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提出實施促進殘疾人就業十項行動
《重慶日報》
近日,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 年)重點任務分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重慶市“十四五”期間實現殘疾人較為充分較高質量的就業目標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明確重慶市2022—2024 年要更好發揮政府促進就業作用,推動建立各級政府主導、相關責任部門推動落實、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殘疾人就業工作機制。《通知》要求,以重慶市區域內有就業需求和就業條件的城鄉未就業殘疾人為主要對象,落實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加大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不斷提升殘疾人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益,穩定和擴大殘疾人就業崗位;2022—2024 年共實現城鄉新增殘疾人就業不少于2 萬人。
同時,《通知》提出實施促進殘疾人就業十項行動,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行動、國有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行動、民營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行動、殘疾人組織助殘就業行動、就業困難殘疾人就業幫扶行動、農村殘疾人就業幫扶行動、殘疾人大學生就業幫扶行動、盲人按摩就業促進行動、殘疾人就業服務提升行動、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吉林大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吉林日報》
吉林省大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省各地城鎮“一刻鐘”養老服務圈正在加速構建中。今年,吉林省民政廳將綜合嵌入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列為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在街道層面建設56所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等功能的養老服務綜合體,總建筑面積6.47 萬平方米,預計年底前全部運營投入使用。屆時,全省街道層面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將達到191 個,成為構建“一刻鐘”養老服務圈的重要載體。
吉林省按照“一街道一中心、一社區一站(點)”的標準,分區分級規劃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打造以照護為主業、輻射社區周邊、兼顧上門服務的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在街道層面,將綜合嵌入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逐步打造成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強化全日托養、喘息服務、上門服務、助餐服務等老年人剛需內容;社區層面,充分發揮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作用,支持養老機構開展居家延伸服務,引導社會力量利用配套設施提供文體娛樂、助餐助浴、康復理療等社區養老服務,構建定位精準、功能互補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
各地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依托,普遍開展以助潔、助浴、助醫、助餐、助行、助急“六助”服務為基礎的社區和家庭老年人照護工作,加大居家老年人關愛力度。截至今年8 月,吉林省采集41.78 萬名老年人信息,累計開展巡訪關愛56.18 萬次。
江蘇實施青年群體專項職業技能培訓計劃
《新華日報》
江蘇省人社廳近日發布消息,在全省實施青年群體專項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主要面向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 周歲青年、新入職不滿3 年及新就業形態青年從業人員等群體,以提升青年群體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聚焦創業項目、數字職業、制造產業和平臺經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每年面向青年群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 萬人次以上,力爭就業技能培訓上崗率達到40%以上,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穩崗率和創業培訓合格率分別達到90%以上。
專項計劃細化為青年就業培訓行動、青年穩崗培訓行動、青年創業培訓行動和新就業形態培訓行動四大專項行動,強調優化培訓服務,積極創新“技能培訓+就業服務”工作格局,構建培訓學員“點單”、人社部門“派單”、培訓機構“接單”、企業提供優質崗位“訂單”的工作鏈條,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