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明 吳清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1](P14)。一百多年來,黨在不斷自我革命中淬煉成為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今天,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黨的自我革命彰顯了其自覺牢記和承擔歷史使命的責任擔當,她以無產階級高度的實踐自覺、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踐行初心使命,為推進新時代治國理政和加強自身建設、實現長期執政提供了重要保障。
“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永葆初心,才能走得遠。”[2](P261)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不難發現,中國共產黨雖然歷經艱辛、飽經風雨,卻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壯大,黨在艱難環境下對重大問題的解決、對重大挑戰的應對,都離不開對歷史經驗的總結。善于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智慧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勇于自我革命的實踐自覺。
革命戰爭年代,由于聯共(布)和共產國際的錯誤指導,右傾和“左”傾錯誤思想一度在黨中央占據統治地位,使黨和中國革命事業遭受了兩次嚴重挫折,但先進的中國共產黨人以高度革命樂觀精神,處低谷而不驚、受磨難而奮進。1927年,黨召開八七會議,開始認識到進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裝的重要性,為把中國革命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準備了必要條件。1935年,黨中央召開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3](P6),打開了中國革命新局面。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建黨24年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功過是非、經驗教訓進行了系統總結,對一些重大歷史問題作出科學明確、實事求是的結論。毛澤東指出:“我們要研究哪些是過去的成功和勝利,哪些是失敗,前車之覆,后車之鑒。”[4](P399)中國共產黨這種善于總結歷史經驗的高貴政治品格,充分激發了黨的生機與活力。
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黨中央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由于黨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的基本情況認識不夠,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產生了急于求成的情緒甚至發生“文化大革命”的嚴重錯誤。1976年,中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意志,一舉粉碎“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確定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充分論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特別是對“文化大革命”的教訓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并明確我們黨已經逐步確立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歷史深刻昭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5](P542)。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巨大風險挑戰接踵而至,改革發展穩定面臨著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難題,黨治國理政面臨重大考驗。在此背景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注重總結歷史教訓,善用歷史經驗智慧,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5](P8)。2021年,黨中央作出重大決策,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號召全黨學習和踐行偉大建黨精神,引導全黨同志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全面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重大成就,高度概括了黨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寶貴歷史經驗。中國共產黨在新的實踐條件下不斷總結歷史經驗、推進自我革命,充分彰顯了黨善于把握歷史發展規律、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和使命擔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1](P16)旗幟決定方向,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發展前列,就必須有正確的思想作指引。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致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而黨的自我革命則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提供了內在動力。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飛躍,每一次飛躍都指引和伴隨著黨的自我革命的歷史性突破,是中國共產黨不斷破除思想觀念桎梏的自我革命。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也是中國共產黨在推進自我革命中實現的偉大理論創舉。劉少奇在黨的七大《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指出,毛澤東思想是“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方法,概括中國歷史、社會及全部革命斗爭經驗而創造出來的”,“是中國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現和理論上的最高概括”[6](P24-26)。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注重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分析中國具體革命實際,同黨內盛行的馬克思主義教條化、蘇聯經驗神圣化等錯誤傾向作堅決斗爭,不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推進自我革命,最終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并將其確定為全黨的指導思想。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思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直面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刀刃向內的勇氣和魄力進行自我革命,形成了鄧小平理論。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理論創新、與時俱進,把黨的建設提升到新的偉大工程的高度,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開辟了自我革命的新格局,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階段的時代背景,圍繞新目標新使命,根據新形勢新任務作出新的戰略部署,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形成了科學發展觀。中國共產黨在不斷自我革命中推進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是新時代黨對國家社會發展的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的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馬克思主義能不能在實踐中發揮作用,關鍵在于能否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5](P30)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全新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制定施政方針,積極應對和化解前進道路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矛盾,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科學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與時偕行、立基本土、勇于自我革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鮮明的理論品格。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必須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1](P64)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開辟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的新境界。黨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組合拳”,建立并正在努力健全一整套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規范體系。
第一,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必須不斷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各項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確保全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的團結統一”[1](P64)。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政治建黨進行了諸多創新探索。2016年,黨中央出臺《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提出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為黨的政治建設提供基本遵循。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彰顯了新時代黨自我革命的戰略意義。
第二,把黨的思想建設作為黨的基礎性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把思想建設作為黨的基礎性建設,淬煉自我革命銳利思想武器。”[5](P550)堅持思想建黨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色和優良傳統,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奧秘所在。一方面,要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凝心聚魂,“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組織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1](P65)。只有重視思想建設與思想引導,才能不斷提高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解決重大矛盾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堅持用理想信念和黨性教育固本培元、補鈣壯骨,“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1](P65)。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堅定理想信念是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是解決黨員干部既“知之”又“信之”的重要途徑。
第三,把黨的制度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增強黨內法規權威性和執行力,形成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的機制。”[1](P66)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治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治黨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如,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發揮政治巡視利劍作用,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不斷提高制度建黨的能力和水平,等等。中國共產黨堅持把制度建設貫徹自我革命的始終,健全和完善黨內法規體系,不斷提高制度執行力,以制度保障推進實現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第四,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的二十大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要把嚴的標準、嚴的措施貫穿于管黨治黨全過程和各方面”[7]。腐敗是黨長期執政面臨的最大威脅,反腐敗是黨推進自我革命必須打贏的攻堅戰持久戰。改革開放以后,由于一度出現管黨不力、治黨不嚴問題,“七個有之”問題嚴重影響黨的形象和威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深沉的使命憂患意識,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糾治“四風”,反對特權,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使命擔當祛疴治亂,堅定不移推進“打虎”“拍蠅”“獵狐”,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開辟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