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欣,曹友文*,徐 剛,陳立軍,吳懷俠,戴鳳楠,陳秀潔,趙紅偉,李艷宇
(1.彰武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遼寧彰武 123200;2.彰武縣興隆山農科農機站,遼寧彰武 123200;3.彰武縣雙廟農科農機站,遼寧彰武 123200;4.彰武縣大德鎮農科農機站,遼寧彰武 123200)
彰武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利用農業農村部薯類綠色工作高效行動項目,積極落實攻關區試驗安排,開展不同品種引進、不同施肥量、減藥技術模式、減肥技術模式、不同地膜試驗、生物菌肥試驗、大壟雙行與單行栽培等技術模式的試驗。總結實驗數據,找出大面積推廣復制的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
試驗安排在彰武縣前福興地鎮六合堂村,地力中等。試驗地總面積6.67 hm2,分為10區,1個小區L=200 m,行距B=0.55 m,面積S=110 m2。不設重復。
將種植遼薯16、遼薯19、普薯32、煙薯25、濟薯26、商薯19、龍薯9號、心香、瑪莎莉等甘薯品種進行比較鑒定,篩選出適合彰武縣域種植的優質高產品種。
2.2.1 不同地膜覆蓋和栽插方式對甘薯產量和商品性的影響試驗
采取大壟雙行膜下滴灌種植模式,壟距120 cm,覆蓋黑膜、白膜、生物降解膜等,研究不同地膜覆蓋對甘薯產量、品質和商品性的影響。采取大壟雙行膜下滴灌種植模式,壟距120 cm。采取以下幾種栽插方式:水平橫插移栽方式,薯苗栽插方向與壟向垂直,床面下3 cm左右用竹板水平插入20 cm左右,雙行交錯栽插。斜插移栽方式,薯苗呈45℃傾斜插入膜下20 cm。直插移栽方式,薯苗與地面呈90℃插入膜下20 cm。一穴多株移栽方式,1 500穴/667m2,4株/穴,移栽穴呈雙行交替分布。
2.2.2 大壟雙行與大壟單行種植對比試驗
種植密度:5 000株/667m2。大壟雙行種植,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大壟單行栽培種植,行距80 cm。
2.2.3 不同施肥量試驗研究
1)不同施肥量對甘薯產量和品質的影響試驗。45%復合肥(N:P:k=15:15:15)40 kg/667m2+硫酸鉀10 kg/667m2,45%復合肥(N:P:k=15:15:15)40 kg/667m2+硫酸鉀20 kg/667m2,45%復合肥(N:P:k=15:15:15)40 kg/667m2+硫酸鉀30 kg/667m2,45%復合肥(N:P:k=15:15:15)40 kg/667m2+硫酸鉀40 kg/667m2。
2)減肥試驗(減少45%復合肥用量15%)對甘薯產量和品質的影響試驗。45%復合肥(N:P:k=15:15:15)34 kg/667m2+硫酸鉀17 kg/667m2+激健顆粒劑2 kg/667m2,45%復合肥(N:P:k=15:15:15)40 kg/667m2+硫酸鉀20 kg/667m2為對照。
3)生物有機肥與中量元素肥料試驗。45%復合肥(N:P:k=15:15:15)40 kg/667m2+硫酸鉀20 kg/667m2+中量元素12 kg/667m2,45%復合肥(N:P:k=15:15:15)40 kg/667m2+硫酸鉀20 kg/667m2+生物有機肥40 kg/667m2,45%復合肥(N:P:k=15:15:15)40 kg/667m2+硫酸鉀20 kg/667m2為對照。
2.2.4 減藥試驗
“蕓樂收”植物營養方案,“蕓樂收”植物營養方案(減少10%)+激鍵25 ml/667m2。噴施亞磷酸鉀對甘薯產量和品質的影響試驗。亞磷酸鉀2 000倍液噴施,磷酸二氫鉀2 000倍液噴施。清水對照。



產量測產數據(表1)。甘薯品種實驗中,煙薯25產量最高為2 115.26 kg/667m2,瑪莎莉產量最低為553.01 kg/667m2。其他品種產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普薯32為1 612.95 kg/667m2,豐華1號為1 428.61 kg/667m2,遼薯19為1 396.35 kg/667m2,遼薯5號為1 202.8 kg/667m2,商薯19為1 179.75 kg/667m2,濟薯26為894.03 kg/667m2。煙薯25具有大面積推廣的市場價值。
在不同地膜實驗中,黑膜試驗小區產最高為2 366.42 kg/667m2,其次為降解膜試驗小區產為1 98 1.6 2 kg/667m2,白膜試驗小區最低,產為1 645.21 kg/667m2。在不同扦插方式的實驗中,水平橫插移栽方式產量2 202.82 kg/667m2,產量最高;斜插移栽方式1 949.36 kg/667m2,直插移栽方式1 857.19 kg/667m2,一穴多株移栽方式1 654.42 kg/667m2,產量最低。
在大壟雙行與大壟單行栽培試驗對比中,大壟雙行產量為1 976.07 kg/667m2,大壟單行栽培產量為1 502.34 kg/667m2。增產473.73 kg/667m2,增產率31.53%。在不同施肥量對比試驗中,45%復合肥加硫酸鉀20 kg/667m2試驗田產量最高為2 394.07 kg/667m2,其次為45%復合肥加硫酸鉀30 kg/667m2試驗田產量為2 313.43 kg/667m2,45%復合肥加硫酸鉀10 kg/667m2試驗田產量最低為2 142.91 kg/667m2。
在減肥試驗中,減肥1 5%試驗區產量為2 232.78 kg/667m2;對照區產量為1 972.04 kg/667m2。增產260.38 kg/667m2,增產率13.2%,投入節本增效10元/667m2,產量增效520元/667m2,總節本增效530元/667m2。通過增加“激健”2 kg/667m2,可以減少化肥15%的使用量。
在生物菌肥和中微量元素試驗中,生物菌肥實驗區產量最高為2 472.42 kg/667m2,其次為中微量元素實驗區產量為2 334.16 kg/667m2,對照區產量最低為2 149.83 kg/667m2。在減藥試驗中,“蕓樂收”實驗區產量為2 046.14 kg/667m2,“蕓樂收”減少10%實驗區產量為2 534.63 kg/667m2。增產112.9 kg/667m2,增產率5.52%,投入節本增效6元/667m2,產量增效224元/667m2,總節本增效230元/667m2。通過增加“激健”25 ml/667m2,可以達到減少農藥10%的使用量。在噴施亞磷酸鉀與磷酸二氫鉀試驗中,亞磷酸鉀實驗區產量最高為2 202.82 kg/667m2,其次為磷酸二氫鉀實驗區產量為1 944.75 kg/667m2,對照區產量最低為1 857.19 kg/667m2。
甘薯煙薯25品種667m2產量最高,價格歷年來最高,達到2.4元/kg,具有大面積推廣價值。黑膜優于白膜和降解膜的使用,甘薯栽培方式水平橫插方式優于斜插、直插和一穴多株。在使用農藥時,增加“激健”助劑25 ml/667m2,農藥使用量減少10%,可以減少農藥使用,環保高效,可大面積推廣。在肥料使用中,增加“激健”助劑2 kg/667m2,肥料使用量減少15%,減少化肥667m2用量,可以增產增收,建議大面積推廣使用。大壟雙行栽培模式優于大壟單行栽培,噴施亞磷酸鉀優于磷酸二氫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