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穎超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6)
中小企業是我國一個數量巨大,最具創新與活力的企業群體,在增加就業、穩定增長、促進創新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作為國民經濟主力軍的作用也日益凸顯[1]。隨著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政策的落實,我國中小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將會面臨著更大的空間、更多的機會,具有更強的活力。然而,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會經常面臨著資金缺失、信息資源匱乏等問題,影響了企業的健康發展。競爭情報可以在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中提供對策,能在一系列的重大決策中提供決策依據,并且可以在面臨緊急情況時制定應對策略,避免發生重大決策失誤,使中小企業能夠了解現實和潛在的競爭對手,感知競爭環境,了解本企業的弱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目前,競爭情報工作已經成為中小企業經營和發展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筆者對面向中小企業的競爭情報服務展開研究,對國內外中小企業競爭情報工作研究現狀進行梳理,指出中小企業開展競爭情報服務時出現的問題,并且針對目前中小企業開展競爭情報的情況得出一些思考,以期使我國中小企業競爭情報服務的展開更加科學、合理,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國內學者對中小企業競爭情報工作從不同方面展開了研究,比如:張立瑋、鄭彥寧認為,阻礙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原因有資金不足、人才匱乏、競爭情報短缺等[2]。宋新平等人對中小企業的競爭情報需求進行的研究,他們認為中小企業同大型企業一樣都對競爭情報有著強烈的需求,因此,中小企業在獲取情報時必須采用并實施動態靈活的戰略[3]。呂著紅認為中小企業在進行競爭情報工作時可以依賴外部情報咨詢服務機構[4]。王洪亮基于 Herring模型,構建了基于大數據的中小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模型[5]。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部分學者開始關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在中小企業競爭情報里的應用,利用這些技術可以大大促進企業搜集、分析、利用情報的能力[6-8]。
國外學者也從不同角度對中小企業的競爭情報工作展開了研究。如James J.Chrisman等人認為企業外部的競爭情報支持可以幫助中小企業獲得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9]。為了便于中小企業競爭情報的應用,Teresa Guarda等將中小企業競爭情報流程分為計劃、技術、情報、傳播等[10]。Maria 等基于服務行業保持競爭優勢的實證研究提出了中小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模型,旨在幫助企業獲取競爭優勢[11]。Conway Lackman 等提出了由情況/環境分析、產品規格、促銷和地方、定價及最終預測等組成的中小企業競爭情報預測系統,建議將預測系統整合到中小企業競爭情報系統中[12]。國外也有很多學者關注將新型科學技術應用到競爭情報的研究,如D.Rader指出結合云計算技術,企業能以比競爭對手更少的資源實現快速發展,獲得更強的競爭力[13]。
從上述研究中發現,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壯大,各國學者都在嘗試探討中小企業的競爭情報需求、競爭情報系統的構建、競爭情報的獲取戰略以及新技術在競爭情報系統中的應用等。然而,還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并不重視競爭情報工作,筆者認為探討當前環境下開展競爭情報在中小企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探討中小企業競爭情報服務供給途徑,對促進中小企業健康有序發展以及中小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信息社會,控制信息就等于控制企業的命運,失去信息就等于失去了一切。競爭情報的概念從引入我國到現在已經幾十年了,競爭情報服務作為企業了解競爭對手優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已經得到大部分企業的重視和認可。但是對中小企業來說他們的競爭情報意識仍然比較淡薄,還沒有意識到競爭情報在企業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學者對河南省的400家中小企業的調查中發現,有85.26%的企業不知道競爭情報的概念,只有14.74%的企業認識到了信息的價值,知道競爭情報的概念[14]。這說明中小企業普遍缺乏競爭情報意識。
從目前來看,雖然有些中小企業已經開展了一些競爭情報工作,但是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備的競爭情報系統,情報工作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即使已經開展了競爭情報工作也是由一些工作人員代勞,沒有專業的情報人員。這也說明中小企業的競爭情報工作只是針對某一問題而展開的,情報機制不夠成熟,也缺乏一定的規范性,無法保證情報工作的連續性和系統性,這都是由于中小企業對競爭情報服務不夠重視造成的。
企業的競爭情報工作需要信息、情報、管理方面的人才,然而相較于大企業很多中小企業在這方面的人才是嚴重缺乏的。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中,人才是關鍵,是核心,中小企業急需一支掌握現代情報信息科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具備嫻熟的專業技能和信息處理開發與利用能力的專業競爭情報人才隊伍。
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搜集各類情報廣泛使用的渠道還是通過咨詢企業客戶、百度等搜索引擎、通過網上的開放資源,如企業網站、政府網站等,通過各種商貿展會或相關會議、通過企業員工等,只有少部分企業會通過第三方咨詢公司或專業的信息提供商,采用一些先進的信息技術獲取信息。由此可見,中小企業獲取競爭情報的渠道和方法單一,獲得的信息缺乏情報延續性,對企業的參考價值不大,很難作為企業發展戰略決策的依據。
中小企業的信息管理能力較差,難以形成順暢的信息識別、獲取、處理、儲存以及運用的過程,對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掌握的較少,缺少競爭情報系統平臺,阻礙了中小型企業有效利用信息和情報來制定及實施競爭性策略。特別是在如今的大數據環境下,信息數量激增,新技術層出不窮,中小企業競爭情報工作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經上述分析發現,我國中小企業競爭情報工作開展情況并不樂觀,但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中,競爭情報已經成為中小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長久健康發展必須要開展的一項工作。特別是針對我國中小企業競爭情報工作目前相對自由、松散的狀態,結合上述研究,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我國中小企業競爭情報服務的展開。
中小企業普遍對競爭情報工作不夠重視,認知度偏低,這與國外的中小企業有一定的差別,國外的中小企業十分重視競爭情報工作,并將競爭情報工作提升到企業戰略層面上來[16]。因此,我國中小企業應該積極組織并參加競爭情報活動,學習有關競爭情報的知識,尤其是公司的領導和主管更應當加強競爭情報知識與技能培訓,參加行業舉辦的競爭情報會議和活動,或者邀請競爭情報專家來公司培訓或者舉辦講座。
不同類型的企業有不同的情報需求,對于類型多樣的情報需求,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組建競爭情報網絡是一個很好的解決策略。由于中小企業在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比較緊張,每個企業的部門設置、工作重點都不一樣,每個企業可以針對自身的發展方向、人員素質、業務需求等因素,建立企業內部有關自身、競爭對手、競爭環境、競爭策略的情報網絡,如可將各部門的主管組織起來,作為競爭情報小組核心成員,為企業的決策層提供建議,對搜集來的信息進行評價和甄選。這些主管必須對情報信息具備很強的洞察力和甄別能力,了解本企業未來發展的趨勢,甄別出真正對自己有利的信息,保證情報工作的有效進行。另外,可將全體員工、董事會成員,甚至是將本企業的合作商作為情報小組的虛擬成員,召集他們定期為情報小組提供關于市場、對手、環境的動態信息,從而形成企業的內部情報網絡。
中小企業如果僅僅依靠企業內部的競爭情報網絡開展情報工作很難擁有自身發展所必需的情報技能和專業知識,因此亟須從外部獲得此類支持。一般來說,可以為企業提供競爭情報的有:政府機構、圖書情報機構、第三方營利性機構。
政府機構是指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總和[15]。政府機構在中小企業的競爭情報服務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是中小企業競爭情報重要的供給主體之一。政府機構為企業提供的競爭情報服務主要包括3方面:①政策供給,包括建立區域發展相關的政策、企業政策等,還要不斷健全已有的法律法規體系和政策體系,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②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政府擁有龐大的信息搜集渠道和情報資源,能夠有效地幫助中小企業開展競爭情報服務。③引導服務,政府會根據國家或者區域的發展目標正確的引導企業開展情報服務。因此,政府在中小企業開展競爭情報服務時不只是為企業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更重要的是為中小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制度環境和正確引導中小企業開展競爭情報工作。
圖書情報機構是指各類情報所、圖書館機構,圖書情報機構擁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①這類機構擁有豐富的紙質資源以及電子數據庫資源;②圖書情報機構擁有一批專業的情報人員,他們擁有深厚的情報學理論基礎,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高質量的競爭情報服務;③掌握了先進的信息分析技術,提高了競爭情報獲取的時效性、準確性和高效性。
第三方營利性機構是指各類管理咨詢、信息咨詢、市場咨詢類的公司,這一類機構主要是針對某一問題為企業提供綜合性的解決方案,營利性機構對市場足夠敏感,能夠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靈活地為企業提供競爭情報服務。
在大數據時代,中小企業的競爭情報工作不僅要依靠傳統的情報分析法,如SWOT分析法、頭腦風暴法、定標比超等,還要根據時代的發展,應時而為,靈活運用多種情報分析方法,這樣才能夠從容應對企業的競爭情報需求。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出現了很多新的分析方法,這些方法與情報分析方法有許多相同之處,但是在情報處理方面更有效率。①這些分析方法能夠對情報進行深層次分析,發現情報之間的關聯性,提升情報的價值;②這些分析方法能夠對各種形式的數據進行分析,有效融合多源數據;③這些新的情報分析技術能夠大大提高企業的情報工作效率。所以,靈活地運用多種情報分析方法并進行創新,既能提高企業的情報處理效率,又能夠幫助中小企業充分的挖掘情報的深層價值。
道德規范與法律法規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競爭情報從業人員的職業規范都將道德規范和法律法規放在了一起,它們之間相互協同,互相制約,一旦企業的競爭情報人員違背了道德規范就一定會面臨法律的風險,而遵守道德規范就是企業避免法律風險最根本的起點。中小企業在開展競爭情報工作時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防止越過道德的邊界,合理合法地進行情報工作。①培養中小企業競爭情報從業人員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鼓勵從業人員學習與競爭情報相關法律法規,一方面,讓從業人員了解到何種行為能產生何種后果,對已經發生的問題怎樣通過法律的途徑解決,另一方面,增強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了解開展競爭情報工作時遵守法律法規的重要性,防止他們在從事這項工作時越過法律的邊界,帶來嚴重的后果;②中小企業要保持自律,對企業員工展開法律培訓,經常檢查競爭情報從業人員的行為,并將他們的行為納入績效考核中,一旦發現有違法或違背道德規范的行為發生要及時制止,并做出相應懲罰。同時,企業還要和相關行政部門、法律部門相互協調、相互配合,防止其他企業的違法行為侵犯到本企業的利益。
中小企業競爭情報工作的有效展開,可以幫助企業提升戰略地位,實現利潤最大化,使其處于競爭優勢。筆者闡述了中小企業發展現狀以及研究意義,對國內外中小企業的競爭情報服務研究趨勢進行梳理,指出中小企業開展競爭情報服務時出現的問題,并重點論述了中小企業的開展競爭情報服務的策略,主要包括:提升競爭情報在中小企業的認知度,開展競爭情報培訓;建立內部情報網絡;注重利用企業外部的競爭情報服務機構;靈活運用多種情報分析方法;遵守道德規范及法律法規。以期推動我國中小企業的競爭情報服務更加科學有效地展開,切實改善中小企業的競爭情報服務存在的問題,使中小企業健康、有序、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