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燕
(作者單位:汾陽市融媒體中心)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廣播電視行業的改革與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不可故步自封,應摒棄傳統觀念,充分把握全媒體時代帶來的機遇,積極面對挑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充分了解當下受眾需求。同時,要積極參與節目的生產、制作等環節,充分認識到新媒體的優勢,通過新媒體平臺加強與受眾的交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吸引更多的受眾,為其提供更好的觀看體驗,從而增強受眾黏性,強化廣電節目的傳播價值與效果,推動行業的長遠穩定發展。
全媒體是媒體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媒介融合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渠道增多,受眾的言論把控難度加大,新聞輿論引導工作面臨全新的挑戰。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需要暢通渠道,促使主流媒體更好地與受眾進行互動,從而更高效地傳播主流價值觀,在此背景下,作為傳播一線陣地的播音主持人理應與時 俱進[1]。
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數量達10.11億,手機網民占比超過99%,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人們接收信息的習慣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傳統媒體的話語權更加開放與自由。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播音節目主持人所面對的不僅是電視媒體之間的競爭,還需要與互聯網中的新媒體平臺進行競爭,這無疑增加了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的工作難度。隨著新媒體平臺的蓬勃發展,受眾更加喜愛新媒體這種碎片化的傳播平臺,這對廣播電視媒體產生了較大的打擊。如何在全媒體時代,通過創新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方式和主持人的主持方式贏得受眾對節目的青睞與認可,進一步增加受眾數量,推動廣播電視媒體行業的穩定發展,是目前相關從業人員面臨的主要挑戰。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終端設備得到了全面普及,更多的受眾選擇通過互聯網平臺接收新聞信息,新媒體平臺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大,平臺中的播音主持人也越來越多。近幾年,可以看到新媒體平臺中有不少的優秀播音主持人,其通過個人賬號發布視頻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而市場中優秀的主持人越多,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所面臨的行業競爭壓力就越大,其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才能應對優秀主持人帶來的競爭危機。除此之外,受眾也可以參與信息的評價與傳播,這意味著新媒體平臺中新聞的解讀方向更加多樣化,傳統廣播電視主持人在解讀新聞時的解讀方向較為單一,沒有新意,缺少對受眾的吸引力,導致行業競爭力逐漸下滑。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在大眾眼里具有較強的權威性,給大眾帶來的影響較為深遠,廣播電視新聞制作過程中不僅會對新聞信息進行反復驗真,制作完成后還要經過層層的審核。同時,因為廣播電視媒體在進行新聞信息播報時的態度十分嚴肅,話語也是正式的書面語言,會讓受眾產生嚴肅之感。廣電主持人的播音風格過于穩重,長期以來主持風格過于單一,短時間內難以改變這一現象。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單一的主持風格無法給予受眾眼前一亮的感覺,長此以往會導致受眾產生審美疲勞,這也是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受眾數量不斷減少的原因之一。
傳統模式下的媒體傳播模式主要為線性傳播,通過電視臺、廣播電臺進行傳播,是一種單向傳播模式,主持人在臺上,觀眾在臺下。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媒體的傳播模式主要為非線性傳播,是一種環形系統的傳播,主持人與觀眾處于同一傳播場景中,互動性明顯增強,更加注重互動感和體驗感[3]。因此,對于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來說,其如果仍采用傳統傳播模式,必然會導致受眾大量流失。現如今,受眾在新媒體平臺的影響下,已經習慣使用具有更強交互性的傳播方式,電視新聞的單向傳播方式難以得到現在受眾的追捧。
傳統新聞錄制模式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多根據劇本開展工作,僅需要通過有聲語言對書面文字進行朗讀,思維理念相對滯后,不具備應變的空間,可以說,傳統的播音主持工作方式較大程度上限制了主持人的創新發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需要由傳統的單向型人才轉化為復合型人才,具備采訪、編輯、播報等多種能力,能夠更新工作理念,不斷強化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加強對先進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實現多種資源的全面整合,如文字、圖片、視頻等,進一步完善節目的內容與形式,給予受眾眼前一亮的感覺。同時,要具備較強的應對能力,發生突發性事件時要能夠確保節目的順利播出,為廣大受眾傳遞多樣化的信息[4]。由此可見,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播音主持人不僅只擔任主持人的角色,同樣也是播音員、記者、編導、策劃人等,而大批復合型人才能有效提高節目的收視率,推動廣播電視媒體行業的發展。
現如今,受眾占據信息傳播階段的重要位置,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受眾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對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需要全方位了解受眾對新聞的需求,通過與受眾進行有效交互提高對受眾的了解程度。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QQ、微信等社交軟件得到廣泛應用,有助于加大信息的傳播力度,不斷拓展傳播范圍,為節目的傳播提供支持和保障。因此,廣電播音主持人需要加強對互聯網平臺的應用,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了解互聯網中的熱點資訊,滿足受眾的需求。另外,播音主持人需要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將自身角色定位在全媒體時代,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實現用戶意識向互動意識的轉型。同時,要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創新播音主持的語言表達模式,使其符合全媒體平等交流、互動轉變的特點,具備用戶觀念,滿足受眾的多元化需求。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受眾對于信息的需求不斷提高,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不僅需要簡潔地將內容呈現在受眾面前,更需要對信息內容進行甄別、把關及解讀。對于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來說,其不僅需要出色地完成主持任務,同時需要實現信息的深度加工,通過新媒體平臺獲取價值較高的信息,對其進行全面闡釋、驗證,為廣大受眾提供可靠、可信的信息[5]。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人們的興趣愛好及價值觀念存在明顯差異,其能夠通過網絡環境尋找志趣相投的群體,同時在這一環境下尋找“意見領袖”。全媒體環境下的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是不同社會群體的“意見領袖”,能夠與受眾進行有效的交流與互動。另外,播音主持人具備扎實的專業學識及綜合能力,能夠成為“意見領袖”。
全媒體背景為播音主持人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同時對其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播音主持人要牢牢把握全媒體發展優勢,加快轉型與升級的步伐,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打造節目品牌,吸引更多的受眾,有效提高節目整體質量。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的轉型與升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發展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阻力,因此要求其具備強大的意志力,積極克服阻力和困難,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得到廣大受眾的認可。隨著諸多新媒體平臺的出現,廣播電視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可以為廣播電視的發展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增強受眾的黏性,并且有助于維持節目的良好形象。首先,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備一定的全媒體思維,具備主動學習與自我提升的意識,相關部門要建立相應的培訓機制,注重對其采編能力及媒體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其成為復合型人才。其次,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能夠自主對新聞信息進行深度加工,確保由新聞信息所引發的社會輿論方向是積極向上的,能夠傳播社會正能量,具備媒體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再次,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需要注重對自身應變能力的培養。應變能力與工作經驗密不可分,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應在工作過程中養成積累經驗的良好習慣,在工作結束后對工作內容進行回顧,了解工作過程中的失誤情況,對解決方法進行多次思考,避免再次發生同樣的情況,有效促進應變能力的提升。
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是串聯和銜接節目內容的關鍵,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的作用發生了明顯轉變,不再是傳統模式下單一的串聯播報,而是需要能夠深入參與節目的各個環節,為整個節目注入靈魂,因此,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需要對自身的主持風格進行有效創新。首先,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播音主持人需要全面掌握相關政策法規,準確判斷社會發展趨勢。其次,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要深入社會基層,了解廣大群眾生活及需求。再次,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可根據日常積累的工作經驗和長期打磨鍛煉形成的專業能力創新主持風格。對于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來說,其只有確保自身具備鮮明特色的主持風格才能吸引更多的受眾[7]。最后,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可通過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使用幽默風趣、通俗易懂的語言獲得廣大受眾的認可,博取更多的好感,增強受眾對廣播電視節目的黏性,進一步推動自身的轉型與升級。
評估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人專業水平過程中,語言能力是判定其專業水平的重要參考指標,如普通話的規范性、語言應用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能夠精準傳播節目內涵等。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仍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中應該養成自主對身邊實例進行歸納總結的習慣。另外,現如今的互聯網技術得到普遍使用,互聯網平臺中也出現了很多網絡用語,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應該考慮自身所處的場合,避免在新聞播報過程中采用不當的網絡用語引起不好的社會輿論。同時,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在主持電視節目時需要充分考慮語言對受眾的影響,注重措辭和語句,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規范使用詞匯,可通過有趣且有深意的語言表述為新聞節目增添色彩。例如,青海藏語廣播主持人曲美卓瑪能夠有效融合時事熱點,運用規范的藏語、諺語進行節目直播,短時間內形成宣傳國家政策、傳達信息的新風貌與新氣象,增強節目的趣味性,得到受眾的一致認可[8]。
新媒體技術對廣播電視的主要影響表現在平臺方面,新媒體平臺不僅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為播音主持人的未來發展開辟了全新的途徑。因此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需要加強對融媒體平臺的應用,不僅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平臺積極與受眾進行互動,也可以開通微信公眾號、網絡社區與廣大受眾展開討論[9]。另外,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可通過新媒體平臺與受眾進行充分的交流互動,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了解受眾對電視新聞節目的看法與意見,進而可根據受眾的意見對自身的主持行為進行修正,提高受眾對電視新聞節目的滿意程度。除此之外,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可通過新媒體平臺了解當下的流行走向,了解社會中的熱點事件和語言詞匯,從而將全新的語言表達模式融入自身的主持過程中,拉進受眾與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之間的距離。
全媒體時代對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為適應時代發展特征,應加快轉型與升級步伐,創新發展,成為復合型專業人才,進一步提升節目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