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金梁
(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2699)
在市場經濟呈跨越式發展的背景下,鐵路站場的設計理念也發生了巨大變革,諸如功能性設施、安全性設施等方面的逐漸增強,讓鐵路站場的設計工作擁有了新的建設需求,使之也成為新時代的重要課題。相關部門要深入研究鐵路站場設計對運輸行業的影響,并在合理的運行基礎上提升鐵路站場設計的實用性。
鐵路站場的路網與地區樞紐非常重要,由于鐵路站場建成的前期并沒有太多的列車,所以建設初期區段站型的樞紐布局以正線中穿為主要的特征,客貨到達始發場多以橫列布局。隨著運行中列車數量逐步增加,區段站型中的客貨橫列布置格局會導致列車運行的交叉干擾問題,鐵路站場的作業能力會大大下降。建設后期樞紐的建設以客貨縱列方式為主,客貨并列的形式以縱列居多,客運站與編組站分開之后,可以在客貨正線的軸線上再布置一條客運線路。
除了要分設客貨車場以外,大部分的區段站都會將客貨到發車場并列設計,并且貨車的到發車線較多,通常情況下最少要保留3條,才能滿足貨運的需求。區段站鐵路站場的設計順序為客車到發線、貨車到發線、調車線等,可以供客貨線使用,其中的區段站可以成為客貨共用的主要車站[1]。
鐵路站場中的中間站作業形式比較簡單而且數量不多,多以橫列式為主,單線的中間站臺應布置為“二臺夾二線”,站臺要高出軌道水平面0.3~1.25 m;雙線布置一個基本站臺和一個中間站臺,就是“二臺夾三線”的形式。如果鐵路站場的客流較大,那么應當在中間站臺和基本站臺之間設置跨線的設備。目前國內多數的站臺是以兩端平過道的方式開展作業。
我國軌道交通的客運行業發展非常迅速,目前普通的客車運行速度可達到80~120 km/h,快速列車比普通客車要高出60 km/h,而且相關部門在研究貨運發展時,為了節省成本,在路網電氣化的發展中,機車的交路得到有效的延長,原來路網中負責換掛機車的一些區段站因為整體電氣化的發展,已經失去了一些實際的功能,無法依靠本站的摘掛列車開展作業。鐵路站場為了再提升貨物的運輸速度,進一步壓縮車輛的運轉時間,使整車的運輸效率得到提升,需要降低貨物列車在運輸過程中的技術作業次數,盡可能將作業放在編組站。鐵路站場設計中提升編組站的功能,并注重發展集裝箱及行包專業,采取多種類、多層次的運輸方式來發展鐵路交通,才能使我國的鐵路運輸行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2]。
近幾年鐵路行業提出了“未來站場”的概念,即針對現代化鐵路站場的發展要做出功能上、結構上的優化與調整,重新布置鐵路站場的樞紐及各部分功能板塊。
1)在樞紐布局上。干線網與客運網節點上的樞紐,要實現路網上的客貨分線,火車站應當分工明確,確保樞紐中的正線與疏解線可以功能區分。樞紐內的車站分布不再以客運站和編組站作為核心,應當按照運輸的方式作出明確的劃分,形成以客運站、編組站組成的作業形式,需要包含作業站、行包中心站及貨運站等多種組成結構。
2)客運站方面的設計,從列車數量上要實現較大的突破,以前辦理幾十對客車的運輸,未來鐵路站場就要實現上百對列車的管理。各個地方的用地資源有限,要增加列車的數量,技術人員也需要具有科學的觀念,不能無限制地擴大車站的規模,可以提升列車的平行密度和作業的數量,滿足同時銜接的線路要求,做到列車同入、同發,用最短的作業時間來提升機車車輛的運行效率,采用動車組的線路來增強車輛交路與車站之間的銜接性[3]。
3)在編組站中,技術人員要更加注重路網作用的發揮,持續優化機車交路和貨運通道,增強編組站的穩定性,研究路網的發展需求,重新定量編組站的功能,平穩度過適應期。不僅是為了發揮路網的功能,使其功能要求得到滿足,也是為了確定路網上的編組站,配合其功能應用,實現車輛數量的成倍增長。在路網中的編組站,其建設的適應期將會有所延長。
4)在區段站中,車站的規模雖然比較小,但是由于數量較多,所以技術人員還是要予以重視。車站的性質并沒有改變,依然以客貨共線為主開展作業,客運專線上并沒有這類車站,而且傳統的區段站站臺比較狹窄,與正線相鄰難以在站臺面上接發旅客列車,在客車速度處于160 km/h時,站臺上旅客的安全難以保障。在人口較多、出行量較大的城市中,區段站辦理的火車較多,這就要求著未來鐵路站場要有更多的旅客站臺。既然傳統的區段站臺類型會對客貨運輸造成干擾,那么就需要技術人員更改布置,優化設計圖形,需要對道岔較多的區段站加以改進,實現客貨的分場管理,以橫列和縱列為主[4]。
5)一般中間站雖然相對簡單,但是在客車速度的影響下,其變化比較明顯。車站突破了原有的觀念,對車站之間的距離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雙線地段最大的距離增加到了30 km,同時技術人員對車站的作業結構也作出了調整,客運量相對較小的車站可以改建為會讓站,延長站臺以后增加站臺的高度,取消占用正線調車的模式,有效地提升客貨運作業的模式,使一些運行壓力較大的車站壓力得到一定的緩解。
基于鐵路站場設計的變化,應逐步調整新線建設,在優化過程中,以各條新線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新站場設計方案非常重要,改變原有的照搬照用的做法,提升鐵路站場設計的實用性和功能性。從實踐中尋找設計的靈感,優化設計的做法,就能夠拓展鐵路站場設計的寬度與廣度,提升鐵路站場在客貨運兩方面的調度能力,可逐步形成適應于鐵路站場發展的模式,符合未來客貨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