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5000年,“天神族”的“審判者”阿里瑟姆從奧林匹亞星挑選10位擁有超能力的“永恒族”,派遣他們前往地球抵御“變異族”的入侵。幾千年來,“永恒族”一直幫助人類抵御“變異族”入侵。最后一批“變異族”在1521年被消滅后,“永恒族”內部對于是否繼續保護人類一事產生分歧,最終決定分開,并等待阿里瑟姆將他們召喚回母星。
點評:如果說商業片是每個文藝導演的成人禮,趙婷拍完《永恒族》就算畢業了吧。157分鐘里面居然大段的文戲+閃回戲,陰謀詭計也只是簡單粗暴輸出。十一個人各有自己的愛恨情仇,多面立體,包羅萬象。這個故事就是群像作品,和復聯不一樣,11個人更像一個宗族,相互之間的聯結更深,女性在其中不僅是團結者,更是領導者。影片在神性哲學性的簡單思辨和大眾熟知并喜聞樂見的商業爆米花之間進行著嘗試和調和,并且卓有成效,好久沒這樣津津有味地看一部漫威了。

和平使者(Peacemaker),原名克里斯托弗·史密斯,漫畫登場于《Fightin 5》第40期(1966年11月)。 《守望者》的笑匠,即是以他為原型創作。漫畫中,和平使者戲份不多,起源多次調整,但核心人設穩定: 為了“和平”不惜一切代價,濫殺無辜的反英雄。《和平使者》漫畫角色形象特征包括一件帶有和平鴿標志,具有防彈功能的紅色緊身T恤, 以及一只具有無線電、監視設備、激光等功能的馬桶座圈形狀金屬頭盔。沒有超能力,但擁有一流體術、戰斗經驗以及高科技小裝備。
點評:對一部《X特遣隊:全員集結》衍生劇而言,和平使者被救回去之后原以為自己獲得了自由,結果卻被安排執行新的任務——蝴蝶計劃,簡直太搞笑。從DC來講,不合理的元素類型,莫名其妙的角色很無語,作為真人劇也起不到對電影宇宙的幫助。但單從這部劇來看,快樂搞怪,無厘頭黑色幽默笑笑得了,約翰塞納真挺可愛,演技肉眼可見成長了。

人類從什么時候開始渴望飛行?1000年來的科學家和冒險者都做過哪些飛行的嘗試?飛機和火箭的歷史上有哪些里程碑式的技術突破?萊特兄弟之前的幾百年,飛機設計者為什么全都想錯了?飛機上天必需的三大條件是什么?撲翼、滑翔機和飛機的區別是?熱氣球竟被作為戰爭利器?飛艇為何沒有變成主流交通工具?初代軍用機的靈感為何來自鴿子和葫蘆種子?早期戰斗機飛行員怎樣看清方向,甚至要邊飛邊降落親自問路?
點評:一本挺不錯的科普書,作者是航空動力學專業出身,文筆清晰流暢,把人類從熱氣球、飛艇到飛機,再到火箭和宇宙飛船等種種飛行器一五一十講來,知識量很豐富,還有很多好看的插圖。如果你想了解一下航空航天行業的發展歷史,這本非常合適。不過感覺里面專有名詞和技術原理略微有點多,作者也不像《量子物理史話》那樣會講故事,對我這種對技術沒興趣的門外漢,讀著讀著就有點看不動了。

作者阿梅麗·諾冬,比利時法語小說家,1967年生。父親曾為比利時外交官,她幼時曾隨父親派駐世界各國,包括日本、中國和美國等國家。5歲時舉家離開日本,諾冬稱此為一次“痛苦的分離”,17歲在比利時定居,因此不論在哪里,諾冬始終覺得自己是異鄉人。自1992年以來,諾冬每年出版一本小說,作品被翻譯成全世界40多種語言,深受世界各地讀者喜愛。
點評:諾貝爾文學獎是世界上最高的文學獎項。但有時,獲得該獎項殊榮的作家們,卻往往賣不過其他暢銷書作家的作品。這就好比是音樂中的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美聲唱法固然優雅、專業、動聽,但對于大眾而言,卻往往更傾心于能夠隨時哼唱的流行音樂。諾貝爾文學獎雖然至高無上,但是文學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參悟明白的。這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小眾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興膳宏,中國文學研究家,1936年生于福岡,1961年京都大學本科畢業,1989年獲京都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于愛知教育大學、名古屋大學,現為京都大學名譽教授。著有《中國的文學理論》《文心雕龍譯注》《文鏡秘府論譯注》《異域之眼》等著作,他關注杜甫的一生,看清詩歌經歷了不斷的變革和成長,對詩人有獨到的見解。
點評:要想理解杜甫,就要先破除“憂愁一生”這種標簽化的解讀,從杜甫人生的不同階段的詩歌入手,貼近杜甫的生活。日本學者興膳宏精選了杜甫不同時期的72首詩歌,串起了杜甫的一生,其中有對酒仙們漫畫式的刻畫、對妻兒無限的憐愛和關懷、對朋友李白的深切懷念、對自然萬物體察入微的表達、對黎民苦難的同情和悲憫。這些詩句共同塑造了杜甫多面的性格,揭示了杜甫豐富的內心情感。本書既是杜甫的一本精簡的傳記,也是一部提綱挈領的杜詩選集,帶我們走入杜甫的詩歌世界。

林帝浣
任職廣州中山大學,畫家,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電腦報》專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