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曄,袁 亮,夏正晶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技能大賽的廣泛普及,引發了對傳統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的迫切需求。電子商務技能競賽包括網店開設裝修、運營推廣和客戶服務三個模塊。從技能競賽內容來看,三個模塊競賽重點仍然是考核學生的網店運營推廣能力。所以,《網絡營銷與推廣》課堂教學有必要與技能競賽內容進行對接。如何利用在技能大賽中已獲得的成果推進《網絡營銷與推廣》課程標準改革十分迫切。通過大賽可以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改善日常教學資源的協調利用機制、增進校企合作和指導專業課程標準建設及評價機制的改革,進而促進《網絡營銷與推廣》有效課堂構建與實踐。
作為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頂級賽項,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自201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八屆,并于2019年開設高職組賽道,在全國高職院校掀起創新創業創效熱潮。在此背景下,雙創型人才培養成為高職院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雙創型人才培養在眾多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做了實踐探索。作為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網絡營銷與推廣》如何通過課程改革來更好的服務雙創型人才培養值得思考,有必要對《網絡營銷與推廣》的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網絡營銷與推廣》課程的重要性體現在它是電子商務技能競賽重要內容之一。然而在《網絡營銷與推廣》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②。
目前本門課程以網店開設和運營實際操作流程為主線進行匯編,教師按照這一順序講授網店運營的原理、方法、策略和技巧。但是實際上每一個項目又細分為很多任務,導致在講授過程中,前后項目和任務之間沒有太多的關聯,學生認不清網店運營崗位和具體學習內容之間的關系。在考核方式上,未緊密結合賽項標準內容來優化考核機制,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在教學方法上,未徹底執行與網店運營對接的網店運營實操,導致課堂內容與前沿技術脫節。同時,教賽存在脫節,對于實踐性非常強的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并不適合③。
目前《網絡營銷與推廣》課堂教學模式還是停留在理論講授和實訓實操階段,這種教學模式雖有所改進,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有問題:一是理論授課與實訓實操脫節,二者不能有效吻合,理實一體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二是教學模式難以契合技能競賽,“課崗賽創”沒有有效融合。三是授課教師理論功底差,講課不深入。由于缺乏實踐工作經驗,難以把握課程教學與“崗賽創”有機銜接,尤其是如何將崗位考核融入課程當中舉措不多。同時,工學結合不足。相關的比賽內容沒有較好地通過課堂再現;“1+X”正在試點過程中,未能充分融入課堂教學,導致學生難以深入接觸現代化的電子商務理念,難以解決課堂與企業實際脫節的問題,更談不上營造真實的企業氛圍④。
《網絡營銷與推廣》教學過程中未融入雙創教育理念,認為網店運營原理和推廣課程難以融入創新元素,僅僅是完成理論和實踐授課。學生沒有形成創新思維,不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創新。實際上《網絡營銷與推廣》是可以融入創業教育和創新設計的,如一些推廣問題如何優化,網店推廣思路如何改進,在創新基礎上進一步如何撰寫策劃書等,都可以用來挖掘學生創新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內容改革的目標是能夠獨立開展網店經營;能夠完成網店的推廣;能夠對基本的電子商務顧客服務問題進行解決。根據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將《網絡營銷與推廣》課程定位為:網店運營實操、提升能力和突出課程主干地位⑤。第一,將技能競賽大綱和標準貫穿于學生的日常技能學習中。例如,近幾年競賽中必考的網店推廣技巧,可與教學中“網店推廣管理”這一章節緊密結合。第二,將網店推廣與課程實訓結合起來。第三,將電子商務技能競賽考核內容中的網店開設裝修、運營推廣和客戶服務三個模塊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網店運營思路和技巧。
《網絡營銷與推廣》課程應將理實一體和虛實教學手段相結合。以《網絡營銷與推廣》課程中“網店推廣管理”為例進行說明:首先,課前外化。學生通過云平臺查看任務書,如SEM賬戶結構、投放原理、扣費機制,SEM推廣賬戶搭建,明確學習要求,借助微課自主探究SEM推廣的原理和作用,小組討論利用思維導圖分析SEM推廣策略:師生在云平臺交流討論,答疑解惑。其次,課中內化。課中包括教、學、做3個環節。從理論到實踐,知識邏輯逐漸升級,符合學生接受知識的思維邏輯。“教”包括“課程導入”“知識講授”等環節,通過視頻播放、頭腦風暴、案例演示等方式讓學生掌握SEM賬戶結構、投放原理、扣費機制。“學”包括“明原理”“學操作”等環節,通過直通車推廣實操展示方式讓學生學會搭建SEM推廣賬戶;基于笛莎兒童服裝-女童連衣裙,進行SEM推廣賬戶優化。“做”包括“探理論”“做推廣”“練實操”等環節,基于1+X實訓平臺,完成笛莎兒童服裝短袖產品的直通車推廣,掌握直通車推廣的操作步驟及操作技巧。最后,課后轉化。通過分層作業對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提出差異化的學習要求,利用云課堂以及班級QQ群、微信群掌握學生課程學習情況,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鼓勵學生關注拓展相關的學習資源,了解網店推廣的新趨勢、新技術和新思維,提升學生網店推廣的綜合問題解決能力。
通過完整的考核評價體系及考核評價表,確保考核評價內容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層次化,實現全過程考核評價。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云課堂數據留痕,通過教學統計,對學生出勤率、課堂活動參與率、課前課后任務完成率等對學生智能畫像,以經驗值、勛章墻等形式,精準地反映學生的參與度與學習效果,按等次給予加分。
另外,還要大力培養和引進人才。筆者所在商學院2020年引進4名博士,下一步讓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與企業進行對接,提高實踐能力與企業服務能力。還要提高教師將信息化教學手段合理應用到《網絡營銷與推廣》課堂教學中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從2017級開始,逐步實施《網絡營銷與推廣》課程改革,經過三年的實踐,課程改革已經獲得初步的成效。首先,學校與京東揚州分公司、笛莎服裝有限公司以及海瀾之家等公司開展校企合作,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后能利用自己所學的網絡營銷推廣知識較快的上崗,合作企業也表示愿意今后從學校引進優質的畢業生。其次,將《網絡營銷與推廣》課程標準與電子商務技能競賽標準銜接,建設了《網絡營銷與推廣》優質課堂,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參與率和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升。最后,技能競賽獲得突破性成績。2019年和2020年獲省賽三等獎和二等獎。
現有的硬件條件、校企合作以及校校合作已具備本門課程教學改革的基礎和環境,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將從以下方面進行整改:一是本門課程中使用的教材、案例過于陳舊。要基于電子商務技能競賽,將競賽內容通過課堂再現,讓學生更深入地接觸和學習大數據技術、移動商務技術以及先進的網店運營推廣技術。二是課堂與企業實際存在著脫節的問題,為此要通過技能競賽的實戰演練、評價體制與專業課堂中情景再現、評價方法的銜接,在課堂教學中營造真實的企業氛圍,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三是為學有余力的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平臺。
注釋:
①左武榮.高職院校“賽教融合與賽崗融通”的實踐探索[J].天津電大學報,2019(3):71-73,75.
②孫金暉.基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賽教融合”模式下高職院校體育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9(8):74-75.
③王寶軍,陳志軒.基于電子商務競賽課程化的“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實踐教學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3):113-115.④米雪盧.“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指導下的《市場調查》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2020,3(8):45.
⑤嚴景明.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崗,課,證,賽”四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商情,2020(15):20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