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東
我國現階段的城市園林綠化規劃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卻依舊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這其中包括相關人員在進行具體規劃時由于對先進理念以及園林規劃專業知識了解較少所造成規劃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局面,而要改善這一局面,首先要保證所運用理念的正確性與科學性,在此基礎上針對規劃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是組成現代城市功能服務體系的重要環節,其不僅讓城市變得更加美麗,亦可有效削減城市空氣污染與噪聲污染,減少各類污染物對城市居民危害,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舒適度與滿意度。近些年,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升,同時也對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實施提出更高要求,城市園林工程規模不斷擴大,管理難度也在不斷增長,因此,必須加快信息技術與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的融合進程,充分借助信息技術在管理與服務層面的強大優勢,徹底改善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效率與提升水平。
由于現階段園林綠化正處于發展時期,所以規劃員之間存在整體素質不高的問題。而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了相關設計理念落后,作品并沒有一定的新穎性。設計人員絕大多數下都是沿用傳統方案進行城市綠化的設計,所以很容易就出現了千篇一律的局面。而一部分設計人員審美水平普遍不高,這就造成了作品呆板沒有觀賞價值等局面,更難提及在作品中要表達出城市底蘊文化以及文化主題這樣的要求。而在新時代城市綠化設計中,恰恰需要園林綠化設計充滿個性地展示本城市所特有的文化風格特色。而想要體現本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園林綠化設計就要慎重汲取西方園林設計風格。否則單純對西方園林設計風格借鑒使用,則會嚴重影響本民族文化底蘊的體現。
在整個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設計過程中對于環境的協調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只是單純地考慮綠化而忽視了與自然環境的協調,那么自然環境中生態系統就會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壞,從而也會逐漸影響正常生活。而伴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人民開始大量遷居到城市之中,但是城市面積有限,這也就造成了綠化面積達不到基本比例要求。而為了達到這樣的要求,則開始大量開地填湖,這也就使得生態平衡被破壞,自然規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城市綠化設計往往都是以公園形式為主,而忽略了道路綠化的重要作用。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要足夠重視道路綠化的積極意義。對于道路綠化設計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設計者可以將城市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行人無時無刻不受到熏陶。同時也可以將其設計成為路標形式,在為行人引路的同時達到綠化的效果。
城市綠化設計過程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用地面積嚴重不足,開發商一味開發房地產而忽視對于相應綠化的跟進。因為對于綠化重要性沒有清楚的認知,同時過大的綠化面積會影響到自己的效益。這也就造成了城市規劃用地不合理的局面,甚至一些城市都沒有將園林綠化建設列入城市建設規劃之中。而城市用地規劃不合理以及近年來城市污染日益嚴重等一系列問題也就造成了今天城市霧霾嚴重的局面,而想要最大程度的治理霧霾改善環境,最有效的辦法還是要從城市綠化入手,通過設計與構建城市綠化生態系統,可以在霧霾治理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在一系列的城市綠化之后,相應綠色植被會在生活中通過凈化空氣等形式達到改善環境的效果。同時,綠色植被防風固沙這一功能更是可以在霧霾治理中提供很大的幫助。所以,足夠的園林規劃面積在現階段城市建設中十分有必要。
在城市綠化規劃設計中存在由于我國設計人員總體素質不高的因素導致所設計出的作品沒有獨特個性等一系列的問題。同時規劃員對于高調奢華園林設計的追求則導致其作品往往是盲目追求較高檔次。從而也導致其忽略了園林設計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在凈化城市當中渾濁空氣的同時提供給居民更加舒適的環境,并對城市整體進行優化。而我國的設計者大多數時候都忽略了當地實際經濟文化情況,只是盲目跟風進行綠化規劃設計。
而針對當前的局面,最直觀有效地解決方式就是對設計人員進行培訓以此來促進其設計水平的提升。讓設計人員更加深刻透徹地理解現代園林設計的理念以及園林設計當中需要包含的元素,同時最重要的讓設計者將設計初衷貫徹在自己整個設計過程里面。而對于設計人員的培養也需要是系統全面的,通過這樣的學習,保證其再次進行設計時至少是可以較為全面的來思考相關設計問題。
在城市中進行綠化規劃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維護城市生態系統的完整,自己設計出的東西能夠發揮積極作用。而從實際來看的話,城市當中廣場以及道路之間的綠化都能夠對溫室效應起到延緩其進程的作用。同時,這些綠化建設還可以為行人提供遮陽的功能。
在對城市園林規劃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城市的實際情況,首先對城市的發展情況、經濟水平、氣候特征等因素進行充分了解,其次對城市的文化背景也需要進行細致地了解。在弄清楚這些基礎資料以后,根據氣候背景以及經濟、規劃路線等因素選擇合適最合適的植被進行種植。而對于這些綠植,設計者可以將本城市的文化背景融入其中,對于樹形進行修剪,而一些擁有特殊植被的城市更是可以通過掛樹牌介紹等方式將這一特色植物展示給大眾。這些內容也都是設計者需要在規劃中考慮到的一些常規問題,而通過這樣的規劃與設計則可以在加大城市綠化力度的同時凸顯其設計的獨特個性以及本城市的文化特色。
城市園林綠化設計作為生態系統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中霧霾的治理也有一定的作用。而現階段由于城市規劃中土地使用結構不合理,也造成了當前城市綠化工作不到位的局面。想要對當前局面進行改善,就要做到合理規劃城市當中綠化的面積,將綠化面積所占比例提升到合理范圍之內。
而設計者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處理好城市規劃設計與園林綠化設計這二者之間的用地矛盾,首先要保證二者之間比例合理這一基本原則。在這樣的基礎之上,設計者再考慮如何最大化利用城市的土地開展綠化工作,如何在城市飛速發展的今天設計出適用于城市發展的計劃。而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在用地面積極其緊張的情況下,實際上也可以通過屋頂綠化以及垂直立體綠化等的形式來不斷增大綠化面積。同時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城市綠化一定要注重對于小型綠化場地設施的運用,而不是只著眼于面積較大的公園。而在城市中不斷增加公園的建設,對于合理規劃城市園林綠化面積也是有幫助的。
城市園林綠化工作關乎城市居民生活品質與生存質量,因此,加快實施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已迫在眉睫。但我國城市發展速度過快,城市空間規劃層面未能及時跟進,進而導致城市內部污染不斷加重,尤其是一線城市,霧霾與各類污染問題更是給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1.城市園林設計要求更為苛刻。
設計過程不僅要關注園林工程自身的功能需求,也要確保對空間的層面的合理利用,既要保證對城市的美化效能,也要充分節省土地資源,最終導致城市園林綠化工作體系發展舉步維艱。
2..城市園林綠化種植管理層面需做出更為精細化的調整。
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已精確至每一顆樹木、每一叢花草,而這種龐大的管理任務量與管理數據,需要一整套更為完善的數據管理與處理體系。城市園林綠化種植管理工作迫切需要一種更為完善的發展管理手段,相關管理方案也需要做出調整。
3.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需進一步提升。
信息技術在數據處理與分析層面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此外,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幫助下,信息系統可將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的各項服務功能有效融合,可針對不同管理環節做出相應調整,為各類工作人員提供更為可靠的幫助,進而不斷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精度與水平。
1.信息技術在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設計層面的運用。
在開展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工作是,行業人員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在降低從業人員工作壓力的同時,徹底扭轉整體工作效率與質量。在規劃設計層面,如果園林規劃工作不夠合理,其后續影響極為廣泛,社會資源大量浪費,而實際園林工程的美化效能也會大幅縮減,甚至會影響人民群眾對城市的整體印象。工作人員可建筑信息技術體系提供的實景建設模擬體系,加強對最終設計效果的評審,評估園林工程最終建成后的實際覆蓋范圍與影響,分析園林工程所需投入的資源總量以及后續維護過程所需投入的人力等等。信息技術所提供的高水平模擬體系,可有效改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規劃設計的科學性與實效性,園林建設成果利用模擬軟件得以在設計階段呈現,進而完成對各項服務功能的綜合評估,其實際建設發展水平也將得到大幅提升。
2.運用信息技術優勢全面提升園林綠化行業工作者的綜合素養。
傳統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工作十分復雜,其覆蓋內容眾多且難以形成系統化,這就導致從業人員無法找到解決工作效能的有效辦法,即便不斷改善自身的工作模式,其最終的影響也很小。相比而言,信息技術在信息處理與工作管理層面擁有極高的技術優勢,園林工作者在日常工作者遇到的各類管護問題,均可在信息系統內部得以解決,管理工作更具針對性,而從業人員也將得到更為具體的指導,自身工作的方向性更強,工作效率更高,實際管理質量也將徹底改善。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對城市整體發展影響深遠,因此,城市園林綠化行業的工作工作者應充分認清自身工作的意義與重要性,從思想意識層面改變對實際工作的看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此外,園林管理部門也要充分認清信息技術在日常教育與培訓工作中的作用,借助信息管理系統,加大日常教育工作力度,讓信息管理與崗位教育融為一體,徹底改變從業人員的思想認知,提升園林工作者的榮譽感與崗位責任感。
此外,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帶有很強的技術性,而信息技術形成的管理體系,其可將不同專業的知識融為一體,并根據具體工作需求,將對應崗位所需具備的專業技能梳理出來,進而為相關單位開展針對性培訓提供有力支持。而從業人員在信息管理提醒的幫助下,可不斷提升自身的管護水平,進而從人力資源層面消除城市園林綠化工作體系的發展困境。
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注重日常養護,相關部門可借助信息管理系統,建立更為科學完善的園林管護制度,充分吸收行業內部的成功經驗與先進的管理思維,不斷優化管理體系,讓城市園林綠化管護工作更具特色,實際管理水平也得不斷提升。
3. 運用信息技術實現對城市園林綠化種植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城市園林綠化工作覆蓋范圍廣泛,所要種植的樹木與花草種類繁多,日常維護繁瑣,很多綠植需要進行定期管護與巡查。面對這種工作場景,相關部門可依靠信息技術的強大優勢,注重對實際管理的精準定位,進而實現園林綠化管理的精細化。首先,從業人員需認真梳理當前綠植種類等數據,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導,創建更為規范的綠植信息數據庫,并將當前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發展狀況輸入到系統之中,不同區域的植被以及花草樹木種類等管護信息也要載入數據庫。
數據庫創建完成后,技術工作者可針對不同崗位的功能服務需求,創建相應的管護服務程序,并同步創建監控體系,利用攝像頭、報警器、自動檢測設備等,實時掌控綠植種植狀況與生長狀況,及時了解當前管理工作的進程。此外,為提高監管工作效能,相關部門可創建車載巡視系統,提高日常巡檢水平,進并確保各項工作可真正落到實處。
綜合上述內容來看,我國目前園林綠化規劃設計相關的設計人員平均水平還有待提高,在城市綠化設施建設過程中,要注重道路綠化時將城市文化融入進去以促進具有該城市獨特魅力的綠化設施產生。同時還需要能夠較好了解城市周圍相關土地資源、氣候特點等各種因素,為設計出符合本城市發展的園林綠化規劃打下基礎。從而最大程度地改善城市中的生活環境,推動城市整體綠化水平的進步。
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系統工程,龐大的管理工作量與不斷抬升的管理難度,讓信息技術與管理工作的融合變得更為迫切。相關部門應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在專業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快速完成綠化工作數據信息收集與處理,進而不斷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水平,提升城市居民生存質量與滿意度,推動我國城市文明建設工作向著更高層次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