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勤

摘要:規范企業的信息披露,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工作,對內有助于企業提升日常管理水平,對外有助于增強企業自身的公信力,從而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信息披露包括了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非財務信息的作用能夠幫助信息使用者更好地評判企業狀況和發展潛力。本文主要是對我國企業當下非財務信息的披露進行研究,分析當前企業的信息披露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符合我國國情和發展實際的解決方法,提供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非財務信息;財務信息;信息披露
披露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展現未來發展規劃及預期風險與收益,能吸引更多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增加企業的資本,促進企業的長期良性發展。企業披露社會責任履行情況,能吸引社會各界的關注與監督,減少企業內部的腐敗及違法違規行為,還能以較小的成本與投入,對企業形象進行正向宣傳,提高企業社會知名度和經營發展。
國外學者對非財務信息披露的研究很早就開始了,并且也取得了一些具有價值的成果。但是不同的國家之間存在國情、文化、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各個國家的研究進程以及關于非財務信息披露的內容等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AICPA、FASB等組織已經開始逐步重視對非財務信息的披露。但在我國,相關研究的起步較晚,成果相對一些發達國家而言較少,同時也反映出一些問題,比如:沒有明確對非財務信息的概念及內容,沒有統一把控對非財務信息披露的質量,關于非財務信息披露內容的框架和規定目前尚無權威的機構來進行專門發布等等。另一方面,對非財務信息及其披露進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加深對財務報表中相關數據信息的理解程度,提升相關財務數據的解釋能力,更加客觀、有效、正確地對管理層所提供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進行判斷與評價,因此,相關研究對于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價值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前期相關理論研究的分析
我國學者對相關概念也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有研究將那些因為不符合相關條件所以未進入會計信息系統,但與企業生產經營有聯系的信息定義為非財務信息。2014年有專家對非財務信息的定義則是無法用貨幣衡量或者雖然可以衡量但一般不列示在財務報表中的信息,同時這些信息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過程。2015年有專家將非財務信息與財務信息進行對比,認為非財務信息是由會計系統提供,以非財務資料的形式,客觀的存在于經濟系統的信息傳遞過程中。
通過查閱國內外關于非財務信息及其披露的研究,本文認為:相較于國外,國內關于非財務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相對晚一些。20世紀初期,我國派遣了多位學者去歐美國家學習先進的會計制度并將其翻譯成中文帶回國內供各類企業學習參考,但是由于我國和西方國家在社會背景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謂的先進制度不能完全適用于我國,因為早年我國實體經濟不發達,資本市場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差距。因此,在20世紀,我國關于非財務信息披露的研究很少。到了21世紀,隨著經濟社會與學術研究的同步發展,我國對非財務信息及其披露的研究才算步入了正軌。
對于非財務信息及其披露未來研究的方向,研究認為,需要明確的界定非財務信息的相關概念,尋求更加準確衡量非財務信息的方法,解決其披露體系不成熟、計量難等問題。同時,要拓展理論基礎的范圍,引用其他相關理論來對現有理論進行相應的補充與輔助,共同解釋現實中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結合我國當前國情和資本市場情況,深入研究我國在特殊制度背景下的非財務信息,構建出有中國特色的非財務信息理論體系,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非財務信息披露水平。
二、非財務信息披露分析
(一)非財務信息披露的內容及方式分析
非財務信息披露的涉及內容十分廣泛,其中最常見的是企業的基本信息、行業的背景信息、公司的治理結構、企業的人員信息、經營的業績說明、機遇與風險等前瞻性的信息等。
非財務信息披露的方式分為定期披露和臨時披露。定期披露可歸結為年度報告、半年報、季度報告,監事會及董事會工作報告、內部控制評價報告,財務決算報告、預算報告、審計報告等,而臨時披露的發布時間不定,主要是有關日常生產經營情況、各項會議召開情況等信息。
(二)非財務信息的特點及披露應遵循的原則
非財務信息不完全滿足可定義性、可計量性、可靠性和相關性。如果說財務信息偏向于專業語言,那么非財務信息就是大眾化語言。因為在通常情況下,對財務信息有足夠的理解是需要有相關的專業知識,而在非財務信息中,一部分是關于企業各方面情況的文字描述性信息,更加易于大眾理解。除此之外,非財務信息還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空間維度上具有廣泛性。和財務信息主要來源于企業內部不同,非財務信息的來源既包括企業內部,又包括企業外部。第二,時間維度上具有延續性。和財務信息通常情況下只與企業過去發生的事項有關不同,非財務信息既可能與企業過去的事項相關聯,又可能與企業現在發生的事項甚至將來會發生的事項相關聯。第三,非貨幣性。財務信息一般是定量的數據,而非財務信息通常情況下是一種定性描述,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以貨幣形式出現。第四,真實性。對于內部的非財務信息而言,企業刻意掩飾控制的可能性相比于財務信息而言較小,而對于外部的非財務信息,通常情況下并不由企業所干預及控制,因此顯得更加具有真實性和可信度。第五,內容上的多樣性。財務信息主要是以貨幣為主要形式的數據資料,而非財務信息的內容更加豐富,且所包含的信息范圍更加廣泛。
三、案例分析
W公司是一家集糧食收儲、大米和油脂加工、大米淀粉糖和蛋白粉系列產品生產銷售及科研開發于一身,作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應用基本覆蓋了食品、飼料、飲料等多個領域。
(一)披露的非財務信息內容分析
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中,W公司的信息披露都包括定期披露和臨時披露,定期披露涉及年度報告、季度報告,監事會及董事會工作報告、內部控制評價報告,財務決算報告、預算報告、審計報告,臨時披露則是各種公告,但是沒有找到其單獨披露的社會責任報告。
1.公司簡介與基本情況
在年報的第二節披露了公司的簡介,其中包括公司信息、聯系人和聯系方式、信息披露及備置地點和其他有關資料。董事會秘書、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有所更改,同時增加了證券事務代表的聯系方式以及公司聘請的報告期內履行持續督導職責的財務顧問。在財務報告章節的第三部分又披露了公司的基本情況,篇幅較少,主要包括公司的變更情況、發行普通股情況、公司地址、法人代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所屬行業、經營的范圍等信息。其以定性描述為主,無定量披露,以文字和簡單表格的形式,披露的篇幅較少,往往不足兩頁。
2.公司業務概要
2016年年報中由于公司實施暫時性停產措施,業務概要篇幅極少,不足一頁。而2019年年報該章節占6頁,對主要業務、主要資產重大變化情況、核心競爭力分析披露較為詳細。不僅介紹了主要產品及用途、公司所屬行業的發展階段,還介紹了公司的生產、采購、銷售、結算等經營模式,讓信息使用者對企業所處行業的特點及產品的結構、核心競爭力及持續發展能力有所了解。
3.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該部分的篇幅較多,以定性描述為主,定量描述為輔,表現形式是文字和簡單的表格。2016年報該章節第一部分概要中披露了公司召開董事會的次數和主要內容,表明收回股權轉讓款、爭取政府獎勵資金、債權債務處理、遵守公司紀律及成本控制等情況。2019年報的概要部分則是披露了公司的主要經營業務及原因、收購控股情況、產業結構、區域布局、各業務板塊的發展策略,隨后,對經營業績的收入與成本構成、客戶及供應商情況、費用等各項指標進行說明。
4.重要事項披露情況
在此,部分是以表格的形式披露收購報告書或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所作的承諾以及首次公開發行的或再融資時所作承諾等各項情況,包括承諾來源、承諾方、承諾類型、承諾內容、承諾時間、承諾期限和履行情況,
5.股份變動及股東情況
該部分披露包括股份變動情況及其原因、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情況,表現形式以表格為主,因股份轉讓與控制人變更,
6.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情況
W公司以表格陳列方式在高層管理人員方面披露篇幅較大,文字的描述較少。不僅披露了現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基本情況,還詳細說明了各人員的任職情況,包括專業背景、主要的工作經歷和在公司的主要職責。
7.公司的治理情況
從基本情況來看,2019年報中增加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的召開次數和董事會具體構成情況的披露,減少了投資者、績效評價與約束激勵機制、相關利益者的披露。
(二)非財務信息內容存在的問題分析
1.內容存在遺漏,披露方式過于單一。
非財務信息可以通過許多路徑來進行披露,但企業的路徑選擇往往局限于年度報告。公司沒有單獨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社會責任報告是隨著人們認知的提高和對環境的重視由綠色經濟引出的概念。目前,我國仍處于自愿披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階段。
2.披露表達方式單一。
披露非財務信息的表達方式包括語言和圖表以及數據等。W公司披露非財務信息,表現形式都為文字描述和簡單的表格,并未結合語言、圖表和數據等多種表達方式進行非財務信息的披露。
四、啟示與建議
通過對W企業的分析研究,本文得到如下啟示:W企業對非財務信息的披露在內容上做的還不夠完善,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從《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白皮書》來看,在2018年,責任報告不論是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有質的改變,邁入“綜合性社會責任報告+專題報告(M)+區域報告(N)”新時代,報告的數量創近年來新高,上市公司報告數量也有所增長。2019年發布報告的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比2018年提升了7.42%,2020年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從總體來看,仍存在較大的改進空間。
本文建議:需要加大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披露組織和披露制度的建設,不斷優化披露的過程,提升相關披露人員的專業技能和人員素質,將財務管理、財務監督等各機制相結合,不斷改進和完善非財務信息的披露機制。
參考文獻:
[1]李亞玲,趙娟.上市公司綜合報告的非財務信息披露質量評價[J].財會月刊,2014(12).
[2]孫宏英.年報非財務信息中所隱含的財務信息—基于上市公司多案例分析[J].財會月刊,2015(34).
[3]趙雪琴,趙書瑤.企業財務報告披露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69-70.
[4]王迪.中小企業財務報告披露問題探討[J].商業經濟.2017,(10):106-108.
[5]柏正瓊.關于我國現行企業財務報告信息披露的思考[J].2017,(9):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