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9月29日,中國民航局為C919大型客機頒發型號合格證。自此,我國邁入了全球少數幾個能夠生產大型民用客機的國家之列。
這一成就,是中國商飛與航空工業集團數十萬名航空人執手連心、以心澆灌的合作碩果。
從機身與系統研制、生產制造、強度試驗到適航試飛,主制造商中國商飛和主供應商航空工業大力協同,調遣資源,共克技術難關,用實力、汗水和航空人的信念,為我國大飛機的騰空一躍打開了新的篇章。
現在,我國民用航空產業鏈已經強勁成形;未來,更廣闊的天空已經虛位以待。一心一意,我們一定會攜手辦好中國的大飛機事業!
你們“99”為功,逐夢云端,“1”以貫之,志在霄漢。集合作之力,托起華夏蒼穹之翼,聚汗水風骨,開拓中國航空之路。攻堅克難,敢為人先,讓航空報國成為奮斗的典范——合上是一部青史,打開是一片藍天。


在中法兩國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她藍圖初現;在航空工業哈飛與空客直升機,中國航發東安和賽峰直升機發動機的跨國合作下,她鳴音初啼;在民航適航審定中心及沈陽審定中心的支持幫助下,她翱翔藍天……
她是最美“吉祥鳥”AC352直升機和渦軸16發動機。在適航取證歷程中,合作各方聯合編制審核設計資料2.5萬余份,攻克難題100余項,完成試驗160余項,飛行試驗850余小時……最終填補多項國內空白,成為適航審定和研發制造多方攜手合作、砥礪奮進的典范。
愿未來的AC352和渦軸16將平安、健康與吉祥帶去更遙遠的地方,為國家應急救援體系鍛造新的翅膀!
為人類共一片天空,你們架設友誼橋;為世界同一個市場,你們放飛“吉祥鳥”。合作無遠近,環球同懷抱;雙贏舞盤旋,直升入九霄。


為什么要去宇宙?因為星星在那里。
當孩時的夢想演變為對深空探測事業的追求,他矢志不渝。
探月中,他領導創新了“中國方案”,實現月球背面探測器與地球之間數據高效傳輸,首次實現人類航天器月背軟著陸與巡視探測。
探火時,凝聚著他智慧的無數個首次提出的解決方案、首次突破的關鍵技術,推動我國實現了從地月系到行星際的跨越。
三十載耕宇牧星,他已將光榮與成就灑向星河;而在更深的穹宇、更遠的星光中,他的夢想依然在繼續。
登上峰巔,方知天闊;勇于探索,成就卓越。一手挽起嫦娥探月,一手送出天問探火,光澤九州,名貫山河,你的創造,榮耀中國。


矚目高遠、潛心奮斗,是他近四十年勇攀技術高峰的寫照。
在2018年的珠海,一架由他主持設計的特殊殲10B戰機橫空出世,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單發飛機實現5種過失速機動,標志著我國已經全面掌握推力矢量技術。
他和團隊突破了無憂慮高機動控制以及推力矢量超機動控制。今天,他們正在體系作戰、智能作戰的領域開拓進取。
以“先鋒”之名,他的人生已經融入殲10、“梟龍”、殲20等先進戰機的高遠航跡之中!更在新時代航空科技強軍強國的征程中!
你“創新進取”礪重器鋒芒,“忠誠奉獻”鑄龍騰東方。夢與藍天同框,聚合力攀科技高峰;心與風云共鳴,集眾智強軍興邦。心上飛起戰鷹的音符,你的人生融進強國的交響。


他是我國航空裝備跨代、跨域發展的探索者之一。
他以初心為犁,不斷為祖國開拓更廣闊的??疹I域。
他帶領團隊奮戰了數千個日日夜夜,通過分析海量數據攻克大量關鍵技術,成就了一次次的艦上平安起降。自此,我國實現了空中力量從陸地走向海洋的偉大跨越。
海天融匯了他的汗水,也見證了他的欣喜:當我國自主研發的多代戰機比翼而飛,當“飛鯊”游弋在深海的波光之上,當天海之藍映照著中國之紅……
跨代拓域志沖天,為國鑄就倚天劍!
鑄重器、喚雷霆穿越空間;掌風云、破強盾制勝決戰。強軍隊戰力,補裝備短板;給航母佩刀,為長天奉劍。你的目光是一串航燈,你的情懷是一片海天。


從一名剛畢業的博士研究生,到新型發動機研究室主任,他曾“初生牛犢不怕虎”;從發動機領域的新人到如今的國家重大專項副總設計師,25年后,他初心依舊。
面對重大專項任務,他帶領團隊瞄準動力技術前沿,將重點放在原始性創新,終于實現了新型發動機領域我國獨創獨有的重大突破,并帶動了多個領域基礎科學和工業能力的全面提升。
為了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先進動力,他曾經克服無數難關。未來,我國空天動力的自主創新之路,正在他和團隊的腳下越走越寬。
你傳火造心,瞄準科技的前沿;領率團隊,奮起無畏地追趕。讓創新成為成功的奠基石,把使命化作奮斗的動力源。小勇鑄大器,大國贊英男。


他是普通車床和數控車床雙料高級技師,更是高舉創新旗幟的大國工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為更精密加工發動機葉片,他發明了金剛石滾輪,敢為工具創新天。
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84個技術創新項目、63項成果轉化、解決564項生產制造難題,義務獻工5300余小時……
這些數字,無不詮釋著他“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為傳承,他還錄視頻,帶徒弟,深播“技能成就夢想”火種。
他以專業與激情,讓每一顆“中國心”加力澎湃!
你一身工裝,一臺機床,一顆雄心,一生夢想。青春出彩正逢時,年輕鑄心有力量,這是你人生的寫照,燃動力之火,亮家國之光。


她是精通數控加工的頂尖高手。
三十余年,她只做一件事:以精湛的技能,保證每一次火箭都毫厘不差地發射成功。
她創新“五步操作法”,有效解決了“長征七號”火箭發射平臺的閥體孔系加工難題,確保了新一代運載火箭精準入軌。
她攻克技術難題300余項,創造價值6000余萬元,在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導航等重大航天工程中,譜寫下大國工匠的卓越貢獻。
承擔近200次航天發射任務,她從未令人失望。她是火箭發射平臺“微雕師”,更是逐夢深空的巾幗英雄!
洞察微細,極致工藝;精琢毫厘,打磨國器。為火箭撫征衣,送嫦娥飛天宇。向你致敬!大國女工匠,人生寫傳奇。

建黨百年,當15架殲20戰機從天安門上空呼嘯而過時,他的眼中充滿了自豪與堅毅。
百年追夢,龍吟夢圓。
這一自豪時刻,是他帶領干部職工接續奮斗換來的。
他力推科研生產一體化和專業化制造,實現“從交付產品向交付戰斗力”轉變。
他推動核心能力自主化、關鍵能力專業化、一般能力社會化,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他著眼無人機系列化、產業化發展,為大國航空競爭蓄勢助力。
強軍路漫漫,新征程已啟。未來藍圖,他胸有成竹;強國之路,他勇毅前行!
布戰略之局,藍天在心做棋盤;走創新之路,使命在身勇為先。興裝助戰力,鑄飛龍在天,承傳報國志,淬信念彌堅,這是你的宣言,在奮進中完美奮斗,在平凡里創造非凡。

建造一個家,聽上去并不難;但在太空中打造一個獨屬于中國人的家園,千百年來夢隨神往,卻無先例。
而他,穩穩地接過了這夢想成真的重任。
在載人飛船交會對接、空間站系統方案制定與運營、天和核心艙和問天實驗艙研制與發射,成功的背后都有他……
他以超前的眼光、卓越的組織能力和沉穩卻執著的航天情懷,為我國太空實驗室長期在軌運行貢獻了尖端力量,推動我國載人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出云海筑天宮,領神舟踏足;于太空造奇屋,讓華夏居住。十年一座空間站,千秋一部問天書。你和你的團隊是奇跡的創造者,手牽一片星海,肩扛一頂穹廬。

27載,他與我國試飛事業風雨同舟,始終與風險為伴。
當遇到直20,他主動請纓,他勇戰未知,推動中國軍用直升機三代到四代的大步跨越,助力我軍“全域機動、立體攻防”戰略轉型。
他以無畏的精神和過硬的飛行技術,出色完成了直20首飛;他“扶上馬又送一程”,指導并參與多項高難高風險科目試飛,并提出30余項改進意見,有效縮短了研制周期,為直20的定型做出了卓越貢獻。
他以英勇強軍夢,托舉“空突利刃”拔地而起,鋪就飛天之路!
每一次升空,是為利劍開刃;每一回試飛,是在刀尖奔走。闖禁區,生死等閑看;碰極限,昂首不回頭。你為強軍顯身手,翱翔藍天最風流。

四十余年間,他將對飛行的熱愛灑在了藍天的各個高度。
擔任空軍飛行教員15年,培養了數十位戰斗機尖子飛行員,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進入民航后,他一邊精飛多種民用機型,一邊攻關飛行難題,推動我國民航安全體系建設,成為少有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飛行專家。
進入飛行校驗專業之后,他緊盯新技術發展前沿,領飛高難高險任務,以理論和實踐創新為行業分憂、為用戶解難、為國防助力。他正帶隊發展無人機校驗,推動我國校驗飛行事業國際領先!
你在藍天的航校,磨礪雛鷹;你在蒼穹的天路,筑基安全。戎裝踏云端,熱血煉驕子;踔厲強民航,航程入霄漢。為祖國而飛,心作翅膀展雙翼,韶華濃抹畫蔚藍。


六十余年前,一位青年曾對黨旗莊嚴承諾:要在遼闊自由的藍天畫下中國人自己的航跡。為此,他奉獻拼搏,以身許國一甲子。
作為新中國首位畢業于劍橋三一學院的博士,他毅然投入祖國懷抱,并在振動與信號處理領域力爭國際一流。
成為行業管理者后,他組織攻克三代機關鍵核心技術,推動多型飛機的研制。
作為我國著名的航空系統工程專家,他勇挑重擔,為國產大飛機、發動機和機載事業繪就藍圖,全面推動航空科學的戰略發展。
藍天不負追夢人。他的一生奉獻,終換來中國航空事業的百舸爭流、千帆競發……
為華夏遠航,你把白云化作諫言書;為民族騰飛,你給藍天設計航空路。睿智的思想走在杰出的前方,平凡的身影站在淡泊的深處。揚帆云海是塊壓艙石,守望天疆是棵常青樹。


他參加和領導研制出了我國一至三代防空導彈;他主導研究的“近快戰法”屢屢擊落侵犯我國領空的外國偵察機;他的學生已經陸續成長為我國空天防御事業的頂梁柱……
但他從不覺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空天防御是系統工程,是依靠團隊的事業。完成是靠大家、靠團隊,我頂多是個帶頭領班的?!?/p>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在思考具有中國特色的空天防御技術發展道路。
投身航天事業62載,為祖國空天防御技術發展的終身奉獻,是他最浪漫的燃情歲月。
一生為空天防御事業,守不眠的燈,灑無聲的汗;一生將國器錘煉,攏大地的火,鑄倚天的劍??焖贁r截,精準打擊,你用青絲白發編織萬里天網,日月鼓掌,星光點贊。


航空發動機— 現代工業技術的皇冠,其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
他深耕遠山三十年,打造出了全球領先的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車臺,讓中國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為航空發動機事業加速發展鋪平了跑道。
功成身就之后,他主持關鍵技術預研,制定我國航空動力跨世紀戰略發展路線,為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貢獻大智慧;他力推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讓山海共享祖國航空事業發展成果……
他以畢生熱情與智慧,奉獻給“航空報國”的誓言,將中國航空發動機的尾焰滋養得愈加絢爛。
擇一事,以命前往;終一生,不負信仰。為鑄中國心把最深的沉默當作最美的輝煌。藍天的航跡是你的足跡漫長,風雷的呼嘯是你的名字大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