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坤,廖靜驍,劉千古
1.吉林市龍潭區承德街道辦事處,吉林吉林市 132000;2.吉林市龍潭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吉林市 132021;3.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吉林市 132021
為了提高市場豬肉的供應量,就需要提高生豬的生產性能,特別是提高母豬的生產性能,這就需要采取技術措施,實現仔豬較理想的斷奶日齡,早斷奶、早配種,實現養豬生產的最大經濟效益。
對于野生的仔豬來說,通常需要3~4個月的時間才能逐漸斷奶,而對于生豬養殖來說,為了提升其養殖效益,其斷奶的時間與野生狀態下相比要提前很多,并且由于養殖狀態下仔豬斷奶是突然發生的,所以這一變化往往會對仔豬的健康與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當前不同國家與地區對于仔豬斷奶日齡都有著不同的規定,以歐盟為例,規定仔豬在28日齡以下需要持續進行供奶,如果母豬在健康以及福利方面出現問題則另作考慮,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不斷奶的仔豬也可能會受到其各方面問題的影響。同時,如果仔豬與母豬處于分開的狀態,且已經轉移到經過徹底清洗和消毒的豬舍之后,則可以提前7天進行斷奶,這樣就能有效避免母豬將一些疾病傳染至仔豬。因此,從歐盟的規定來看,其仔豬的斷奶日齡應當在21~28 d內,不得早于21 d。而從我國的情況來看,對于這方面并沒有直接的立法,但是也依然存在有關仔豬斷奶日齡方面的規定[1]。比如2014年中國標準化協會就有出臺《農場動物福利要求·豬》,其中規定仔豬斷奶日齡平均不早于28 d,對于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出于傳染病控制的需求,則可以提前進行斷奶。因此,從上文的敘述中可以看出,無論是歐盟還是我國在仔豬斷奶日齡方面都有著大致相似的規定。
仔豬在斷奶前與斷奶后往往會出現以下兩種變化:一是出現飼料形態上的變化,即由原本的液體飼料轉變為固態飼料;二是仔豬會發生斷奶應激。一般來說,如果母豬的產奶量始終保持正常,那么仔豬在出生13~15 d的時間里都需要只吃奶而不吃其它飼料。因此,對于斷奶日齡為21 d的仔豬來說,也就意味著需要耗費7 d左右的時間來適應這種變化。同時,又考慮到仔豬在3~4周齡時其食量會逐漸增加,且日齡越大的仔豬其腸胃會逐漸發育成熟,因此在營養的吸收能力上也會逐漸提高。所以,綜合上述情況來看,有著許多因素會影響到仔豬理想的斷奶日齡,比如是否得到了足夠的母豬乳汁抗體、是否能夠及時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是否能夠及時改變吃食習慣等,而這些因素也會導致仔豬發生應激反應。
在2009年時,西班牙有關專家就對仔豬斷奶日齡與其斷奶后應激水平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最終的研究結果表明,仔豬的斷奶日齡與其斷奶后的應激水平有著相當大的關聯。具體來說,斷奶日齡越早的仔豬其斷奶后所發出的叫聲就越多,3周齡斷奶的仔豬平均每分鐘會叫3.6次,而4周齡斷奶的仔豬平均每分鐘會叫2.3~2.9次。而在另一項研究中,即對4周齡與7周齡斷奶仔豬的應激水平進行比較,其中發現7周齡斷奶的仔豬其應激激素明顯要低于4周齡斷奶的仔豬。同時,研究還指出較早斷奶的仔豬往往還會表現出一系列癥狀,比如咬尾、相互之間擠撞等,在性情上也頗為暴躁。并且,由于較早斷奶的仔豬其生理系統發育尚未完全,因此其發生“斷奶仔豬應激綜合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即出現消化系統紊亂的情況,具體表現為仔豬食欲下降、經常腹瀉、生長遲緩等癥狀[2]。而斷奶日齡如果較大,仔豬斷奶時的體重也會更重,在后期生長過程中的死亡率也更低,生長的速度也更快,如果斷奶日齡太早,那么仔豬所表現出的情況則與之相反。并且較早斷奶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往往會持續影響到仔豬的育肥階段,甚至會使其整個生長發育過程都展現出相對較差的生長性能。因此,想要確保仔豬在育肥階段得到更好的生長效果,那么仔豬斷奶時的平均體重應當保持在7.5~8 kg,而這一體重是斷奶21日齡仔豬所難以達到的,而如果將斷奶日齡保持在28 d的范圍,仔豬的體重則完全符合這一要求。因此,從上述研究結果來看,斷奶日齡在28 d的仔豬,其生長性能在概率上應當比日齡21 d的仔豬要強,死亡率則更低,所以斷奶日齡為28 d是相對比較理想的斷奶日齡。
而從母豬方面來看,較晚斷奶的仔豬也具備著很大的優勢。并且從西班牙專家學者的研究中可以發現,以西班牙的數據為例,斷奶日齡為28 d的仔豬其經濟效益要比斷奶日齡為21 d的仔豬要高,平均每頭豬的經濟效益大約能夠提高6歐元。所以可以得出十分明顯的結論,無論是從仔豬的生長效率、死亡率方面考慮,還是從每頭仔豬的經濟效益方面考量,28日齡是仔豬比較理想的斷奶日齡。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研究以外,其它歐洲國家學者還對仔豬從出生到屠宰的整個過程使用抗生素的情況進行了比較研究,其結果表明,斷奶越早的仔豬往往需要使用更多的抗生素。而之所以會造成這一結果,在筆者看來主要是以下幾個因素所導致的。首先,斷奶日齡越大的仔豬,由于其具備足夠的適應時間,因此在適應能力方面往往更強;其次,由于斷奶日齡越大的仔豬身體也更為健壯,抗病原體的能力也更強,所以在后期生長過程中也就不用耗費更多的抗生素了。并且,從丹麥、挪威以及瑞典的仔豬養殖情況來看,之所以其抗生素使用較少,主要在于這些國家仔豬的斷奶日齡一般較晚,所以在身體抵抗能力上以及環境適應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保障,也就不需要再過多地使用抗生素,因此也佐證了上文中所說到的觀點。
對于仔豬來說,斷奶是其脫離母豬生活最為關鍵的一步。而對于生豬養殖來說,仔豬斷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縮短母豬的繁殖周期,從而增加產仔窩數,提升養殖效率。并且對仔豬斷奶日齡進行科學的設定,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養殖經濟效益,有效防止母豬將疾病以母乳飼養的方式傳播給仔豬,從而確保仔豬得到更為健康的生長。就目前來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養豬場,都在盡可能地嘗試提前斷奶日齡,加之隨著現代飼養技術的不斷進步,國外部分養殖場已經實現了將仔豬的斷奶日齡提前到2周齡的效果,但是過早斷奶也會對仔豬產生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其中尤以仔豬的生長性能最為突出。
從上文中的敘述可以看出,較早斷奶的仔豬在抗應激能力方面往往較弱,但是借助于當前現代化的養殖技術,利用足夠的營養補充則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從而提升仔豬應激耐抗性,這樣也就能夠達到仔豬提前斷奶的目的。在對仔豬進行營養調控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于斷奶前補飼、提高飼料適口性、對飼料養分進行科學的配比等方法來促進仔豬抗應激能力的提高。具體來說,補飼指的是在仔豬斷奶之前,輔以適當的干飼料,這樣就能讓仔豬提前對干飼料中的抗原產生抗性,提升其適應能力,從而有效緩解仔豬在斷奶后所發生的一系列免疫反應。并且,通過補飼的斷奶仔豬往往比未能接受補飼的仔豬在消化能力上要更強,能夠有效緩解仔豬出現腹瀉的情況[3]。適口性則指的是基于仔豬不同生長階段對于飼料香味的喜好,而針對性地改變飼料添加劑的種類。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提升飼料口感來促進斷奶仔豬的食欲,從而提高其每日的進食量。在增強飼料適口性的過程中,除了需要盡可能地選取新鮮原料、采用濕料以外,還應當適量地添加一些仔豬所喜愛的乳清粉、豬油等添加劑,這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飼料的口感。不過在仔豬進食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其總進食量的控制,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因為進食過多而造成的消化不良以及腹瀉的情況。對飼料養分進行科學的配比,主要指的是對飼料中的營養成分比例進行科學的調節,具體來說包括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其它維生素的比例。
由于仔豬尚處于發育階段,部分器官以及生理系統還不完全,所以其腸道中往往會缺少足夠的消化酶以及酶譜,這樣就會導致仔豬腸道很難充分地吸收飼料中的營養與能量,嚴重時甚至還會對仔豬的生長發育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而過早斷奶的仔豬這一問題的存在往往更加嚴重,因為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所以想要確保其每日的營養與能量供給,就需要投入更高質量的飼料,比如植物性蛋白飼料、乳制品以及乳糖、脂肪等有助于消化的高能飼料成分,而這就會對飼養成本造成很大的壓力。
綜上所述,仔豬不同的斷奶日齡往往會造成不同的影響,一方面會直接決定仔豬日后的生長速度,另一方面還會對養殖場的經濟效益產生影響,因此如何確定仔豬理想的斷奶日齡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研究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發現,相較于21日齡斷奶的仔豬來說,28日齡斷奶的仔豬往往都擁有更好的生長性能。但是對于較早斷奶的仔豬,也可以借助于現代化的養殖技術,利用補飼、優化飼料等方法來彌補較早斷奶對仔豬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因此,如何確定具體的仔豬斷奶日齡,還需要基于養殖實際情況來進行綜合的考量與選擇。