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婷婷 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
文化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而來,既具有鮮明的群體意識,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綜合,也是維系單位基業長青的精神支柱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之一。“家文化”作為一種創新的管理模式,逐漸成為文化品牌創建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將“家”這一中華文化傳統概念融入基層黨建工作,打造獨特的、具有示范效應的黨建品牌,是基層黨組織和黨建工作者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不斷提高黨建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有效路徑之一[1]。
傳統的“家文化”,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中大家族管理內部事務的工具和手段之一。現代的“家文化”,已逐漸被各行各業的企業管理者推廣應用于各類團隊、組織和部門的管理中。隨著企業文化建設的熱興,很多單位已在一定程度上認可了“家文化”理念在管理活動中的應用。但是,完整的“家文化”體系尚未形成,也缺少優秀的“家文化”管理模式的參考案例[2]。
隨著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管理者開始注意文化因素對管理團隊中職工個體的影響,“家文化”的理念也逐步延伸到管理工作中。近年來,興起了一股“家文化”建設的熱潮,如中鐵七局形成了“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文化精髓等。
1.管理創新的需要
每個單位都有獨特的文化,通過文化的積累和沉淀,助力單位凝聚力與向心力的形成。缺少情感因素的、生硬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職工個體的多元化需求,更不利于團隊凝聚力與向心力的形成。“家文化”因其概念簡單,給人親切感和溫馨感而成為被熱衷推廣的概念。營造“家文化”,不斷提升職工的責任心和歸屬感,是單位管理者進行管理創新不斷追求的目標。
2.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傳統“家文化”中的“仁愛”內涵要求職工“團結互助”“和諧關愛”。通過樹立榜樣,尊重、關心和愛護職工,能夠有效減少消極情緒的滋生和矛盾的產生。通過不斷地豐富和凝練“家文化”的內涵,構建和持續優化符合單位發展和職工個體需要的“家文化”體系,對增強單位的核心競爭力意義重大[3]。
3.黨建品牌創建的需要
黨建品牌的創建是在基層黨組織日常工作的基礎上,凝練團隊核心價值、塑造群體文化和特色、持續豐富內涵、提升黨組織形象的重要工作。
隨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文化自信”觀點的提出,“家文化”特色的品牌創建理念正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黨建工作中。黨建品牌創建活動是以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為核心,以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目標,以服務單位職工為重點,不斷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和發展的有效途徑,對提升黨組織的活力和影響力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中國的“家文化”可以衍生為在某一個現代的組織結構中,以類似“家”的情感維系組織成員之間的關系,樹立支持團隊各項目標實現的價值觀,營造有利于團隊和諧發展的文化氛圍。
“家文化”的營造,是以“以人為本”等理念為核心、支持團隊目標高效實現的實踐行為。簡而言之,要激發全體職工的工作熱情,使單位“像家”,使職工“愛家”。
“聚心聚力、和合共建”是“家文化”的核心特征。它強調的是,從構建和諧單位的角度出發,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實現精神與物質、責任與使命的有機統一和共同發展,其精髓是“團結千鈞力,家和萬事興”,其目標是和諧發展[4]。
“家訓”在“家文化”建設中表現為統一的理念,如全體成員必須遵守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互相和睦共處等理念。“家訓”是單位的核心價值觀,是“家文化”建設的基礎和價值標準。
“族譜”是記錄家族重要人物、時間及沿革的文獻。“族譜”在“家文化”建設中表現為組織結構的固化,對明確團隊成員的職責分工、記錄團隊發展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家規”又稱家法,是約束家庭成員行為規范的“規矩”,具有強制性的特點。“家規”在“家文化”建設中表現為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是全體職工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也是保證建設過程順利推進的制度保障。
“家教”是指對家庭成員進行教育培訓的過程。在“家文化”建設中,通過素質建設,使職工改進不足,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
“家情”是傳統“家文化”中維系家庭成員關系的親情紐帶。在“家文化”建設中,“家情”指的是通過情感管理,實現個人與單位目標的和諧統一。
對于單位而言,“家傳”是指過程資產的管理。作為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絕大多數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優良的作風、成熟的經驗、先進的技術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因此,應注重組織過程資產的積累和傳承。
1.明確“家訓”
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一五室黨總支(以下簡稱“黨總支”)在實踐“家文化”黨建品牌創建過程中,結合實際制定了“家訓”,即以“服務”為根本理念,構建“114”服務體系: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條主線;圍繞改革發展這一目標;構建健全服務科研生產、服務黨員、服務群眾和服務公益四大體系。在創建過程中,始終堅持“家訓”,以加強自身建設為前提,以提升服務能力為抓手,堅持打造“融入式”黨建,改進工作作風,完善管理措施,保障科研生產。
2.構建“家譜”
黨總支下設4 個黨支部和2 個黨小組。此外,還設有團支部和分工會,是黨聯系青年同志、職工群眾的重要紐帶,在構建“家文化”管理模式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設立“家規”
在實踐中,黨總支從抓制度建設入手,整理現行制度,制定、修訂、廢除規章制度100 余項,形成《黨總支規章制度匯編》。抓好基層黨組織的“五個標準化”建設。一是班子建設標準化,形成強有力的黨支部班子。二是陣地建設標準化,設立黨員活動室。三是制度建設標準化,形成《黨建工作制度匯編》。四是工作流程標準化,編制黨建業務指南。五是考評標準化,進行半年和全年的述職考評。通過推行“五個標準化”,基層黨組織工作已實現“發揚傳統、持續創新、優化流程、量化考核”的既定目標。
4.規范“家教”
在提升思想方面,組織開展一系列的活動:部門領導、支部書記講黨課,網上“微學習”活動,黨史知識競賽,“兩學一做”知識競答,紅色基地參觀學習等。黨總支通過在思想上給予源源不斷的支撐,保障了“家文化”品牌建設工作的穩步、持續推進。
在隊伍建設方面,組織實施“三大工程”。一是“黨員形象塑造工程”,開展“重溫入黨誓詞”“微亮劍”等主題活動,設立“黨員突擊隊”“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使黨員的先進性得到充分體現。二是“黨員素質提高工程”,設立“品讀經典圖書角”,發布和推廣“黨員學習卡”,通過專人授課、觀看視頻、發放書籍等形式,組織黨員學習新理論和新知識,使其不斷開闊眼界,激發熱情,提升能力。三是“黨員立功奉獻工程”,圍繞重點和難點任務,開展“勇于開拓、服務創新”技能比武活動和“勞動之星”評選活動,將黨員的熱情與能力引導到解決專業技術難題和管理難題上。
在樹立模范方面,以“湖北省工辦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等集體榮譽、“湖北省工辦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等個人榮譽為模范,樹立標桿,充分發揮示范效應,確保“家文化”品牌創建工作的穩定開展。
5.共述“家情”
在關注民生方面,要在“細”字上做文章,設置意見箱、征集“金點子”,接受監督;要在“全”字上作文章,開展“職工意見月月收”活動,與全體職工面對面交流;要在“實”字上做文章,意見建議答復辦結率達到100%,及時解決家庭成員的問題。
在幫扶關愛方面,長期堅持“送溫暖、傳愛心”,關愛生病、生育、退休、結婚職工。創新心理健康疏導方式,舉辦心理疏導等專業知識講座,不斷積聚正能量,預防不良情緒的產生。
在凝聚力建設方面,黨總支通過各項活動,建立和諧的家庭成員關系。連續3 年開展“情之家、報以愛”關愛節活動,獲得較好反響。針對傳統佳節,組織開展“迎新春”游園會、“濃情元宵”燈謎會;針對女職工,開展詩詞分享會、水果拼盤設計大賽、“廚王爭霸”大賽、樂活烘焙活動;針對職工子女,開展萌娃秀六一活動、家屬進辦公區、“幸福家庭秀”活動;針對青年職工,開展“健康之行”講座、陽光心靈講堂、“綠植養護”活動,使“家文化”落地生根,增強職工的幸福感。
6.重視“家傳”
黨總支打造黨建工作知識管理體系,不斷規范管理流程,形成《黨建制度匯編》;梳理業務流程,編制20余項《黨建業務指導書》;定期總結經驗教訓,圍繞思政工作難點、熱點,積極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研究成果多次獲獎并在全單位推廣。
1.提高職工積極性
黨總支推行“以人為本”的理念:了解職工需求,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優化激勵機制,提供干事創業舞臺;支持學習,促進個體和團隊的良性互動。
2.增強職工歸屬感
黨總支努力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提升職工的歸屬感。很多職工表示,感受到文化氛圍更濃厚,職工關系更密切,管理制度更人性化,自身價值得到提升與滿足。可見,在實行“家文化”管理模式后,職工都感受到了尊重與關懷,提升了為單位服務的熱情。
3.推動衍生品牌創建
在創建黨總支“家文化”黨建大品牌的同時,黨支部子品牌的創建工作也在同步推進。某支部結合業務工作窗口效應顯著、廉政風險點多、安全責任重的特點,打造了“敬業樂群、奉獻為公”品牌;某支部結合對外業務多、服務范圍廣,打造了“情深譯重、凝心聚力”品牌;某支部結合編輯和聲像產品業務工作的特點,打造了“記錄歷史、編制未來”品牌;某支部結合保密責任重、服務保障要求高的特點,打造了“平安和諧、敬業奉獻”品牌。
一是人員配備、機構設置、組織協調到位,形成黨總支領導、行政領導支持、分工會協調、團支部配合的格局;二是加強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促進全員認知提升;三是落實責任,創新舉措,立足實際制定建設方案和措施,持續完善量化考核和獎懲機制。
一是堅持一個理念,即尊重職工發揮其主體作用;二是強化一條主線,統一理念、遵守制度、明確目標、共享成果;三是突出一個核心和重點,不斷鞏固和擴大建設成果;四是明確一個目標,即單位與職工共同發展。
“家文化”建設過程中,需要提前策劃、嚴格執行、及時總結,并做好與三個方面的有機結合:一是與業務工作的結合;二是與黨建工作的結合;三是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結合。
“家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把握三個方面的工作重點:一是做好統籌規劃,明確建設目標、路徑和措施;二是做好分步實施,循序漸進;三是做好經驗總結和推廣,探索長效機制,及時總結推廣經驗。
基層“家文化”模式下的黨建品牌建設是長期創新發展過程,既要萃取傳統文化精髓,又要運用現代管理理念,更要將個人和單位的發展有效結合。企事業單位構建“家文化”黨建品牌,基礎在認識,需明確“家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關鍵在機制,需系統地梳理工作內容;根本在落實,需制訂并嚴格執行工作計劃。后期,要找準服務點和切入點,建立跟蹤引導機制,將“家文化”品牌建設活動融入日常工作,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