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2000年,參加北京申辦奧運會工作。申奧成功后加入北京奧組委,任新聞宣傳部、文化活動部副部長、火炬接力中心主任、火炬接力前方運行總指揮。奧運會后創建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任秘書長,負責奧運遺產管理及奧林匹克體育文化推廣工作。2011年,加入中國紅十字會,任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國際聯絡部部長。
作為大型體育賽事的重要組成部分,火炬接力是一屆體育盛會的序幕和重要儀式,是體育文化的一大展現方式,也是最強有力的傳播工具。
從古代到現代奧運
火炬接力源于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源于古希臘人對火的敬畏和對和平的向往。希臘神話故事描寫了普羅米修斯盜火,人間從此有了溫暖和光明。人們以火來寄托對美好世界的向往,表達對和平、光榮與夢想、勇氣和力量的贊美。
從公元前776年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火就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人們聚集在奧林匹亞赫拉神廟之前舉行神圣的儀式,女祭司雙手伸向天空,吟唱頌詞,祈求太陽神阿波羅將圣火賜予這一屆奧運會,采用凹面鏡聚焦陽光采集到火種,點燃火炬。隨即,被推選出的火炬手將奧林匹克之火傳遞到希臘的各個城邦,告訴人們奧運會就要開始了,一切戰爭立即停止,這也是今天“奧林匹克休戰”的來由。
公元2世紀后,羅馬征服了希臘,盛極一時的古代奧運會走向衰落。從公元前776年開始到公元394年終止,古代奧運會及其火炬接力活動舉辦了293屆,歷時上千年。其延續時間之長,影響之深遠,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絢麗篇章。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在奧林匹克運動發祥地希臘雅典舉辦,開啟了輝煌新紀元。承襲古代奧運會的精髓,通過一系列宏大莊嚴瑰麗的儀式,通過奧林匹克格言、信條和奧林匹克憲章,使奧運會成為超越賽事的體育文化盛會,成為一種哲學理念和人類生活方式的倡導,以體育促進人的身心和諧發展與世界的和諧共榮。
為了強化這一特質,力顯奧運會所具有的獨特歷史傳統和精神內涵,推動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1934年,國際奧委會雅典會議決定,將火炬接力納入奧運會儀式。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在柏林舉辦,火炬接力首次成為奧運會的組成部分。
火炬接力價值何在
從莊嚴神圣的火種采集儀式到點燃主會場火炬塔,火炬接力把奧運會從競賽場地擴展到更加深遠的維度,為體育賽事增加了巨大的精神和人文價值,成為運動會最重要的宣傳推廣手段和工具。奧林匹克之火的精神價值和火炬接力這種神奇的傳播力量得到全世界認可,逐漸被納入各類綜合性國際大型體育賽會之中,如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世界軍人運動會,以及亞運會等區域性大型綜合賽事的法定組成部分和重要儀式內容,也成為中國國內大型體育賽事的規定動作,并被賦予以下定義:
序曲和前奏——火種點燃,運動會序幕開啟。作為運動會前的重要儀式和文化盛典,火炬接力通過傳遞活動把賽會就要召開的消息傳遍四方,喚起人們對本屆賽會的關注、期待和支持;
分享和參與——火炬接力創造了公眾參與的最高方式,也是主辦城市回報各方支持、分享光榮與歡樂的重要方式,讓火炬接力途經城市“做一天賽會的主人”;
展示和傳播——火炬接力作為僅次于運動會本身的最大規模的宣傳展示活動,以一種獨特的、充滿情感力量的方式傳播舉辦地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民俗風情和建設成就,展示人的精神風貌;宣傳賽會舉辦理念,傳播和平友誼、公平競爭、追求卓越、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
激情和力量——運動會之火的象征意義、火炬手的人生故事,傳遞活動的壯美背景和節日般的歡樂氣氛,空前激發舉辦地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匯聚成支持賽會、奉獻賽會、推動發展的巨大力量,為即將來臨的運動會創造良好的社會和輿論氛圍。
當代運動會火炬接力活動由火種采集儀式、傳遞活動、點燃開幕式主火炬塔構成,其基本形式是:在運動會開始前100至30天進行取火儀式,隨即沿著預先設定的路線,通過一位又一位火炬手以接力的方式將火種傳遞到開幕式主會場,主火炬塔被點燃的時刻,宣告運動會正式開始。主火炬在運動會期間持續燃燒直至在閉幕式上緩緩熄滅,運動員們在燃燒的主火炬輝映和見證下,拼搏賽場,勇創佳績。
回首北京奧運旅程
燃燒的火焰、奔跑的火炬手、精彩紛呈的傳遞路線、歡呼的人群和節日般的歡樂氣氛、主火炬塔點燃的瞬間……火炬接力這些與生俱來的特性賦予其不可思議的神奇魔力?;鹁娼恿λ街?,人們傾城出動,沉浸于激情與歡樂之中,擯棄分歧與隔閡,盡情感受和平、友誼、平等、奮斗為樂、希望和夢想的美好情感,并隨著火炬一步步接近主會場的過程,不斷凝聚成提振民族精神,期盼、支持、參與體育盛會,讓世界更加美好的力量。
抓住機遇、充分發揮火炬接力的傳播、展示作用,最大限度發揮其價值,是各類體育盛會主辦城市的重要任務。2001年,北京贏得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2008 年3月24日,北京奧運圣火在奧林匹亞點燃,在希臘全境進行了為期6天的傳遞活動并乘專機抵達北京;3月31日,盛大的奧運圣火歡迎儀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4月1日,火炬接力自北京啟程,踏上全球傳遞之旅。行程130天,跨越五大洲,并首次實現圣火抵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20000 多名火炬手以接力方式手手相傳,于8月8日將圣火傳遞到北京鳥巢開幕式主會場,10萬現場觀眾和全球40億電視觀眾見證了火炬塔點燃的瞬間。
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以傳遞范圍最廣、傳遞路線最長、參與人數最多而載入奧運史冊。這個非凡的旅程,讓世界的目光追隨奧運之火的足跡聚焦中國,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奮斗進取、追求和平發展的嶄新形象。境內傳遞,億萬人民熱烈參與,增強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形成舉國期待奧運會的熱烈氛圍。
疫情之下積極應對
2022年北京冬奧會之后,全球的目光將轉向成都,聚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當大運之火點燃,火炬手們將舉起“蓉火”,傳遞本屆大運會舉辦理念、成都的城市形象和人文精神。
然而,由于世界范圍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這個值得期待的時刻也伴隨著巨大的挑戰,傳統而經典的賽會舉辦方式不可避免的要做出調整,從東京奧運會到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的呈現方式也做出了重大改變。如何在這樣的形勢下組織實施好大運會火炬接力,是成都面臨的全新課題。
我們已經看到,火炬接力方案在不斷優化調整。應對疫情,大運會火炬接力立足高校,面向青年,展示與傳遞相結合,公開與有組織進行相結合,在既滿足人的參與,又確保有序安全可控上做出了積極探索。相信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的魅力成都,將充分借鑒已有經驗,立足實際,敢于實踐、勇于創新,采用多種手段,將火炬接力做出自己的特色。
回首奧林匹克運動偉大而曲折的發展歷程,我們堅信人類必將在光明與黑暗的較量中取勝,堅信火炬接力將照亮前行的道路,帶給人們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