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了石黑一雄自1986年至2006年間最能簡要表現其思想敏銳性變遷的18篇訪談。這20年是石黑一雄寫作生涯中的黃金時期,在此期間,完成了他最重要的兩部作品——布克獎獲獎作品《長日將盡》和《莫失莫忘》的創作,為他在十年后折桂諾貝爾文學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商務印書館2021年10月出版
《尋鯨記》不僅是一部尋訪鯨類及其文化的博物書寫,更通過審視鯨在人類世界、歷史、藝術和文學中的多樣角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理解人與生物關系的全新視角。從科學史角度,講述幾代鯨類學家的冒險故事和探索歷程。獨樹一幟的非虛構寫作風格,半是旅行手記,半是回憶錄,趣味與新知兼具。
憑借近年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河北大學燕趙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劉振東有效地捕捉到了中西文化間的這場思想觸碰,并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理念為最終目標,以儒學思想的當下闡釋為研究對象,開啟了“仁”與“共”的學理研習。最終,將與相關論題的所思與所想凝結為《仁與共在:儒學思想今釋》。
《巨浪來襲:海面上升和文明世界的重建》作者以其獨特的嚴謹和智慧解釋了海面上升所帶來的威脅。這是一份全面且富有說服力的調查報告,同時也是一部可怕的、有科學依據的、與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沿海城市息息相關的影片。
《大河之上》,像一本關于黃河前世今生的“百科全書”,魚禾從地理、歷史、人文和自己的家族生活等方面去深入追溯,在大時空背景下還原了黃河本相,勾繪出它在大地上曲折蜿蜒的形象,梳理出它在歷史進程中對人類生活和文明的重要影響,從而提出人與河流、人與自然怎樣繼續相處的嚴肅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