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
隨著煤炭資源價值的提升,煤炭資源的回收由以前的粗獷式向現在的精細式方向不斷邁進。但是由于煤炭資源的不斷減少,煤炭的回收困難不斷加大,回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不斷增多,需要不斷地提高回采設備和技術。
二水平南翼東采區,井下標高-383~-493m。二水平SE1403 工作面,位于曉南礦工業廣場東南部,西部為西部為SE1402 工作面(尚未開拓);東部以F19-2 斷層為界與SE1405工作面采空區(2008.11-2009.05)相鄰;北部與南翼回風大巷相鄰;南部為東三采區。
工作面長度191m,運順走向長度1258m,回順走向長度1299m。運、回順最大高差為41m,走向角最大處為15°。
工作面總體為單斜構造,走向51°~67°,傾向321°~337°,煤層傾角5°~22°。煤層厚度1.45~2.70m,平均為2.09m,煤層結構復雜,夾石2~5 層,夾石為泥巖、炭質泥巖、粉砂巖,厚度為0.05m~0.60m。煤層為半亮型,條帶狀結構,貝殼狀斷口,質脆,節理發育。工作面煤層頂底板情況見表1。

?
本工作面水文地質條件較復雜,頂板的粗砂巖、砂礫巖層為弱含水層,該含水層為阜新組承壓含水層,富水性弱,采用相鄰 92 號孔抽水資料:K=0.000896m/d,q=0.000984L/m.s。工作面上部為一水平西二二期運輸大巷和西二715 采空區,其中一水平西二二期運輸大巷積水已放凈,共探放出積水993m3,經確認舊巷積水已放凈;西二715 采空區內預計積水8700m3,回采前已安排施工單位進行探放。預計本工作面正常涌水量為5m3/h。受F19-2、F21-2 斷層影響,頂板裂隙較發育,且SE1405 工作面回采過程中有裂隙出水現象,最大出水量30m3/h。為確保安全生產,本工作面回采過程中須安設排水能力不少于50m3/h 排水設施。
工作面設備配置見表2。

?
工作面主要設備技術參數見表3、表4、表5、表6

?

?

?

?
1.SE1403 工作面為俯采工作面,由于初采期煤層傾角大最大達16 度,同時隨著回采工作面煤層傾角不段變化,回采時易出現工作面跑層現象(見SE1403 開切眼示意圖)。

SE1403 開切眼剖面示意圖
2.工作面采高變化快,選用支架型號最大采高等同于最大煤厚和偽頂厚度,當回采過程中偽頂遇水泥化,對工作面采高控制極為不利,控制不好易出現支架不接頂,嚴重后果造成支架傾倒。
3.煤層傾角和工作面走向很大程度影響運輸機狀態,如采用調角開采人為降低運、回順高差,運輸機竄動劇烈,現有運輸機與轉載機搭接滿足不了工作面出煤條件,保持運輸機不竄動的情況下,不易按照煤層走向進行回采。
為了解決這些困難,我隊將工作面分段數據化,根據圖紙上煤層變化,以支架編號為參照,前50 架為坡度變化平穩區,50-90 架為工作面坡度變化區,90 至機尾為大坡度區。采用地質圖上測量數據進行分析和井下測量相結合的方式,在圖紙上測算出現階段工作面運順、回順及工作面運輸機坡度數據。為了實現對運輸機推進方向的坡度控制,工作面初采前,我隊購買了半圓式坡度規,按地測部門給定層位進行找底工作。實際推進過程中,發現半圓式坡度規操作難度較大,無法方便、快捷的測量運輸機坡度。我隊緊急購置可調式水平坡度尺,滿足生產過程中快速測量運輸機坡度的要求,從而實現運輸機坡度快速調整,符合回采坡度。在運順、回順巷道內,選取標志層的5個取樣點,得出運、回順巷道內煤層的變化情況,生產班組利用多功能坡度儀和卷尺,在工作面以5、12、25、35、45、55、65、75、85、95、105、115、125 對應支架的運輸機上測算運輸機坡度和工作面采高,當井下測量坡度數據與圖紙測量數據誤差不超過2°,工作面采高不超過2.7m 時,工作面為層位正常,反之則工作面出現跑層傾向,須立即對工作面狀態進行調整,保證工作面回采不跑層,支架不出現不接頂現象。通過這一辦法,很簡單的解決了俯采過程中運輸機前進時坡度不易掌握的困難,為井下作業創造了很大的便利,保證了煤炭資源的有效回收。
在處理運輸機受煤層變化竄動上,也是采用數據化測量手段,以運順巷道掘進期間頂板激光中線為標準,在巷道硬幫側拉一根平行的參照鐵線,測量運輸機頭至參照鐵線距離,同時測量運輸機機尾安全出口距離,通過測得數據得知運輸機竄動量,由于回采推進過程中運回順高差相對減小,運輸機測得數據變化明顯,通過數據對運輸機的長度控制十分有利。為以后工作面回采提供了數據參照。工作面回采前,我隊在綜檢車間對液壓支架推拉缸連接頭加裝限位裝置,減少推拉缸連接頭推移過程中的余量,使運輸機推移過程中中板受力方向與運輸機推拉缸伸出方向一致,精確的實現了運輸機坡度控制。
通過SE1403 工作面回采,我隊建立數據統計表格,得出了在運、回順高差35m 以上時,工作面運輸機推進方向的坡度每變化1°,深度下降140mm 的經驗數據,以這個數據為基礎,實現了回采過程中前進方向角度的調整。
本工作面內過F21-2 斷層,斷層尖滅端延伸至工作面內,在工作面內最大影響范圍為15 組支架,推進時受影響長度為69.3m。斷層最大落差為1.3m。采用采煤機截割方式通過。2018年3月21日二班開始揭露斷層,2018年4月24日新一班脫離斷層影響區域。
過斷層期間,斷層處巖石較硬,采煤機鋒齒、葉齒更換較頻繁。我隊為了防止磨損采煤機滾筒葉片,加大了檢修力度,要求生產班班前利用15 分鐘時間進行班檢,對磨損嚴重的截齒、齒套進行更換,最大限度的保證采煤機滾筒完好。
本工作面受古河流沖刷影響,工作面內有“鍋底形”沖刷帶,沖刷帶與工作面斜交,在工作面最大影響范圍為53m(35 組支架),推進方向受影響長度為176m。
2018年5月,我隊開始做工作面前期準備工作,提前在運、回順施工探煤眼,在回順巷道煤壁軟幫側,發現底板有少量的煤,我隊制定了回采期間回順提前拉底,避開頂板巖石較硬區域的回采辦法。
2018年6月8日,工作面開始揭露沖刷帶,2018年6月13日,由于沖刷帶巖石變硬,采取打震動炮眼對工作面巖石預裂,使用采煤機配合掃貨方式進行過沖刷帶作業。在回采過程中,我們發現沖刷帶區域頂板巖石較硬,采煤機通過非常困難,底板巖石較軟,采煤機通過容易。為了減少沖刷帶全巖段對回采進度的影響,我隊針對沖刷帶巖性特點,在回采過程中根據沖刷帶“鍋底形”的特征及巖石厚度變化,隨時調整運輸機推進方向角度,即將揭露沖刷帶全巖段之前,運輸機提前5m 按照-15°拉底推進,其余區域按照-7~-10°推進,力爭避開沖刷帶巖石較硬區域或減少破巖量,降低設備磨損程度,加快工作面推進進度。
過沖刷帶前期,礦組織保安區人員、綜維隊人員在鉆場內對沖刷帶巖石區域施工注水孔并注水。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沖刷帶巖石受水浸泡影響,部分膠結性較差的巖石遇水膨脹碎裂,為回采工作降低了難度。通過實際生產過程中發現,注水較飽滿的巖石區域,回采過程中巖石呈暗灰色,截割難度較?。蛔⑺伙枬M的區域,回采過程中巖石呈灰白色,截割難度較大,截割后大塊巖石較多,設備磨損嚴重。
針對截割巖石期間設備磨損較嚴重情況,我隊仍采區采煤班每班班檢的方式,加大檢修力度,同時合理調控檢修班各包機組人數,對采煤機包機組、運輸機包機組加派人手,保證檢查、檢修到位。對采煤機包機組實行責任制,保證采煤機各部構件、采煤機各部螺栓每天檢查到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正?;夭蛇^程中的免檢部位,也要定期組織檢查。
工作面回采至注水較為飽滿區域時,頂板淋水量較大,在運順三角點區域較明顯,采煤班接班時,轉載機尾易積水,工作面鏟煤板前浮貨較濕,造成交接班過程中易堵倉,影響工作面推進進度。
為了解決堵倉影響,我隊將氣動隔膜泵改造,由原來的在水窩子內抽水改為使用抽水管抽水。要求生產班人員交班前,必須使用吊大布、吊PVC 管等方式,將工作面上幫淋水及時導入下幫,在3#架柱腳前,打設臨時水窩子,及時使用氣動隔膜泵將積水排出。同時定期對運順水溝進行清理,保證工作面水量增大時積水能夠順利排出。
工作面回采至注水不飽滿區域時,工作面運順三角點區域頂板淋水明顯變小,采煤機截割后大塊巖石較多,易在轉載點及煤倉處堆積影響生產。
為了減少大塊巖石產出量,我隊將破碎機襯板抽出一塊,大塊巖石量得到明顯控制,同時我隊在運輸機頭、皮帶機頭等處加強人手,保證大塊巖石及時得到處理,提高開機率。破碎機襯板抽出后,破碎機三角帶損壞頻繁,錘頭磨損加劇,使用壽命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