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健
(六盤水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貴州六盤水 553000)
茶葉是六盤水市重要農業特色產業之一。六盤水立體氣候明顯,部分茶區處于低熱河谷地帶,每年開園比省內其他地區早10~15天,比江浙一帶早10~25天,市內茶葉最早可在春節前采摘。六盤水早茶由于上市早、品質佳、安全生態等特色,日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市場影響力逐年增大。六盤水早茶是本地特色農產品,也是一種特殊的食品,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和特色,指導生產企業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和審評,以及在產品質量仲裁、質量監督抽查和考核審評人員水平等工作中,能夠做出有效的感官判定,有必要制定六盤水早茶綜合標準體系。2021年2月份,六盤水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貴州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六盤水市農業農村局等單位抽調技術人員,成立六盤水早茶標準研制小組,開展六盤水早茶標準研制工作。目前,已發布貴州省級團體標準3個《六盤水早茶第1部分:茶園生產技術規程》《六盤水早茶第2部分:茶葉加工技術規程》《六盤水早茶第3部分:商品茶》,并完成了實物標準樣品的制備工作。
2022年1月1日,市內少量茶園開采,未進行抽樣。研制小組抽取市內有關茶葉企業2022年2月17日至3月5日期間生產的11個批次的早茶基礎樣品11個,其中,扁形茶樣品7個,直條形茶樣品4個,每個樣品數量500 g、1 000 g不等,總共抽取早茶樣品7.5 kg。
參照GB/T 23776的審評方法,研制小組對抽取的11個基礎樣品,從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五個方面進行審評,研究各個樣品的品質表現情況。審評結果見表1。

表1 11個基礎樣品感官審評結果表
根據感官審評結果,5號茶樣有生青氣,10號茶樣有高火氣,11號茶樣外形色澤偏暗,湯色偏深顯橙黃色,這三個樣品屬于加工問題,無法處理,均不參與制作準樣品。2號和9號樣品稍有不足,屬于水分和香氣的問題,作如下補充加工處理:2號茶樣70℃10 min出機;9號茶樣進提香機,70℃2 min,提溫到100℃1 min出機。其余6個茶樣正常,可參與標準樣品拼配。
根據基礎茶樣的審評結果情況,先拼配小樣進行感官判定,最后確定各級別茶樣的拼配方案如下:
扁形茶特級:4號500 g+7號500 g,按1∶1拼配;
扁形茶一級:4號500 g+1號1 000 g+3號500 g+6號500 g+8號500 g,按1∶2∶1∶1∶1∶1拼配;
直條形茶特級:9號200 g直接作為特級茶樣;
直條形茶一級:2號1 000 g+9號150 g,按2號茶樣為主,9號茶樣提質的方案進行拼配。
按以上拼配方案,制備了扁形茶特級、扁形茶一級、直條形茶特級、直條形茶一級4個六盤水早茶實物標準樣品。
從4個標準茶樣中各抽取80 g審評樣,連同從11個基礎樣品抽取的50 g檢測樣,一并送貴州省農科院,由省級專家對樣品進行感官審評和內含物質理化指標檢測,結果見表2、表3。

表2 省級專家對4個實物標準樣的感官審評結果表
從感官審評及理化指標檢測的結果顯示,研制小組制備的4個六盤水早茶實物標準樣品,不論從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方面,還是水分、水浸出物、總灰分等方面,均符合六盤水早茶商品茶標準,從實物上均能直觀代表六盤水早茶扁形茶特級、扁形茶一級、直條形茶特級、直條形茶一級茶葉產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