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娟
城市發展離不開市政工程的配套,當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已經越來越完善,并配套有管線齊全的地下工程,可以說,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建設最為重要保證,沒有市政工程則沒有城市的基礎,市政工程更是推動城市良好穩定發展的基本保障。市政公用工程內容復雜,主要包括交通、供排水、供電、燃氣、通訊等建設,任何一項工程都關系到城市發展與國計民生。進行市政公用工程建設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碰到地下管線是常有的事情,如果沒有嚴密的調研和保護,就容易損壞地下管線,導致城市進入短暫癱瘓。進行市政工程建設時,對地下管線破壞后則會導致斷電、漏水、斷網一系列的問題,不但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更給社會發展帶來不和諧音。過去,市政工程建設時,沒有進行調研,也沒有重視地下工程的問題,市政建設時,常常會出現地下管線被損壞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施工方考慮不周全、保護措施落實不到位造成的,所以說,今后的城市建設一定要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結合實際進行施工建設,只有保護好地下管線,才能建設高品質的市政工程。
城市建設會充分做好地下工程,這樣,才能為城市未來發展奠定基礎,隨著地下管線越來越多、錯綜復雜,市政建設時很容易損壞現有的管線,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特別是早年間的城市建設,地下管線鋪設技術水平有限,不能進行科學全局的規劃,主要是根據成本進行計算,這種布局在城市擴展后,顯得格格不入,影響到了城市的快速發展,但是,城市進程中也難免會有各種改擴建工程,只能是依據現有的條件進行必要的改建,以前傳統不合理的地下工程就成為制約未來發展的阻礙,進行施工時很容易破壞。城市建設中,對地下管線破壞的問題越來越多,影響巨大,地下管線屬于多家,如燃氣管道、給排水管道、電纜、通訊線路等,任何一條線路被損壞,都會導致局域停電、停水、停網,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導致各種安全事故發生。強化管理保護尤為重要,只有做好地下管線的保護,才能有效降低地下管線破損率,提升市政公用工程質量。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前,必須要做好調研,查看周邊是否存在地下復雜的管線,如果有則要做好必要的保護與遷移,這樣才能確保地下管線安全。但是,在實際工程建設時,一些施工單位為了追趕工期,完成進度,沒有進行調查研究,不了解地下管線分布的情況下盲目開工,地下各種管線交錯一起,有的還會在在施工過程中對油管線造成破壞。
地下管線是隱蔽工程,表面看不見,但是如果出現事故則就是大事故。市政公用工程中,一些不法商家與施工單位,為了獲得更高的個人利益,使用了價格低廉、質量不高的管線,這些管線質量不符合設計標準,使用時間一長,則會暴露出許多的問題,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漏水漏氣現象。這種情況主要就是管理單位沒有盡到監管的職責,相關單位沒有給予高度重視,進行監管中并沒有嚴格執行標準規范,無法及時發現問題隱患。出現問題的管線在長期的腐蝕與破損后,慢慢擴大化,相關管護單位也沒有及時進行更換和加固,導致埋下了各種各樣的安全潛在隱患,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威脅。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需要嚴格程序,施工結束后,施工單位與管理單位沒有及時交接,出現了管理缺失期,如果此時出現了問題,那么,則會導致更大的責任事故發生。相關管理單位沒有做好相應的保護,更沒有派相應工作人員定期檢修,地下管線頻繁出現各種小問題,新修建的管線不適應環境,其使用壽命大大縮減。未能做好適當隔離處理也是導致管線問題的主要成因,地下管線材料質量不一,對環境的適應性也不同,一些施工單位沒有對環境土質進行分析,隨意選擇使用管材,埋入地下的管材不適應環境土質,時間長了就出現了腐蝕與老化,施工單位也沒有經過保護處理,很多的地下管線暴露在空氣中,行人車輛踩踏出現管道破裂,影響著市政公用工程地下管線安全。
市政工程建設,需要對地段進行分析,加強保護才能保證安全,但是,當下一些施工單位并沒有嚴格執行標準,施工中也沒有良好的保護,導致地下管線出現了損壞現象。只有提前制定相關保護措施,才能有效避免地下管線遭破壞。對于地形相對復雜的地下管線連接區,地下管線保護措施不到位,整體管理存在漏洞。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要有資質的企業負責,但是,一些施工單位臨時組建施工團隊,相關人員沒有施工的資質,進行施工時,錯誤操作,安全責任意識不強,整體施工并不規范,往往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譬如,施工過程中使用挖掘機時,沒有挖掘深度標準,操作人員憑經驗進行施工,很容易造成地下管線破壞的問題。
市政公用工程地下管線施工是重中之重,所以說,在開展市政工程建設前,一定要到現場進行全面的調研,對周邊的環境、土質、水文行裝進行充分的調查,得到分析數據后,才能制定施工方案。地下管線在埋設前,更需要各種數據的支撐,特別是環境、氣候、土壤等數據,沒有這些數據的支持,就無法正確埋設管線,更無法進行合理科學的保護。設計施工單位需要在相關部門收集好各種詳細信息,根據信息的反饋做好正確的分析,然后針對地下管線施工做好合理科學規劃,形成詳細管線分布圖,繪制相應施工進度表格,將管線數量、材料、用途、管徑及孔數注明,形成參考信息,這樣,才能確保接下來的施工更加精確。
要設計好方案,確保設計科學才能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市政公用工程地下管線施工時,要嚴格遵循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根據地下管線施工管理條例做好精密的計算與布局,要對需要施工地段進行多次驗算,才能確定具體的方案,進一步明確責任劃分,對方案要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和總監理工程師審核簽字,只有審核過的方案,才能夠繼續進行接下來的施工環節。為了保證施工的合理性,施工前需要施工單位建立專家組,現場進行審察,保證地下管線深溝槽方案符合標準要求,要充分確保每個施工環節精準和安全,每一個流程質量都要有把控。在充分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應急預案,避免在施工中出現問題,做好管線防水、防塌陷行等的保護。市政公用工程地下管線施工縫、變形縫較多,要嚴格進行保護,避免出現漏水情況,目前保護技術主要是鍍鋅鋼板止水帶,止水鋼板結合墻體鋼筋進行固定,這樣,地下管線能夠具備良好的防水防漏功能。
市政公用工程地下管線埋設結束后的保護工作至關重要,沒有進行保護的管線較危險,相關的施工需要組織技術人員定期檢修,以此,強化地下管線安全,要對日常的檢查進行精準記錄,及時發現問題,并能夠快速處理上報,確保管線安全穩定。對發現的現象,要做好分析,及時更換管線,確保地下管線能夠正常使用。可以說,地下管線施工結束后的保護措施,是市政公用工程地下管線施工中最為重要的一環。為了保證管線安全,可利用根樁和鋼板樁等樁體實施隔離,這樣就能夠有效避免出現土體位移,擠壓到管線。可以說,隔離法是現階段最常用的地下管線保護措施,整體保護效果十分突出,對市政工程來講意義重大,隔離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有效的隔離,保證管線的安全穩定,地下管線施工區與非施工區要明確區分開,將地下管線和市政公用工程建設區域進行合理的區分,嚴格劃分后,才能保證施工順利開展,一般情況下,對容易受損的地下管線周邊設置安全緩沖,形成一個有效的空間,這樣,不但能夠有利于施工,更能夠有效保護好施工區的管線,從而降低建設成本,推動進度。
市政公用工程一般都是大規模的工程,其涉及面廣、施工周期長,本身就影響到了周邊人們的生活,如果出現管線破損則會造成局域癱瘓,為了保證安全施工,順利施工,需要對周邊的情況進行了解,充分掌握管線情況,才能做好施工安排。當下,施工導致原有地下管線損壞的情況越來越多,如果有關人員不注重對地下管線保護分析,容易造成工期延長。開始正式施工前,則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對該地區周邊地下管道線路圖做好排查,并對排查的數據進行系統的分析整理,同時,更要結合施工的進程做好設計的調整,對不使用標準的要及時修訂,盡最大可能解決地下管線破壞問題。比如說,開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建設前,施工建設單位要組成專家組,實地進入施工的現場做好考察與調研,查閱以往的管線分布情況,根據檔案部門記錄,對周邊管線建設時間、位置信息、數量排布等進行細致了解,還可將過去施工設計方案拿來對照,找到地下管線分布是否存有空白區域,那么新的管線設計就可以根據以往的區域合理布局了。市政工程中地下管線還有許多是不用的,也就是說,這些管線沒有了功能性,確實存在但是已經停止運行,要對這些管線標注好,全面明確哪些管線閑置廢棄,哪些還在運行,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妥善處理,有力的把地下管線損傷可能性降到最低,全面推動市政工程順利推進。
現階段,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需要改建的工程越來越多,特別是老城區的擴建改造工程,往往地面地下已經嚴重不足,要想再鋪設新的管線則難上加難。我國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設速度越來越快、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地下管道線路分布情況更加復雜,對于捉襟見肘的地下空間,已經無法完成工程建設,如果單純依靠空白區無法解決現有的問題,為了保證市政工程順利開展,很多專業人士已經提出了懸吊法的設計思路,這種思路不但能夠埋設更多的管線,同時也能夠對新舊管線進行保護,更好地利用空間。安裝吊索降低地下管線受損概率已經成為了當前最為重要的施工方法,懸吊法在實際應用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這種方法值得推廣。支撐法也是一種多見的方式,在實際施工建設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發揮著重要的功能,特別是在一些特殊土質下的施工,如軟土質、濕土質、腐蝕性土質中,對管線的影響較大,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科學施工,保證管線安全變得尤其重要,此時,工作人員就可以選擇支撐法保障地下管線安全可靠。施工中會遇到土地沉降問題嚴重的地區,如果埋設管線,則會在使用后出現管線變形,不利于管線的運行,那么,選擇支撐法將能夠取得最佳效果。通過支撐法的思路,臨時搭建支撐體有效支撐管線,以此,避免其在后續施工中受到損害,有一些支撐需要根據實際進行,可以進行長久設立,把臨時支撐桿換成永久支撐柱,具體采取何種支撐方式,則要根據現場的情況由專家判斷。
市政公用工程是公益工程,一些設計施工單位往往不夠重視,整體施工水平并不高,嚴重影響到了市政的質量,一些施工單位臨時組建人員,相關人員沒有施工的資質,更談不上高超的技術技巧,建設水平低下、不合理施工、不標準施工、操作不規范是常有的事情,要研究造成地下管線破壞的成因,不斷創新技術水平,提高施工能力,才能有效保證地下管線能夠安全運行。施工水平不高是最大的成因,這是施工不符合標準質量的重要源頭,必須從根本上提升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水平,從源頭上解決。施工單位要充分重視市政工程的意義所在,組織有資質人員進行施工,重視技術培訓與提高,研究最新理論與實踐成果,充分運用到施工工作中,要重視監管職責的發揮,健全施工管理制度、監督施工技術、實施全過程旁站式管理等,管理好每一個環節,處理好每一個細節,通過技術提升,做好質量安全控制。要加強對新技術的引用,新設備的應用,強化人員與設備管理,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確保設備與人員以最佳狀態投入建設。
隨著技術的創新應用,在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中也需要引進先進的理念,不斷應用好信息管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地下管線管理及維保。建立大數據平臺,各管理段都能夠信息共享,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上網,便于相關施工維護單位了解情況,通過大數據整合,確保施工安全。市政公用工程大數據能夠為順利施工保駕護航。
(1)熱力管道保護措施。
城市中的熱力管道是城市得以良好運行的基礎,特別是北方城市,如果熱網管線出現問題,不但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更會導致嚴重事故。熱網管線能夠全天24h 不間斷集中供熱,為人們送去溫暖,如果熱力管道因為周邊施工導致中斷,其損失是巨大的,造成的財產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供熱管道是特殊的系統,其內部流動的是高溫、高壓蒸汽,并且管網分布在居民密集區,如果發生泄露就會向周邊噴射,影響交通影響生活,嚴重的會威脅到居民生命安全。為了強化對熱力管網的保護,則需要進一步做好防護措施,施工中嚴密進才保護,在熱力管道上方嚴禁堆積施工泥土,避免熱力管道出現承重過大的問題。對周邊基坑的施工,一定要合理設計,把握周邊的管線分布,根據管線情況合理規劃施工方案,開始挖掘施工前,要在熱力管道附近2m 地方做好防護,由人工進行施工,不能進入大型的機器,嚴禁挖掘機等大型設備進入劃定施工區,有效做好管線保護。安排專業安全員監督現場,確保熱力管道始終處于安全狀態,為了保證管線安全,每天安排專門人員對便道穿越熱力管道部分進行巡查,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現隱患問題就要停工待命,直到安全隱患完全排除再行施工。
(2)燃氣自來水管道保護措施。
城市居民常用的燃氣和自來水,大部分也埋于地下,只有保證安全,才能避免出現破壞。進行市政公用工程地下管線施工前,要對現場情況調研,對管線的分布情況有所了解后,才能進行施工。要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完成管線交底,使施工人員對地域情況熟知熟記,以此來強化各級部門工作人員對管道保護責任,并能夠在施工中加以時刻保護。一般燃氣管道一般都具有明顯的特殊顏色,施工中如果發現彩色標識,則需要重點進行保護,明確責任區,施工人員不能隨意挪動標帶和安全警示牌。
綜上所述,市政工程十分復雜,要科學設計,合理施工,做好管線的防護,避免出現施工破壞的情況,需要從多個角度考慮施工全過程,通過調研、分析、處理,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盡最大可能保證管線安全,節省施工時間成本,投入成本,最終達到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整體質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