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巍
(大慶市慶風小學 黑龍江大慶 163311)
目前,盡管繪本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已經成為趨勢,尤其是最近幾年,在國內一、二線城市的部分學校中,一線教師和教研員也在開始做一些有關英語繪本教學的初步研究,但能夠真正比較深入和細化地對繪本教學材料進行合理選擇、對繪本課堂的教學策略進行優化以及對繪本課的教學效果進行多元評價等方面做出比較全面、系統研究的依然很少。甚至在部分研究性文章中顯露出缺乏經過大量的實踐研究而提煉出相對成熟的思路,致使許多一線的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專業指導。因此老師有畏難情緒和諸多困惑,甚至有的老師的課堂教學仍然是老樣子,這樣一來繪本教學的效率自然會降低;另外,能夠讓一所學校的英語老師全員參與,系統進行研究的也極少,有些老師甚至把英語繪本教學當作是教學的點綴,偶爾為之,或者是用來“秀”一節英語課,從而使英語繪本教學研究要么流于形式,要么無疾而終。然而,隨著課堂教學信息化、智能化的變革,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的需求標準也會變得多元化,這必然決定著基礎教育目標的逐步寬泛與多元,特別是如何培養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也必將得到一線英語老師們的重視。
(1)增強小學生英語語言學習的可持續的、趣味性。
(2)打破現有語言材料的單一限制,增強英語語言的輸入,加大英語語言知識的自然再現頻率,對學生進行大容量、高密度的語言輸入和積累,讓學生自然、輕松地習得英語,并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教材語法現象和知識,促使學生學以致用,實現厚積薄發。
(3)幫助學生學習生活的語言、生動的語言;通過組織學生開展交際性情景對話,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4)滲透多元文化的學習與理解,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及良好品格。
繪本教學并非形式上補充幾個故事那么簡單,由于其多元的特點和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獨特優勢,一所學校若能系統地從教學目標到教學策略、方法,從教學活動到學生評價等全方位做好系統研究,必將對學生的學以及教師的教產生巨大的影響和深遠的意義。
(1)有利于學生輕松高效地學習英語語言。
(2)有利于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讓流暢的“說”不再是奢望,讓“寫”真正實現“下筆有神”,讓“交際”變得更加真實、得體。
(3)有利于學生發展多元智能,如認知能力、想象能力、審美能力、交際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等。
(4)有利于打破現有傳統英語教材一統江山的局面,通過繪本教學實現英語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目標。
(5)有利于提升小學英語教師專業水平。
經過查閱大部分論文,發現國內對英語繪本教學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1)英語繪本教學研究的意義。從目前的研究來看,一線的小學英語教師已經意識到研究英語繪本教學對我國目前的英語教學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其代表性觀點認為小學英語繪本的意義有四:一是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二是培養兒童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三是培養語感,增強記憶;四是培養情感,塑造人格”。
(2)英語繪本的特點,關于英語繪本的特點。繪本篇幅小、有趣,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3)研究建議。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研究,不僅已經引起一線小學英語教師的重視,同時也引起少數高等學院教授及專家的關注。文章中作者提出建議,要加深教師對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特點的認識,改進英語繪本教學的理念和方法,加強對繪本教學的科學研究。筆者認為,張敏教授對目前我國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問題有較敏銳地捕捉,提出的觀點也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針對性。
(4)教學模式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在英語繪本教學中具有一定啟發性和實踐意義,而且繪本文本內容編排的獨特性以及語言呈現方式的獨特性決定了互動、分享應該成為繪本教學過程的學習模式之一。
通過以上幾個代表性的觀點可以得出,目前我國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研究有以下三個特點。
① 研究起步晚,時間短,因此,目前的研究還停留在表層。特別是目前我國小學英語繪本課堂教學的開展仍然是剛剛起步階段,且主要集中在教育理念較先進的江浙地區。
② 目前參與研究的絕大多數是一線小學英語教師,缺乏專家的理念和理論引領,科研能力尚待提高。
③ 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都還不夠,特別是對于繪本課堂的具體教學策略、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都缺乏研究。雖然從表面上看英語繪本僅僅是英語課堂教學資源的補充,是局部的、單一的,但實際上英語繪本教學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需要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有一套完整的系統性做法,才可以確保繪本教學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比如,英語繪本教學它需要學校領導的支持、全體英語教師一起研究,共同分享;同時需要老師們改變傳統聽課、評課的思維和做法,以免造成不正確的導向;另外,還需要改變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方式……以上種種,在各文章中基本沒有很深入的研究,即使有體現,也是碎片式的,既不夠深入,又缺乏系統性,更沒有一套完整的、具有普遍啟發和指導意義的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研究思路。
在“互聯網+”教育時代,英語教學不再是單純的語言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英語語言學習不僅需要有工具性目標,還應具有人文性目標,而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多元智能,幫助學生全員、全面發展。在小學,通過英語繪本這一媒介學習是幫助孩子們提高認知能力、進行情感體驗、了解多元文化、發展批判性思維、更好地與世界對話的第一步。
時至人工智能引領的高科技時代,人們的生活、思維以及工作和學習方式已經發生巨變,學校不再是唯一的學習場所,各種學習App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隨性地進行個性化學習;學校教師也不再是唯一權威的知識傳遞者,網絡課程、網絡平臺不斷涌現出各種名師,其輻射面更廣,影響力更大。特別是當師生互動和家校溝通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的結合,各國學生的信息傳遞與交流實現了數據化和影像化,教育在虛虛實實的世界里變革,英語語言不再是主要應付考試、參與甄拔的工具,也不再單純充當交際工具,它是幫助學生融入未來、具備全球勝任力的助力器。繪本教學有著很強的情境代入感,這恰恰符合了小學生對事物好奇的心理特點。大多數的學生在寒暑假舉家出國旅游,家長們會驚訝地發現:我們的學生也可以在國外游刃有余的與當地人交流,使用英語在網上查詢各種攻略,為父母充當旅游向導。
因此,精選英語繪本語言材料,幫助學生在興趣中學、在交際中學、在玩中學、在思考和使用中學習英語,在相對真實、自然的語境中提高語用能力,了解多元文化并懂得包容、尊重和遵守,發展想象力、審美力、合作力、探究力等,是時代的呼喚和需求。
不同于課外活動、興趣小組這些課堂的補充或者延伸,校本課程是學校以其特色需求為目標而開發的自主性課程,它具有系統的課程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等內容。校本課程富有較大的本土性、開放性、靈活性與適應性等特點。顯然,《新課程標準》要求更尊重小學生的特點,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更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當然,對學生綜合素養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創建特色校本課程,以適應當代學生的綜合發展,勢在必行。
為了落實《新課程標準》要求,近些年來,幾乎每一所學校都在積極打造學校課程品牌,以求在“人人有發展,個個能成才”的理念下,滿足學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學校課程影響力、競爭力。在這種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不能只看到語文的閱讀能力培養,數學的思維品質訓練,STEM相關課程等成為學校重點打造,尋求突破的首選。雖然小學英語在不同地區開設的班級和課時差異較大,就不重視開發英語方面校本科的研究。相反,培養小學生較強的英語能力以及胸懷國際的視野和見識也并不是外語學校的任務。以上訴出國小學生的優異表現,我認為一所普通的學校,如果在英語教學上多動些心思,做些探討,同樣會讓學校變得不一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會擁有特比的氣質和能力。所以,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不失為創建學校教學他無色校本科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當今時代的發展告訴我們,英語對于一個孩子當下和未來的發展日趨重要,其原因有二:一是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世界變得越來越小,掌握好英語,可以讓孩子站在更高、更廣的平臺看世界,會有不一樣的視野和格局;二是擁有較強英語語言能力的學生,當走人社會時,外語的優勢可以讓他有更多選擇,也更能夠輕松獲取來自各國的各種最新資訊。
學習語言是一種生態的過程,不是播下十個種子,全能齊刷刷地長出來;不是學了五個單詞,全掌握了再學下一批。語言學習是一個U型過程,就像媽媽們教孩子學說話,孩子會忘記,但別擔心,繼續學,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突然掌握很多。
我國目前的小學英語教育,雖然南北略有差異,一、二線城市與 三、四線城市略有差異,但仍然普遍還存在著課時少、教材的語言內容過于句型化、書面化,脫離生活實際等問題;教材編排意識上仍然刻意追求語法知識的系統性,影響學生實際語用能力的獲得;教學目標過于單一,雖然在教學設計時,教師也力圖將《新課標》三維目標體現在教案里,但在實際課堂上很難自然達到應有的效果;教學形式缺乏趣味性,有的雖然有趣味性但缺乏可持續性和真實性,因此整合、補充英語語言材料才能滿足對英語語言自然習得運用能力的培養。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小學英語教學的人文性目標,但直到現在,依據全國各地的英語教材來看,編排多還是以語法功能大綱為主,語言呈現形式也還是以句型的練習為主,即使每個單元有“Enjoy Story”部分,但強化語法的痕跡依然較重,綜合的、生活的語言內容比較單薄,有的故事寓意也似乎牽強。因此,大多學校在英語教學中實現人文性目標方面顯得“力不從心”。
基礎英語教育專家龔亞夫在他的專著《英語教育新論一一多元目標英語課程》中提出了“多元目標英語課程”的概念框架,在這個框架中,有三個各自獨立,又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目標,那就是社會文化目標、思維認知目標和語言交流目標。其多元是指每一個目標既是獨立的,又是與其他目標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其觀點認為英語教育應該通過語言的輸入,影響人的品格和思維。龔亞夫還指出:“現有的英語教學資源、教學材料缺乏核心素養內容方面的設計。特別是中小學,大部分是工具性的u表,關心品格培養、孩子的內細胞世界和思維能力的設計較少。”因此,他提倡減少教材依賴,擴大課程資源,語言學習應該是一種生態的過程。
小學英語繪本材料由于其在選材內容上更寬泛、豐富,在表達形式上更朗朗上口,其語篇完整、情節富有趣味性、主題蘊含多維寓意,有更多的思維拓展空間,在語言呈現上富有整體性、重復性和交際性等特點。同時輔助各種音頻、視頻甚至App等多種豐富媒介載體,在促進持續保持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的同時,有助于充分滿足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英語語言能力目標的培養,有助于小學生獲得相對完整的學習經驗和整體性的語言輸入。另外,繪本英語有助于發展和實現學生的英語課程多元目標。
英語繪本課堂的教學形式摒棄傳統的機械句型操練和牽強的情景組合,可以真正實現師生角色轉換,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通過“視、聽、讀”和“說、演、辯”多感官、全身心進行浸入式的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應法)英語學習,運用感悟、理解和體驗個性化教學以及反思性實踐的教學策略,有效實現學生英語語言學習的“輸入”與“輸出”,在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自然習得的同時,學生良好的品格和心智培養也能夠在自然滲透中得以實現。
多年來,我們的英語課程團隊精心選出孩子們耳熟能詳的英語繪本《小紅帽》《灰姑娘》以及經典系列繪本英語故事《伊索寓言》等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輔助材料,其特點是每一個繪本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和完整的故事情節,特別是繪本的語言材料呈現的方式多以對話為主,從而能夠很好地滿足小學生的交際需求,激發小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參與英語語言互動的興趣,豐富小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通過學習不僅能夠事半功倍地獲得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同時,其情感、價值觀也能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提升。而英語繪本課堂的教學策略及方式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合作、探究、體驗中學習,為學生提供個性化認知、思維和成長發展的機會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