特殊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房屋登記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房屋登記機構為債務人辦理房屋轉移登記,債權人不服提起訴訟,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一)以房屋為標的物的債權已辦理預告登記的;(二)債權人為抵押權人且房屋轉讓未經其同意的;(三)人民法院依債權人申請對房屋采取強制執行措施并已通知房屋登記機構的;(四)房屋登記機構工作人員與債務人惡意串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